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实施分层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 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初中学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业成绩分化严重. 小学毕业生直升初中部,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多,学习内容的加深,学时的相对延长而进一步扩大,部分教师教无信心,部分学生学无兴趣,学无所得. 我曾对九年级127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做过调查,结果如下:
  (1)認为授课内容简单,有时课上无所事事,显得“吃不饱”的有29人,占22.8%.
  (2)认为课堂容量适中,有些内容学起来容易,有些内容学起来困难的有56人,占44.1%.
  (3)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或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好的有42人,占33.1%.
  以上结果表明,在小学升初一部分优等生流失后,学生群体中“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正在进一步放大,而教师对出现的新情况困惑无策. 忽视这种差异,必然使部分学生掉队,丧失学习的信心. 为此,我提出了实施“分类指导,实施差异教学”的分层教学策略,以实现群体“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
  二、思 路
  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着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智力、能力、情感、创造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 ”在生态课堂的实践中,改变原来的班级集体教学形式,实行分层策略,建立学习小组,把“面”的教学划分成了“片”,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具有效性,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
  三、操 作
  1. 透视学情,划分层次
  层次的划分必须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 、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将学生按2 ∶ 5 ∶ 3的比例进行分层. 一般可分为:A层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 层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 学生层次的划分方法是灵活的,可完全由学生自由报名选择哪一组,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三层人数比为1 ∶ 2 ∶ 1组成六至八人合作小组,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2. 面向全体,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要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 课堂的共性指导,要让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通常的方法是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
  如“函数”一课,老师提出如下一组问题:
  ① 什么叫函数?
  ② 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
  ③ 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
  ④ 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学生在同一组内进行交流,让A层学生回答①题,B层学生回答②题,C层学生回答③④题. 通过提问分析,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理清“函数”的概念. 不知不觉中突破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拓展等. 课堂上还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些能力拓展问题,课堂上不讲,留给C层同学探索.
  3. 因人而异,分层练习
  课堂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 一是为A层学生设计基本题,二是要求全班同学都能完成的练习巩固题,三是为C层学生设计的深化题. 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措施. 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层次学生都要完成必做题,B层学生可选做或几名同学一起研究完成选做题,C层学生必须完成选做题.
  学生的分层是暂时的,也是动态的. 教师要注意分析、观察,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动态、平时表现、学习能力的变化,随时灵活调整. 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帮助其分析原因,树立信心.
  四、反 思
  1. 分层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明显
  分层教学使学生减少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 分层教学极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都必须精心设计,进一步优化,要求教师对教材、对学生都有深入的了解、研究,并及时作好阶段性的总结和调整.
  3. 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尝到了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大大提高了A,B层次的学生,一些后进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使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对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
  总之,初中教学实施分层策略,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以为:好的先生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甚至是不去教,让学生相互学,自己学.
其他文献
名言警句的教育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利用英语警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人生美好,任重道远”等八个方面
伴随着数学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有着“科学之母”之称的数学,早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组成部门之一和思想宝库.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更进一步地,要应用数学手段去处理各类实际问题,就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这一关键技术手段来实施.   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每个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生活和思考着的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客观世界的相
【摘要】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分析思维定势在中考数学解题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找到摆脱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方法和策略,为教师的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思维定势;中考数学;解题;影响;对策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概念,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反映的是事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