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训练小学生的观察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是一个稳定的个性特征。它不是天生的,要靠不断地丰富知识和长期的观察训练才能形成。所谓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就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良好的观察力是学生成功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他们未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必备能力。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培养观察的兴趣
  
  观察的目的任务明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目的任务明确,学生就能从观察的事物或现象中选择出观察的对象,对之作出完整的、清晰的感知。所以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必须在观察之前就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了解什么情况,需要搜集哪些材料。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使他们学会有意识地、细心地观察与其学习、生活有关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使学生能独立地、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果带着兴趣去观察,注意就会稳定而持久,而且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在观察之初,教师就应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这对今后的观察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一是经常利用学校的植物园地,用演示、实验、参观、旅行、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多参加观察活动,并结合活动给他们讲些有趣的、相关的观察故事。如春游时让学生观察竹子的成长,给他们讲讲竹子的故事,使他们熟悉和热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二是针对周围的事物,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鱼儿为什么会浮出水面?通过疑难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这些方法都会使小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二、认真观察,深入认识事物的特点
  
  观察事物如果不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不得要领,不光是费力大收效少,而且难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观察要突出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1 首先,掌握观察的技能与方法。常用的观察方法有以下几种:主次程序法(先中心后四周),方位程序法(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分析综合法(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比较对照法(分析比较,寻找相同点和差异点),时间推移法(场面、景物、事件等随着观察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等。按顺序进行观察,可以避免遗漏,也是训练思维条理性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善于根据事物的特点,灵活安排观察顺序。
  2 其次,全面、细致、反复地观察。所谓全面,就是把握事物的发展和联系,抓住事物的全貌;所谓细致,就是抓住事物的细节,发现隐蔽较深的本质特征。在实际观察中,全面和细致是相辅相成的,看得全才能看得细,看得细才能看得全,只有使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特征。只有通过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独创性的发现。所以,要严格训练学生善于全面、细致地观察,并能自觉地反复地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最后,善于思考。觀察本身就含有思维的因素,故观察又称为“思维的知觉”。作文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流程,而是全方位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观察不能停留在积累材料的基点上,要和思维紧密结合,并以发展思维为重点,使思维活动沿着纵向、橫向、反向等方向尽兴驰骋,着眼于创造性的培养。
  观察虽然是认识的起点,但离不开思维。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的材料,必须依靠辩证思维,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的加工制作工夫,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形成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    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    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更不是自然常识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
《印度洋上生死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我们且看对这篇文章的不同解读:  解读一:来自课文内容细节上的困扰:第一,文章结尾说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是晚11时57分,但文章开头交代皮埃尔夫妇是在傍晚驾驶高速快艇出发的,按照前后文章,似乎是皮埃尔夫妇出海不久就出事了。第二,皮埃尔夫妇租的是一条高速快艇,正常时速可以达到120海里/小时。75海里应该半小时多一点就可以到达港口的,救了妻子再报信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测量电能质量指标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含有率、电压波动、电压合格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综合检测系统。文中给出了以霍尔电压传感器VSM025A模块的三相电压测量电路,并利用NI公司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NI-9215A构成简单硬件电路。本设计采用LabVIEW图形化软件编程实现了原来用硬件实现的FFT变换、滤波、信号变换等功能。系统实现了在线实时显示三相电压波形、相位、信号分
近年来,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结构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转化效率高和可低温生产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转化原材料成本高、生产技术条件苛刻和
本文介绍了一个高信噪比的、用在24位44.1kHz采样率的音频数/模转换器(DAC)中的4阶15级量化的delta-sigma调制器(DSM)。在设计中,为了减少量化噪声,选用了奇数个量化等级;为了提高动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从情感教育概念的界定出发,在实践的层面上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一定的探析。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对情感教育是这样论述的: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