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文化人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为什么写作呢?”不止一次接到过这样的提问,我也不止一次这样回答:因为对文化的崇拜,对文化人的敬畏。
  当然得从小时候说起。我们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的偏僻小村庄,土地贫瘠,十年九旱,靠天吃饭,饥寒交迫是常遇到的生活境况,老家人有一句话很形象:“猫儿吃浆子,总是在嘴上抓挖。”左宗棠进疆,从我们那块土地上经过,以一句“贫瘠甲天下”做了代言,现在一提到我们那块土地,媒体就拿这句话来说事。
  比土地更贫瘠的是文化。我们村没有一个读书人,而且没有能说书的人,平时我们听到的故事都是妖魔鬼怪的故事,诸如蛇报恩,狗护主,鬼还债,牛转世,人投胎。所有的故事并不是用来消遣的,而是在讲禁忌,在讲规矩,在讲轮回,在讲人生,寓含着教化。鬼故事最多,鬼如何附身,如何害人,人如何防鬼,比如说白狗能看见鬼,辟邪,说把白狗的眼屎抹在自己眼上,就能看见鬼,因此养狗多养白狗;说人的两个肩头有两盏灯,走路再害怕也不能回头,一回头就会吹灭肩头的灯,鬼看见人肩头的灯灭了,就知道人输胆了,便附身了,因此再害怕也不能回头。也有与狐狸有关的故事,但不像《聊斋》里讲的那些狐狸精,重点在说报应劝善,比如说一个人在鸡窝里抓住了一只狐狸,一榔头砸碎了狐狸的脑袋,结果老婆正在生产,生下个儿子,脑袋是碎的;一个人抓住了狐狸,剥了狐狸皮,结果老婆生下孩子没有皮,是个红虫。说得有名有姓。庄是邻庄,人是熟人。也有精怪故事,植物或动物活得久了,就会成精,比如说雷劈了一棵树,就说这棵树成精了,家里老出怪事,便说某个老东西成精了。至于像四大名著及三言二拍等传世之书,没有人能说,也便不知了。批水浒的时候,流传过一个笑话,说上面出了个坏头头,贩水壶哩,有人揭发他贩了一百二十回,他只承认七十回,最后落实了一百回。我相信这不是个笑话,它不发生在别处,就该发生在我们村上。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或许就是那些“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的大戏,但也很少有人讲戏,而大戏孩子多是不看的。
  然而,我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从我记事时起,我们村里经常来一些外人,一般一个两个,最多一次来过四个。他们是来改造的“坏人”,两年三年地改造。他们中有大学生,有教授,有专家,有学者。他们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有书,我第一次见到像砖头一样厚的书,就是从他们那里见到的。在这之前,除了上学后领到的课本,再就是《毛泽东选集》,除此之外,我再没有见到过别的书。而且他们闲下来时就看书,不像村里人闲时谝传抬杠。
  而最能表现他们是文化人的是他们都写得一手好字,春节(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接受劳动改造,春节也不回家)写对联,红白喜事记礼写帖(老家人做事很讲仪式感,红白喜事记礼不是用钢笔,而是用毛笔),都请他们帮忙。请他们时都给他们拿礼,烟酒糖茶、油饼肉方之类。他们来了,给他们备一方小桌,坐于炕上,桌上摆着油饼、烟、茶。我们那时候上学,是没有印制好的作业本的,都是买了大白纸回去自己裁好装订,我们的老师都是只读过几天书的人,字写得自然不咋样,我们就找他们写本皮。在背后村里人这样说:“别看他们是来接受我们改造的,他们从心底看不起我们,他们是文化人。”
  说阶级斗争也好,说劳动改造也罢,到了村子上,人们对他们是挺好的,甚至就像对待客人。我想一方面是村里人的纯朴与厚道,一方面则是人们对他们存有敬畏之心,因为他们都是“文化人”。在村里人的心目中,他们都是厉害人,因为他们的罪名中都带有“反”字,村里人说他们反这反那的,不厉害敢反?村里人对文化人是敬畏的。老人常说“三不惹”,一是不惹出家人,也就是道士、和尚,他们都有法力,惹了他们,他们会给你下阵祸害你,让你家出怪事,甚至家破人亡;二是不惹郎中,惹下郎中他不给你看病,人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只能等死;三不惹文化人,说文化人读得书多,心眼眼全开着,你惹下他,他绕着弯弯跟你生事,害你。比如说有一个举人,夜晚走路,被几个鬼抓住,往嘴里塞土要憋死它,正在塞土,又来了一个鬼,大喝一声,说这是个举人,你们都敢下手。小鬼们便四散了。你看,文化人鬼都是害怕的。
  正是這些时不时被贬到我们村上改造的“坏人”,让我在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成为一个“文化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一度遭到批判的伟大的话,在我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后,才发现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真理。约翰逊说,一个家庭要是没有了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书读进去了,发现如果一个人不读书,那一生无疑就生活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中。书读得多了,遇到了那些熟悉的人物形象与生活过程,觉得就是写我们的生活,写我的父老乡亲,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竟然一写不可收拾,三十多年,竟写出了五六百万字的东西。写作让我着迷,正如阿迈德·埃索说:“我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我有兴趣拜读世界各国作家的作品,并从中得到教益和启发,还因为文字的排列与组合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贴近现实,反映现实,思考现实,这些词常常被评论家们用来评价我的写作。回头看看,从写的第一篇小说到现在正写的小说,确实是一直在写现实生活。写现实是很纠结的,很痛苦的,但却让我沉溺痴迷,也是在写作中我深深地体悟了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保持着激情与好奇,也是在写作中我发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
