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在高职院校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师资薄弱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系列问题,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突出考核重点、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样化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25-01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与日俱增,城市绿地建设、房地产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道路景观建设等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缺口也在加大。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在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下,如何使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建筑施工课程的研究内容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并且与现行规范、规程等密切相关。在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均要涉及到该课程的运用。本课程理论学时72学时,实践学时为5周,课程主体内容为施工技术,重点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程序等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门课程缺乏系统联系不够
  现有教学体系下高职院校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内容分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每门课程只重视自我学习,轻视了各学习阶段、各课程内容与建筑施工教学的相关性;授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重复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此外,现有教学体系下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化,知识面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对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关注,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研究性教学不够
  研究性教学是指提倡“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式多以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专业知识。
  (三)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教学资源相对紧缺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缺乏高素质专业的任课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可没有大师”, 土木工程的许多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师范技能差,教师的工作经验缺乏。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中抽调过来的,由于是非专业的任课教师,内容深不下去,效果提不上来,缺乏创新精神,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目前国内的土木工程缺少优秀的专业教材作为引导, 定义概念模糊,学科争议多,各学校之间性质不同, 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 准 ,培养的重点各不相同 。再次,多数院校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招生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高校的硬件设施显得捉襟见肘。由于硬件设施缺乏,导致部分实验性的教学无法开展进行, 从侧面也影响到教学质量。
  (四)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施工教学在实践这一环节与现实不能紧密结合 ,学生无法置身于施工环境中去亲自体会,直接导致对细部的处理不清淅。缺乏必要的实践是影响课程深入的原因,狭窄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课堂讲授的内容难以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许多学生在工作后感叹知识的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知识面的侧重程度以及必要的理论实践。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片面 ,实践能力缺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潜在地影响了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陈旧考核内容单一
  在建筑施工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考核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教师常常以学生最终试卷质量为主要考核手段,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上。建筑施工课程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的培养,所以建筑施工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建筑施工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建筑施工是土木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一条完善的适合高职层次建筑施工的教学道路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出“1 点、2 主、3面”的教学改革思路,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实习教学面向社会,增加实习基地,增强与施工单位的合作; 考核方式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一)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出发点
  调整教学内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能从事城市建设、各类施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创新与实践的源泉来自社会需求,因此在本课程的改革探索中,紧抓“社会需求”这一出发点。不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都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增强师生协作, 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情况尝试提前把下次课的相关问题列给学生,让他们课余时间思考调查, 查阅资料,以便课堂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优化主导”。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吸引学生,用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学生。平日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和建筑施工单位接触,把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引入课堂,真正做一位“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
  (三)以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核心从三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1)完善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共分为3个部分: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外出实习。在理论的教学中: 突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教学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态、历史、环境、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报告等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面; 理论尽可能结合现实方案进行师生分析讨论; 土木专业相关课程较多,现实教学中存在各门课孤立开设问题,今后加强课程间教学内容、形式、组织上的联系,强调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相关性,有效实现课程间的衔接和过渡。
  (2)改善教学条件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条件与起步时期相比有很大改进,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学生实验教室不足,部分实验设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部分学生实验课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 3个方面改进: 加强实验室管理,争取扩大实验室面积; 适时更新教材,适应社会变化; 力争开发高水平、内容齐全的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
  (3)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达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特有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灵活地、积极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高效地、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景观,2008(1):1- 5.
  [2]王玉斌.刍议企业管理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 2007(20).
  [3]于衍真,李云兰.浅谈建筑施工课程分步式教学的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 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让人民满意是邓小平理论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以人为本”是
期刊
【摘 要】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行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减轻师生负担,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包括激发兴趣、改进备课方法、改进课堂结构和改进教学方法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有效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教师自身修养、自我内省的角度,通过悟师道,炼师德,提师能,陶师情,促进师德的养成,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  【关键词】教学实践;师德;培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15-01  弘一法师李叔同说,人活在世上,有三种生活: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灵魂的生活。物质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精神的生活主要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灵魂
期刊
【摘 要】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职能和社会责任。新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拓展社会服务内涵,探寻社会服务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是民主党派必须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丽水市民进组织社会服务工作的调研,总结其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民主党派加强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民主党派;社会服务  文章编号:ISSN100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调查中职德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情感培养和职业特色四个方面,增强德育课堂吸引力;多措并举,营造校园德育教育大环境,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关键词】中职;德育;实效性  一、引 言  据统计,我国在校中职生达2000多万,毕业后绝大多数将直接走向社会,他们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关系到
期刊
【摘 要】培养职业能力是中职院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其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实用性”和“训练性”出发,在教学中注重对职业能力的渗透,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作用,使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完成向企业的零距离过渡,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中不断享受到获得报酬、体现价值
期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19-01  一、普通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定位  在普通高校,学校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的一级职能机构,院(系)是教学管理的二级管理机构,院(系)是直接进行教学的执行单位和管理单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院(系)教学管理通过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规划和计划,组织协调本院(系)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  院(系
期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21-01  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本文拟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反思当前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综合素质评价不足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素质界定不清  目前我国对什么是综合素质这个根本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对高中学生综合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班主任要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和特色活动,厚德正身,教书育人,注重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爱心;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10-01  一个班级就如一盘棋,学生是棋子,班主任则是操纵这盘棋的棋手,能否顺利、出色地下完这盘棋,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要跟上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职学院的学习环境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的学习?本文提出几个方面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20-01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加快,高职学生如果要适应飞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