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年代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我们那个湘南小镇能见到的冰棒只有四个品种:白糖冰棒,绿豆冰棒,糯米冰棒,雪糕冰棒。价格嘛,“白糖”三分钱一根,“绿豆”、“糯米”五分钱一根,“雪糕”最贵,要一毛钱一根。
  通常,卖冰棒的不是小伙子就是小孩子。
  小伙子风风火火,用自行车载着泡沫箱子,一天要跑好多村庄。“冰棒冰棒!”“叮当叮当!”他们一边高喊,一边用力摇着铃铛,在公路上、村巷中慢行。看到小孩子,他们就跳下车,大声说:“冰棒冰棒!又甜又香!”那年头大人不会花钱买“吃了又不止饿”的东西,小孩子都没有零花钱,当小孩子央求大人买冰棒的时候,大人当然希望卖冰棒的快快离去。可是卖冰棒的偏偏盯着小孩子,更大声地叫:“冰棒冰棒!又甜又香!”这时候大人就会生气:“又没有人买,你在这里叫什么?”当卖冰棒的车离去,小孩子哭闹起来,甚至在地上打滚,大人便又气冲冲地嚷道,“卖冰棒的,回来!”
  小孩子卖冰棒,一个人不大敢去,常常是两个人用一根棒子抬着泡沫箱子——即便是这样,还要为谁在前谁在后争论一番,因为走前头更令人注目,也更羞;争论结果往往是横着走,不分前后。
  镇上许多小孩子卖过冰棒,多数是“业余”干干,新鲜劲儿一过就“退出江湖”——卖冰棒很辛苦,而且那时候没有家用冰箱,冰棒当天不卖掉全化成水。每年夏天拿卖冰棒当职业的,只有下街那个女孩,她老是咧开嘴朝人笑,大家就叫她“咧开”。 她从街上走过,小孩子就追着她叫:“咧开冰棒!咧开冰棒!”时间长了,“咧开冰棒”成了品牌,小孩子要买冰棒,大人往往会说:“等‘咧开’来,我们买‘咧开’的。”
  “咧开”又瘦又朴素,就像一株会行走的芹菜。泡沫箱子挎在右侧,她的身子就向左侧歪斜,她就这样歪斜身子从家家户户门前走过,一天要走很远的路。她为什么年年夏天卖冰棒?也许她有什么秘诀,会赚很多钱吧。
  “咧开”一年一年长高,不再是小孩子,却还在卖冰棒。那天“咧开”从我家门前经过,我要买冰棒,母亲叫住了“咧开”。邻居周大婶说:“咧开,你这么勤劳,嫁到谁家谁有福!”“咧开”红着脸,很斯文地说:“我不叫‘咧开’,我叫芝英。”大家又是意外,又是不好意思。芝英,多好的名字啊,简直闪闪发光!以前却没有人知道……从那以后,大人都改口叫她芝英,只有我们小孩子还叫她“咧开”。
  我老早就想卖冰棒,想赚一点属于自己的钱。我知道批货的地方是下街冰厂,不算太远。我也知道泡沫箱子里面要垫棉絮,这样冰棒就不容易融化。问题是没有泡沫箱子,想叫大人买一个,又怕大人说“你连买泡沫箱子的钱都赚不回来”。也许是“天意”吧,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名叫何胜。一天我在何胜家玩,看到一个卖冰棒的泡沫箱子,喜出望外,赶紧借回家,对母亲说:“借我一点本钱,我要去卖冰棒,赚到钱就还你!”
