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模块化理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多样化模块运用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依据学生地理学习发展需要,突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更好激活学习认知感悟思维,深化理解感知。探讨模块化教学对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地理素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模块;过程;探究
  传统地理教学往往注重课程知识传输,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生气和活力,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主动性和激情。改变教学模式,应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优化,让学生在自由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多元化模块运用能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一、运用任务问题探究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感知
  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知识体系要求设计一定的学习任务,能更好体现教学重点。以任务和问题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不仅便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更能够使得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探究。
  在设计任务和问题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知识要点,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多元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探究地理。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难点设计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学习认知过程更为全面。要突出问题的导向性和针对性,通过设计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难点知识,更好活化认知感悟。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形式设计相应的学习问题,让他们在自我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感知。运用任务和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能更好激活他们的学习感知,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
  以任务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活化教学过程,能使得学生在带着问题主动思考过程中更好活化认知,将被动接受地理知识转化为自我主动实践探索。任务和问题教学模式的运用,能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方向,有的放矢地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任务和问题的探究能使得学生对课程形成一定的印象,让他们在问题引导过程中更好探究,增强认知感悟的深度和广度。
  二、运用角色对话互换模式增强学生感知体验
  任务探究式学习与教材文本的主动对话,是学生感知地理学习内容的有效方式。多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中,尝试运用对话模拟的方式来挖掘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能使得学生对课程产生一定的认知趋同感和亲和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运用角色模拟互换的方式来丰富认知情感,更能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能力。
  尝试运用角色对话互换的方式来优化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主动融入地理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在模拟角色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性格特征、地理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鼓励他们自选角色,主动与文本进行对话,强化理解感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角色来反映地理学习内容,帮助他们从多元化的认知中更好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潜能动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表达所模拟角色的认知感悟,能帮助他们开阔知识思维和丰富认知情感。角色的对话模拟运用,能让他们在体味地理知识内涵基础上,更好帮助他们丰富感知体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角色对话互换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学习过程,更能使得他们将地理理解感知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尝试运用过程中强化认知。针对这样的特征,教师可建议学生从科学家、学生、记者、农民等不同的角色中思考地理现象,让他们在自我认知感悟的过程中强化理解。以这样的角色对话来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思维方法,更能够使得他们在对话模拟的过程中深化理解。
  三、运用实践活动引导模式提高学生运用技能
  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得学生更好地转变学习理念,增强学习的内驱动力。建构富有实践活动情境课堂,能更好体现地理的开放性和生活化的特征,从而达到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运用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划分,确定相应的实践活动目标和任务要求。建议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认真策划,围绕实践的计划、方案、方法、工具等制定相应的实施步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运用各种测量工具,对相应的活动实物进行核对、调查、测量和记录,形成一定数据,并尝试通过多样化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归纳分析的过程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不断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演绎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团结协作,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注重从外貌特征、内部构成等方面探索相应的价值意义,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这样的实践活动运用更能使得学生对地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有着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
  总之,运用模块化的方式活化地理教学过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集中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中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注重情境创设和互动化探究能更好活化教学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丰富情感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满足课程学习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晓艳.论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运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J].教育技术研究,2012(7).
  [3]赵培河.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9).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中学)
其他文献
传统家训文化作为我国教育思想的起源,其蕴涵着个体自律教育思想、家庭和谐教育思想与社会大同教育思想,对端正大学生的个人品行、塑造个体人格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作为学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而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有其特殊性,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中考中竞争失利后才走进职业中专的,进入职中是最后的选择。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加强了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让每位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使班级活动蓬勃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培养职校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职校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比起来,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差、没有良好的习惯等特点。我根据学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考务工作管理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如何行之有效地推行院系考务工作分级管理的实施,从而提升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Z公司)为案例企业,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了该公司领导与员工各自的道德认知、行为与企业“家文化”环境的互动
物理难学,这是好多学生的心声。那么如何帮助职高生学好物理呢?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得到的几点的看法。一、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我们都知道,职中生一般学习基础比
自20世纪初王国维、鲁迅、胡适、陆侃如等中国学人对"史诗问题"的讨论起,到任乃强对《格萨尔》的初步介绍和研究,再到20世纪中叶中国史诗的陆续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