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师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并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涉及到的所有药物类别、药学问题以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具体的采纳率。结果:2013年的300例用药处方有116例(38.7%)为不合理的用药处方,2014年的600例用药处方有247例(41.2%)为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的药学问题居多。2013年与2014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116例(38.7%)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98(84.5%)例建议,有90例(91.8%)采纳并接受了建议;针对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247例(41.2%)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225例(91.1%)建议,有210例(93.3%)采纳并接受了建议。结论: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能纠正不合理的临床用药现象,提高医生在药学知识方面的认识度,保证医疗安全质量。
  【关键词】 药师 临床不合理用药 医嘱 药学干预 效果
  近年来,在医疗服务过程当中,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医嘱合理性与用药后患者的健康安全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1]。作为整个治疗阶段的介入者,临床药师对保障临床合理用药起着直接作用,因此,药师需根据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宣传和培训等药学干预,增强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以期提供临床借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临床的用药处方900例进行分析和记录,并对药学干预相关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900例处方中,300例为2013年的,600例为2014年。
  1.2 方法
  临床药师干预形式采取查房和会诊形式,同时积极的加入临床药物的治疗当中,并深入到一线,给予临床用药进行指导,一旦发现不合理的临床用药情况应及时的进行药学干预。以《医院处方的点评管理规范》和《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的规定为依据,记录临床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药师的药学干预情况,之后研究和分析所记录的资料[2]。
  在实施药学干预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应参考有关药品资料对医嘱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核,并做到熟知和完全掌握药品的说明书;将临床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条目利用用药系统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充分发挥用药系统作用;药师还应与资深的临床医师深入讨论所存在的用药不合理的药方,达成一致共识后,将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条目纳入到统计范围之内;最后分类整理不合理的用药医嘱,按选药的不合理、药物用量用法的不合理等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若计量资料属于正态分布,则采用t进行检验,若属于正态分布数据,则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数据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不合理用药对照情况
  经统计,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用药处方中,2013年的300例用药处方有116例(38.7%)为不合理的用药处方,2014年的600例用药处方有247例(41.2%)为不合理的用药处方。2013年与2014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针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对照情况
  经统计,针对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116例(38.7%)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98(84.5%)例建议,有90例(91.8%)采纳并接受了建议;针对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247例(41.2%)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225例(91.1%)建议,有210例(93.3%)采纳并接受了建议;见表2。
  3 讨论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有助于降低临床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在进行查房以及会诊过程中,药师与医师进行沟通和有效交流能提高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临床用药指导有利于规范医师的临床用药,并及时纠正临床医师的不合理用药等现象,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所实施的具体药学干预有:①结合患者年龄问题考虑患者应选取何种药物,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应格外注意用药,例如:1岁的扁桃体炎患儿在进行治疗时临床给予氨曲南注射液,其治疗效果较差,经药师建议,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用法用量:每过8h对患儿进行1次给药,最终治疗效果较好;用药分析:扁桃体炎治疗原则是根据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进行抗菌治疗,其首选抗菌药物为青霉素,而予氨曲南只适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3]。②重复给药。一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注射治疗,加重了患者的头晕。药师建议单独使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1次/d,40mg/次,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分析:两种药物对胃酸分泌的抑制性都较强,一起使用会会使血液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③对无适应证用药进行干预。一患儿为风疹,注射头孢噻肟后未得到有效控制,药师建议对症治疗,及时隔离,加强营养,并保持空气新鲜。主要是因为患儿并未感染,使用头孢噻肟治疗属于无适应症的用药[4]。④指导药物的用法用量情况,严格的按照药物的说明书进行药物用法用量的操作,并结合患者实际的情况进行配药。例如:某患者患有急性咽炎,医生给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进行治疗,1次/d,治疗效果甚微,在接受药师的建议后改为8h滴注1次,效果甚好,主要是由于青霉素的半衰期短,1次/d血氧浓度无法得到有效的維持,需多次给药才能将病原菌杀死。
  本次研究表明,针对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116例(38.7%)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98(84.5%)例建议,有90例(91.8%)采纳并接受了建议;针对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所存在的247例(41.2%)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共提出225例(91.1%)建议,有210例(93.3%)采纳并接受了建议。
  综上所述,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能纠正不合理的临床用药现象,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还可提高医生在药学知识方面的认识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的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贵霞.浅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76.
  [2]黄荣海;刘小芹.药学干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0-12.
  [3]施楠楠;甄健存;陈宁;等.药师对住院病人156 例处方成功干预的案例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5):60-62.
  [4]徐象珍;陈彬彬.某院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情况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0,24(2):154.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统计,老年患者在骨科病人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作为临床一类常见病症,骨折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应激反应,还容易引起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使其发生过激的心理反应,严重阻碍患者的正常恢复,甚至引起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中,要针对老年骨折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 骨科 老年病人 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影响抑癌基因磷酸酶PHLPP表达的因素,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分析比对多种种属的PHLPP基因序列,根据其启动子中均有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妇女以婚姻形式流迁至东部沿海地区。在以实地调查、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婚进东部沿海农村的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
秋风送爽迎佳节,丹桂飘香庆华诞。在这个收获和感恩的金秋9月,我们相聚在香城新都的美丽校园,共贺成都医学院70华诞,回顾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放飞改革发展的激情梦想。70年前
【摘 要】 目的:对在医院进行血液检验过程中标本不合格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随机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血液标本当中选出2700份,对其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将其分类统计。结果:经过对27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其中有69份出现了不合格情况,不合格率为2.56%。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分别是交代不清、脂浊、采血部位不当、送检延时、检验单差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