  第二天上午,我来到下街冰厂,好几个卖冰棒的人在排队批货。我悄悄跟在队尾,非常紧张。轮到我站在那个收钱开票的阿姨跟前,我都说不清品种和数量——我多想像别人那样,打快板似的说出要多少“白糖”、“绿豆”和“雪糕”,话到了舌尖上,立即变成空气。还好,阿姨看出我是新手,和气地说:“少批一点,‘白糖’十根,‘绿豆’十根,先去卖卖。”我感激地点点头,把所有的钱都放在桌上,阿姨微笑着数出该收的钱,把剩余的给我。我将票交给出货的叔叔,他身材高大,堪称巨人。看着他从巨大的冰柜取出冰棒,粗暴地扔进竹筛。我暗自为冰棒担心,然而刚出柜的冰棒结实得像石头。巨人把腾空的铁皮模子从冰柜里拿出来,来批货的人就喝铁皮模子里残余的冰水,这是免费的,我向往已久,喝了个够!
  我把泡沫箱子挂在脖子上,走出冰厂,却不敢到镇上叫卖。镇上谁不认识我呀,怎么好意思开口?我到马路上去。马路上碰到的多数是陌生人,而且马路上没有水喝,人家渴了就会买冰棒,我这样认为。
  我沿着马路走到镇子外边,碰到一群乡下人。我想叫“冰棒冰棒又甜又香”,声音却只在脑子里打转。他们问我:“卖冰棒的,你的冰棒怎么卖?”我用半生不熟背课文那种腔调说:“白糖冰棒三分钱一根,绿豆冰棒五分钱一根。”一个人说:“这么贵啊?‘绿豆’三分钱一根还差不多。”我说:“绿豆冰棒三分钱一根批来的。”他们笑了,又一个人说:“一角钱三根卖不卖?你还有赚!”一角钱三根,一根能赚多少钱?我正在盘算,他们又说:“冰厂就在前面,我们这么多人,去批发。”
  我失望至极,继续寻找买主,然而,马路上行人稀少,太阳爬到天顶我才卖掉两根。
  我肚子很饿,又不愿回家。这时候田野上干活的人渴得嗓子冒烟,正等着买冰棒呢。去年夏天,也是正午,我和爸妈哥姐在插秧,有个卖冰棒的经过,我们一下子买了五根!
  我离开公路,看到哪儿有人干活就往哪儿去。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的冰棒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我不舍得吃,多吃一根就少赚一根的钱呀!回到镇上,我怕碰见熟人,不敢走大街,专门钻小巷,只恨自己不是土行孙。
  家里人见我回来了,都来察看泡沫箱子,帮我算账。算来算去,我只赚到剩余的几根冰棒,然而它们早已融化,只剩几根竹签泡在水中。妈妈把冰水倒在碗里,全家分着喝。爸爸笑着说:“赚到冰水喝,也不错。”
  后来我又去卖了几次冰棒,每次赚到的钱都少得可怜。碰到“咧开”,我很想讨教秘诀,始终没有勇气。再后来“咧开”嫁人了,不再卖冰棒,我也把泡沫箱子还给了何胜。
  长大了我才明白,卖冰棒哪有什么秘诀?在那个年代,姑娘小伙小孩子,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除了卖冰棒,实在没有别的事情好做。
其他文献
霓虹灯不怕冷  爬上高楼的帽檐不停做鬼脸  一刻不停眨眼睛  斑马线不怕冷  穿上雪白的衣服挽着  红绿灯的手一起做呼吸  音乐声不怕冷  蹦跳跨过几路街道  背影贴上广场上跳舞的脚步  正建筑的楼房不怕冷  光秃着三毛的大脑门  和天空和夜色  一起比高矮比胖瘦  小伙伴不怕冷  罩着夜色的大棉袄  捕捉着爷爷奶奶的唠叨  把书包里的知识焐热  然后入口咀嚼  春节也不怕冷  伸出鞭炮声的手掌 
期刊
Help yourself!
自从人类把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各种科学实验就开始了。这些太空实验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增加了人们对太空的了解。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发展。在地面上。陀螺受到外力后转动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在太空中,旋转的陀螺会停下来吗?它运动的位置如何确定呢?  请同学们来看王亚平做的第三个太空实验:旋转陀螺——定向仪。  实验过程:如图1,王亚平拿起一个静止的陀螺。悬空放置,给它一个干扰力,这个静止的陀螺开始翻滚着向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