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来源 :贵州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bestsolut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基于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施行全身麻醉,实验组基于全麻基础上加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T 1、T2、T3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剂量与呼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移除气管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取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2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亚洲肌少症标准进行肌少症诊断,以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肌肉质量、以握力器评估肌力、以米步速评估躯体功能.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抑郁状态,分值≥5分,提示存在抑郁症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肌少症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肌少症的发生率为58.2%,老年患者肌少症与抑郁状态存在相关性(P=0.001),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后仍有显著相关性(P=0.003).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患病率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7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与解剖标志点盲探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随访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时间短,穿刺次数少(P<0.05);观察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锁骨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后分别灌注卡介苗(BCG)及吉西他滨,不同药物灌注与毒副反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灌注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膀胱癌患者50例,其中BCG灌注组和吉西他滨灌注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膀胱内灌注BCG相对于吉西他滨组,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等毒副反应更大(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URB术后灌注BCG相对于吉西他滨毒副反应较重,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