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派地酸在血脂异常和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CSVD)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用于治疗高LDL-C血症的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其他可选药物包括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抑制剂(inhibitors of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i-PSCK9)等.这些可选药物使众多因LDL-C升高而面临ACSVD风险的患者受益,但仍有约10%的ACSVD高危患者因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血浆LDL-C水平无法最终达标而持续面临ACSVD风险.贝派地酸(ETC-1002)是一种以ATP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为靶点的新型胆固醇合成抑制剂,目前研究表明其有中等强度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同时,该药只在肝脏中转化为活性形式,没有肌肉相关副作用,可以作为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新的降脂治疗选择.本文讨论了贝派地酸在血脂异常和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从贝派地酸的作用机制、药动学、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代温灸膏干预对居家隔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心理障碍及自评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脱落18例)和对照组(120例,脱落5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观察.观察组给予温和灸联合代温灸膏干预,温和灸取足三里、合谷、神阙,每穴10 min,每天1次;代温灸膏取大椎与肺俞,每次贴敷3~6 h,隔日1次,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自评症状评定.结果
患者,女,69岁,于2020年11月4日就诊.主诉:右下腹疼痛9 d.现病史:2020年10月26日劳累后出现右下腹疼痛,晨起加重,无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某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9.29×109/L,行腹部B超示:右下腹阑尾区可见大小约7.2 mm×1.2 mm低回声包块,边界欠清.考虑为“阑尾炎”,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具体用量不详)治疗5 d后,腹痛无缓解.
阐述石学敏院士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捻转补泻手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石学敏院士提出的捻转补泻手法第一、第二定义的理论依据.认为气海失司、肝脾失和是高血压病的病因,提出“活血散风,疏肝健脾”治疗原则,取穴以人迎为主穴,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为辅穴,采用捻转补泻手法.明确实现捻转补泻手法的四大要素,即作用力的方向、作用力的大小、捻转手法操作时间、两次针刺间隔时间.有效推进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规范化进程.
目的:验证运动想象针法改善脑卒中早期上肢偏瘫患者肌张力的优效性.方法:将64例上肢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4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想象针法(针刺治疗同时进行患侧上肢的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与患侧上肢运动想象疗法(针刺后2 h进行)分开治疗,留针期间同时进行下肢运动想象疗法,两组均穴取百会透健侧太阳,风池,患侧肩髃、肩井、曲池、外关等,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8周,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是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王凯军主任医师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过程中研创的一种针法.其理论基础为《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离合理论和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顾植山教授据此绘制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1),王凯军主任医师由此将三阴三阳量化分布于太极图中各特定区域(图2),在人身各处作开阖枢太极图(以头部及腹部为主,图3),于太极图中相应部位针刺或点按以治疗各科杂病.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已被证明具有手法简单、应用广泛的特点.现介绍医案2则与同道交流.
目的:探索中医传统灸法温和灸和雀啄灸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6名,分别予足三里穴温和灸和雀啄灸,时间为25 min,采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足三里穴施灸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并采用仿真测温仪监测模拟皮层施灸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观察温和灸和雀啄灸第20 min时模拟皮层和受试者足三里穴产生的温度场分布,并选取距离施灸中心半径0.7、2.1、3.5 cm的温度值,比较模拟皮层和足三里穴在不同悬起灸法下的温度场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温和灸和雀啄灸20 min时,足三里穴的温度场皆为以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艾灸组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弗氏完全佐剂(CFA)复合造模方法复制AA模型.艾灸组于“足三里”“肾俞”进行艾灸干预,每穴2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21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结肠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目的:比较圆利针深刺下关穴配合梅花针叩刺与常规针刺治疗风热型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风热型T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圆利针深刺下关穴配合梅花针叩刺患侧阳白、颧髎、地仓、四白等穴;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总体印象变化(PGIC)评分、综合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现代进化解剖学研究表明上臂遗留正中动脉是常见的解剖变异,且有增加趋势.这个现象正好能够解释汉简帛十一脉到《内经》十二经脉的转变和手厥阴经脉的增补.经系统分析对比,笔者提出“阴脉为动脉,阳脉似神经”假说,用以解释在针刺和穴位出现之前的秦汉时期经脉理论.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描述了肢体的6条主要动脉和6条重要神经的分布、生理和病理.证据提示,可能是由于针刺和穴位的引入改变了《内经》以后的经脉理论发展方向,促进了气血、经络、脏腑归经等理论的形成.
采用文献调研和德尔菲专家共识,总结针刺治疗癌痛的重要穴位,为制订《针刺治疗癌痛临床实践指南》提供证据基础.通过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28项,归纳分析选穴方法和高频使用的穴位,据此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对30名国内外针灸、肿瘤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认为针刺治疗癌痛应采用个性化取穴方案,取穴以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阳陵泉和阿是穴为主.结合临床研究证据与专家调研结果得出针刺治疗癌痛的重要穴位,然而临证选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