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房屋建筑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寻觅到了新的发展契机,近几年实践以来建设规模及数量都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我国地域辽阔经纬跨度较广,各区域地质条件差异导致地基处理方式及难度系数之间出现明显不同。因此,在复杂多变的房屋建筑环境中,采用最佳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对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成本等存在重大意义。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18-01
地基施工处理是指采用有效的房屋建筑处理方式来控制地基形变或改善渗透性,最终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目的。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在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仍然广泛使用高压喷射、强夯法、桩地基等传统技术,但是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环境趋向复杂,以往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技术无法获得理想处理效果,那么就会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或采用新型处理技术来确保实现预期施工目标。
1 多种联合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1.1 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处理技术
桩基处理技术能够将地基上部区域的荷载力引导传输至深部,通过缓冲来削减甚至消除冲击力。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以替代碎石桩,稳固地基使其具备理想承载力,此外碎石桩趋向消除上部分地层液化情况,作用产生变化。两种技术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各自发挥优势,而且可以相互配合,适当缓解地基沉降速度。
1.2 联合使用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基本原理是使两种方式固结能力得到充分结合,并混合天然地基土构成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非常高的承载力且粉喷桩能够提升侧限约束能力,两者同时发挥作用提升地基稳固性。一般地基土上部分使用粉喷桩,其形变能力获得明显改善,持续提升土体抗剪强度,原来已经固结完成的土体因为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避免引发损坏。不管是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处理,还是联合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都应注意桩的自身强度问题,若在实际施工中无法按照基本设计标准完成桩浇灌,将会影响混凝土均匀及密实性。
1.3 联合使用强夯法和碎石桩处理技术
在实际的地基处理中,先在填土层中对碎石桩做好处理,以达到对地基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的目的,再对强夯点进行选定,在强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击散碎石桩,沿着桩径将碎石挤入附近的护土层,以使其能在地基的上部形成密实的碎石,并与土混合的硬壳层及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而使房屋建筑对地基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得到满足。强夯法在施工中的运用非常关键,其夯击中的夯击次数、深度和夯沉量等的把握准确与否,关系着夯击效果的发挥程度。夯击加固深度的确定,是根据土层实际湿陷和厚度等级来实现的。单位夯击量要对地基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计划夯击的深度和土壤属性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地基土的性质决定了夯击的次数,可以先夯两到三遍,再以低能量进行夯击一遍。
2 新型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2.1 IFCO强制固结技术
IFCO技术具有强大的固结速率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科学的房屋地基施工处理方式。排水与加压系统都是IFCO技术进行强制固结的有效载体,排水系统指地基中纵向贯通且数量众多的砂墙,这些砂墙能够使排水通道处于扩增状态以此提升固结速率。加压系统则利用真空压力迅速降低了堵截时间,促进固结目标的实现。由此可知,排水与加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加快地基固结速率,这样不仅能够为混凝土获得较高质量提供保障,而且可以缩短工程建设时间,降低成本支出。
2.2 粉煤灰吹填技术
粉煤灰具有非常强的透水性,运用在冲填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可以迅速提升冲填土固结速率,是缩减工程建设时间与加固施工费用的有效手段。在实际使用时,应该按照一定比例把淤泥与粉煤灰混合起来,确保获得均匀搅拌然后再进行冲填,良好搅拌能改善泥土固结效果。
2.3 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主要在孔内深层强夯法基础上,在螺旋钻机协助下把灰土分层压注到孔里,然后夯实成桩并多次进行锤击以便扩大桩径,最后桩间一些土逐渐构成复合地基。在这种地基处理技术条件下湿陷性黄土打孔构造逐渐产生变化,消除地基土湿陷性质,提升地基土巩固形状及承载能力[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这种技术的地域及土地性质限制,比如在非黄土区域中使用DDC灰土挤密技术就无法获得理想处理效果,应在湿陷性黄土区域加以使用。
3 结束语
