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学生在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所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
  关键词:一元二次不等式 参数 解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1-01
  
  求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很多同学感到比较困难。知道在解题过程中要进行分类讨论,也进行了一些分类讨论,但与正确答案往往有较大差距,或漏掉部分解、或重复部分解、或出现完全错误的解答。整个解题过程无章可依,比较混乱。究其原因是对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需要讨论什么?分类讨论的标准如何划分?如何进行讨论?这三个问题没有搞清楚,认识上的模糊导致解题过程中的混乱、错误。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呢?
  我们知道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a≠0)的解集与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密切的关系,而“△”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中,需要对“△”进行判断。而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可能也含有参数。而参数取不同值时,“△”的符号发生变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也随之变化,因此需要对“△”进行讨论。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項系数如果含有参数,那么当a=0时,就不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当a≠0时,那么a的正负将决定解集的表达形式是在两根之外或两根之间,所以需要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若二次项系数不含参数,则不需讨论。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解,则它的根一般也含有参数,则参数对两根的大小会产生影响。而要正确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必须搞清楚两根的大小。所以需要判断出两根的大小。
  综上所述,要正确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能需要讨论二次项系数、“△”的符号,两根的大小。在解题过程中,一般按照“△”和二次项系数的零点对实数进行分段。从左向右逐段逐点讨论二次项系数、“△”的符号、两根的大小,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这样既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不等式的解集。
  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mx2+2x+1≥0 。
  解:当m≠0时,△=4-4m,零点为1,
   二次项系数的零点为0。
  △>0时,x1=,x2 =。
  ①当m<0时,△>0,x1>x2;
  不等式的解集为{x|≤x≤}。
  ②当m=0时,原不等式变为2x+1≥0,解集为{x|x≥-}。
  ③当00,x2>x1;
  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
  ④当m=1时,原不等式变为x2+2x+1≥0,解集为R。
  ⑤当m>1时,△<0,解集为R。
  点评:按二次项系数和“△”的零点进行分区间讨论,在每一区间内不等式有变化,△有变化,两根的大小有变化,根据每一区间内它们的具体情况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x2+mx+1≤0。
  解:△=m2-4, 零点为 -2,2
  △>0时,x1=,x2=。
  ①当m<-2时,△>0,解集为{x|≤x≤}。
  ②当m=-2时,原不等式变为x2-2x+1≤0,解集为{1}。
  ③当-2  ④当m=2时,原不等式变为x2+2x+1≤0,解集为{-1}。
  ⑤当m>2时,△>0,解集为{x|≤x≤}。
  综上所述,当m<-2或m>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当m=-2时,解集为{-1};
  当-2  点评:此题中二次项系数为定值,两根x1,x2在△>0时,总有x1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1)x+a<0。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1)(x-a)<0,△=(a-1)2≥0,x1=a,x2=1。
  ①当a<1时,解集为{x|a  ②当a=1时,原不等式变为(x-1)2<0,解集为空集。
  ③当a>1时,解集为{x|1  点评:此题中二次项系数和“△”不需要讨论,只考察两根的大小,写出解集即可。
  巩固性练习:解关于x的不等式
  1. (ax-1)(x-1)≤0;
  2. mx2-(m2+1)x +m≥0;
  3. (m+1)x2 -4x+1≤0 。
  作者简介:宋稳尚,男,汉,陕西武功县人,武功县普集高中从事高中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若干个不等的实数a1、a2…an的算术平均值为k,则这些实数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k和一个数小于k。使用该数学原理解化学题的方法姑且称为“平均值法”。  关键词:化学计算 平均值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98-01    所谓平均值法,就是根据“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性质,进行互逆推算,在化学中常用于定性求
目的:调查贵州民航某公司空中乘务员膳食中营养素摄入情况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影响空中乘务员膳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了解其膳食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中存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0-01    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