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怎么办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初三的学生琳琳给笔者来信,诉说最近学习压力特别大。临近中考,她很想利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做好备考冲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而且记过没多久就忘记大部分了。她很着急,父母和老师也没有好办法。她很困惑:难道自己的记忆力真的不如人吗?这里,我想对琳琳以及与琳琳有类似问题的同学说几句:
   最重要的是你千万别灰心,你遇到的麻烦并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很多初中生都存在这种困惑,而且越是着急,记忆力似乎越差,有的变成了恶性循环。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慌里慌张地以为自己什么都记不住。因为,紧张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损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记忆力的大敌,会影响记忆的效率。
   其次,在记忆过程中要尽量结合各种感觉器官,加深记忆。心理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记忆同样的材料,只用耳听,3小时后记住70%,3天后剩下10%;只用眼看,3小时后记住72%,3天后剩下20%;眼耳结合,3小时后记住80%,3天后剩下65%。
   再次,要运用一些实用的记忆方法,例如集中记忆、分散记忆、联系记忆、对比记忆、推理记忆等等。用顺口溜的形式将知识条理化、提纲化,形成知识记忆的系统和网络,这样便可通过联想来增加记忆效果。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记忆:有的同学早晨记东西效果特别好;有的同学边读边写就能很快记住知识要点;有的同学则喜欢在热闹的地方,比如在车上,一边听音乐一边记忆……不过科学实验表明,早晨6~8点和晚上6~10点是记忆功能最佳的时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将记忆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最佳。
  最后,在备考前要劳逸结合,适当做一些家务和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在情绪、体力和脑力上都得到放松。让大脑放松最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睡眠,二是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吃完饭后应有半小时的休息或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时间,这样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名师简介  林以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  升格支点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是的,平铺直叙也可以讲述故事,但呆板的叙述和单调的结构,是吸引不了读者的。“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想让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那就得有些“手段”才行。利用误会来设置悬念,吊人胃口,就是一
本文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篇散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章通过对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我”从中感受到的乐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的精神,并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及“忘我就是快乐”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美点进行鉴赏:  一是结构美。本文条理清楚,思路清晰。作者先写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再写艺术享受带给自己的巨大震撼。在收束文章时,作者着重谈了自己的感受,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开展好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思考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
名师简介  顾明,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升格支点  作文的材料是呈现在读者眼前最显眼最实在的“部件”,同学们在准确审题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选择用怎样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我们所选的材料既要真实、有生活气息,又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能更为有效地表达中心思想。典型的材料,一般是指那些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最能拨动人心弦、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往往
最近天气愈发寒冷,我愈发地痴爱阳光,每有遇见,免不了浪费光阴奢侈享受一番。只可惜近来阴雨绵绵,即使我愿为“美人儿”一掷“千金”,也难见“美人儿”一笑。  放学后,天气仍是阴沉着。我站在路口踌躇,不肯离去,期盼阳光乍现。可是阳光与乌云的较量中,阳光输得很彻底,望断天涯都见不到她了。我心里失望极了,慢慢向前走。  人行道上只有一辆三轮车与我为伍,吱吱的声音直钻到耳鼓,我心下嚷道:好烦!抬头一扫,竟让我
秋雨像圆圆的珍珠,又像滑润的碎玉儿,零零散散,断断续续,无声无息地滴落在教室窗户的玻璃上,泛起了微微的光泽。  这是一节数学课,精神抖擞的刘老师站在讲台前,高高的,瘦瘦的,身材给人一种电线杆般的感觉。再看他的长相,瘦脸庞,宽脑门,高鼻梁,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刘老师上课很有一套,讲到兴头上,常常会手舞足蹈。  “谁来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方法?”刘老师用教鞭轻轻地点了点黑板上的一道题。这道题难度不大,
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用深情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江南农村的生活画卷。文中的主人公是一群“旧毡帽朋友”,旧毡帽是江苏、浙江一带农民典型的穿戴特征,淳朴善良、憨厚老实、逆来顺受、安守本分是这类人的主要性格特征。作者着力塑造的是旧中国的农民群像,意味着他们的这种生活状况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旧毡帽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来探讨小说主题的
佳作出炉  五月的槐花格外香。  门前的大排洋槐和着清晨碧蓝的天,清澈的小河,还有树下饱满的油菜籽,雪白的萝卜花,真是城镇里难得的一片风景!  槐树下,我与妈妈站成了画中人——妈妈拿起长长的竹竿,轻轻一钩槐树枝,那一穗一穗的槐花便乖巧地俯身到妈妈的怀中。一阵微风吹来,几滴水珠从树叶上滑入衣襟,我不禁打了个激灵。不知是露珠还是汗珠,一股细细水流顺着妈妈的脸庞流向脖颈。可她却似浑然不知,长长的手指一挑
一、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位署名为“烦恼的女孩”的同学在给一位心理专家的信中写道:不知为什么,我发觉自己对“性”这个字眼越来越敏感。每当看到有关“性”的书籍时,我总是退避三舍,在与男同学分组的活动中,我也离得远远的,甚至在走廊里见到男老师,我的脸也会像火烧云一样烫得通红。每当别的男生多看我几眼时,我就禁不住产生这样的念头:是不是喜欢上我了?现在,我的成绩还算可以,在班里排前十名,可由于我整天胡思乱想一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