我国广阔的地域及人口赋予了房屋建筑工程重大的责任,长期以来的地基处理施工一直都是建筑行业给予重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存在较多种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但是房屋建筑工程所处环境时刻都在改变,难度系数与日俱增。因此,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仍然面临较大挑战,这就需要相关领域工作者在原有实践经验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18-01
地基施工处理是指采用有效的房屋建筑处理方式来控制地基形变或改善渗透性,最终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目的。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在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仍然广泛使用高压喷射、强夯法、桩地基等传统技术,但是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环境趋向复杂,以往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技术无法获得理想处理效果,那么就会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或采用新型处理技术来确保实现预期施工目标。
1 多种联合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1.1 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处理技术
桩基处理技术能够将地基上部区域的荷载力引导传输至深部,通过缓冲来削减甚至消除冲击力。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以替代碎石桩,稳固地基使其具备理想承载力,此外碎石桩趋向消除上部分地层液化情况,作用产生变化。两种技术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各自发挥优势,而且可以相互配合,适当缓解地基沉降速度。
1.2 联合使用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基本原理是使两种方式固结能力得到充分结合,并混合天然地基土构成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非常高的承载力且粉喷桩能够提升侧限约束能力,两者同时发挥作用提升地基稳固性。一般地基土上部分使用粉喷桩,其形变能力获得明显改善,持续提升土体抗剪强度,原来已经固结完成的土体因为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避免引发损坏。不管是联合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处理,还是联合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都应注意桩的自身强度问题,若在实际施工中无法按照基本设计标准完成桩浇灌,将会影响混凝土均匀及密实性。
1.3 联合使用强夯法和碎石桩处理技术
在实际的地基处理中,先在填土层中对碎石桩做好处理,以达到对地基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的目的,再对强夯点进行选定,在强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击散碎石桩,沿着桩径将碎石挤入附近的护土层,以使其能在地基的上部形成密实的碎石,并与土混合的硬壳层及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而使房屋建筑对地基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得到满足。强夯法在施工中的运用非常关键,其夯击中的夯击次数、深度和夯沉量等的把握准确与否,关系着夯击效果的发挥程度。夯击加固深度的确定,是根据土层实际湿陷和厚度等级来实现的。单位夯击量要对地基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计划夯击的深度和土壤属性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地基土的性质决定了夯击的次数,可以先夯两到三遍,再以低能量进行夯击一遍。
2 新型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2.1 IFCO强制固结技术
IFCO技术具有强大的固结速率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科学的房屋地基施工处理方式。排水与加压系统都是IFCO技术进行强制固结的有效载体,排水系统指地基中纵向贯通且数量众多的砂墙,这些砂墙能够使排水通道处于扩增状态以此提升固结速率。加压系统则利用真空压力迅速降低了堵截时间,促进固结目标的实现。由此可知,排水与加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加快地基固结速率,这样不仅能够为混凝土获得较高质量提供保障,而且可以缩短工程建设时间,降低成本支出。
2.2 粉煤灰吹填技术
粉煤灰具有非常强的透水性,运用在冲填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可以迅速提升冲填土固结速率,是缩减工程建设时间与加固施工费用的有效手段。在实际使用时,应该按照一定比例把淤泥与粉煤灰混合起来,确保获得均匀搅拌然后再进行冲填,良好搅拌能改善泥土固结效果。
2.3 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主要在孔内深层强夯法基础上,在螺旋钻机协助下把灰土分层压注到孔里,然后夯实成桩并多次进行锤击以便扩大桩径,最后桩间一些土逐渐构成复合地基。在这种地基处理技术条件下湿陷性黄土打孔构造逐渐产生变化,消除地基土湿陷性质,提升地基土巩固形状及承载能力[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这种技术的地域及土地性质限制,比如在非黄土区域中使用DDC灰土挤密技术就无法获得理想处理效果,应在湿陷性黄土区域加以使用。
3 结束语
我国广阔的地域及人口赋予了房屋建筑工程重大的责任,长期以来的地基处理施工一直都是建筑行业给予重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存在较多种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但是房屋建筑工程所处环境时刻都在改变,难度系数与日俱增。因此,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仍然面临较大挑战,这就需要相关领域工作者在原有实践经验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