咸水中胶体迁移-沉积对砂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数学模型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咸水中胶体迁移引起砂介质渗透性变化的特征,通过胶体迁移-沉积作用的分析对砂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砂介质渗透性随孔隙体积数变化的动态特征符合Boltzmann函数;砂介质渗透性总的损失率为37.4%;渗透系数的损失量随孔隙体积数的增加而增加.胶体在砂介质中的穿透曲线呈"S"型,其中的2个拐点将曲线分成开始穿透、快速穿透和平稳穿透3个阶段,但并没有完全穿透,其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沉积.胶体沉积作用是砂介质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污染物种类多且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以及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腈纶化工厂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果差、出水ρ(CODCr)高的现状,采用填料式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
本文对ESP教学模式的展开介绍。ESP教学模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英语学习的主流。伴随着ESP教学模式的运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会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本
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AMx的源识别模块,建立了城市尺度污染贡献敏感性三维空间分布方法.以重工业城市唐山为例,设置9km网格分辨率的基线情景及4层网格(地面,70,130和200m)且逐层递增1000t/a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情景,对2006年1月区域贡献敏感性矩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小时分辨率的各层网格对全局(整个唐山市)及局部(唐山市市区)控制区域的污染贡献系数矩阵,并利用统计分析及GIS可视化技术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