  关于写作,格林厄姆·格林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写作是由不得我的事。好比我长了一个疖子,不等疖子熟,就非得把脓挤出来不可。”写作三十年,至今日便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通过写作,为自己构建一个世界,生活其中,你会感到在这个世上活一回,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
其他文献
城市夜浅,时间使我变厚  晚祷的钟声不容分说  将眼前的黑,一律覆盖  仿佛为世界加冕王冠和心愿  街上驶过一台拖拉机  突突突的喘息声,由远及近  扬起的尘埃正在产生一种假象  一阵小心翼翼的白,让我误以为  月亮正在爬过故乡的土墙  咖啡的诗  花纹,正在木桩里醒来  一阵浓香,如同薄纱嵌进花房  沉静得,太过温柔了吧  心中那远行的风啊,此刻  你停靠的江面,竟如此幽静  循着逼仄的楼梯,向
如果要写一个人的印象记,是熟悉的人好写,还是不熟悉的人好写?我觉得两下的难度其实差不多。这有点像女人买衣服,第一眼看上的便能记板油上,虽然瘦子的板油很少,但与胖子肯定没区别。不管时光再怎样荏苒,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很难磨灭。女人多半是细节定乾坤的动物,看上一个人,便看上了。看不上的,便看不上了。所谓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是也。我这样说似乎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可事实不是这样。你拿生活中的某位熟人试一试,熟到
我时常训诫儿子:为何什么事都做不好  我忽略了他是个孩子,是个未知  是张被我复制的白纸  他表面上从不反抗,要么成为你  要么成为我  羞愧时,他那么接近我  有一次我翻看了他的日记  失败啊!那里面根本没有我的影子  他的文字顽固,又无畏  情結  母亲拔光了我花坛里的花草,她说  种那玩意干吗,又不能吃  她栽了黄瓜十棵,茄子五对  辣椒、西红柿各十  韭菜一片,菠菜一片  她的逻辑,是土 
隔了十年,合肥迎来了一场暴雪。  上一场暴雪中,人们承受了无数的困顿与艰辛,也体味到无尽的温暖和感动。时光飘逝,转眼间又是十年。在这最冷的季节落雪的冬日里,我不知下一场暴雪会在何时来临,但我知道,即便十年,我忘了雪景,忘了冰花,忘了严寒,却不会忘记《疼痛吧指头》这篇非虚构文学作品。小说可以虚构,生活则不能,作家普玄在这部十几万字的作品中呈献给读者他所亲历的不一样的生活。  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的心
一段时间以来,我总是听见一种声音。那是一种重重的撞击声,听了令人心烦。猝不及防,随时就可以吓你一跳。但仔细一想,我又没有听到什么,只是确信自己听到了,我知道那些声音一定是有过的,而且是很惊人的。更准确地说,那些声响是我听见的,这就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没有人谈论它们,甚至没有人在意它们。这些从高处跌落的撞击声沉闷有力,令人心碎绝望。因此,小心翼翼地,无声无息地,在雨雪交加中,走入那片芦苇荡才是最好
【摘 要】 项目多样化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试图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对项目多样化教学模式做出自己的初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教学任务多层次、教学内容多类型、情境创建多元化三个方面来阐述项目多样化教学模式在应用文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关键词】 错位发展;项目多样化;选择性学习;应用文教学  每一位学习者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习者都
嘎吱嘎吱,陈雪又听到木楼在春夜里发出的刺耳的声音。是的,刺耳。就像一个食肉动物躲在暗处嚼碎骨头,嘎吱嘎吱,让她毛骨悚然,裹紧了被子也无济于事。她只得求助于灯光。灯光齐刷刷亮起来时,那些声音就躲起来了。春寒料峭,她披上一件灰白色羊毛衫,两只衣袖搭在两个肩膀上。她下意识抓住右边那只衣袖,打量着自己的蜗居:木墙、木门、木地板。吸一下鼻子,就能闻到陈旧的松木香味。陈雪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一个黏附在黑色木头上的
病态美  读自古至今画家的画作,能感受到其意蕴之美,感受到一脉相承的传统儒释道精神,当然还能感受到画家独特的个性。细想起来,那些熠熠闪光的大师级画家,或高风亮节,或放浪不羁,真是异彩纷呈。探究其性格源头,我想最早应来自庄子《逍遥游》,他所强调和推崇的就是绝对自由,物我两忘。魏晋时,兴儒道互补之风,士人崇风流或风度,文人啸聚山林、抚琴吟诗作画成为时尚,在文人学者性情演化史上,实属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
1  从二十世纪开始的水工厂  延续到二十一世纪  其间没有战争,但有口诛笔伐  失去理想,但又重新描画了宏图愿景  饮水的人开始复苏  饮水的人在水边建造了一家  水工厂  以水做原料,以水制造水  以清澈、遼阔和幽深制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获得成功,但周边仍埋伏着无数陷阱  梦想开始在湖滨逐渐清晰  如我站在水之巅  2  工厂密封  工厂里的岁月密封  你在外面如何探究工厂内部的秘密  只有
1  茶吧内忽然间波起了一阵骚动,许多男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刚进来的那个女孩子身上。女孩确实很抢眼,她穿了一身洁白的运动服,胸脯的轮廓恰到好处地凸显出来,苗条的身材,透出蓬蓬勃勃的气息。她推门走进来,就站在门口四下张望,像是在寻找座位。随门而入的阳光,打在她的身上,有点舞台追光的效果。大概由于刚从满把阳光的户外,一下子走进光线黯淡的屋子内,眼睛有些不太适应,她就站在门口长时间张望着。  这时候,打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