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直肠炎出血当痔疮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便前点滴而下或呈喷射状,也有便后滴血的患者,其便血多与大便不相混。原因是某个痔核受到刺激(如饮酒、辛辣)血管扩张或破裂所致。如果进行专业检查,其位置在直肠末端的痔核区内(齿线上1.5cm内),表面呈糜烂或充血状,通常一个痔核有出血而其余黏膜未必出血或糜爛,这是内痔的典型特征。内痔出血经过口服止血药或外用膏栓等可起到止血的效果,但容易复发;如果经过内痔手术(如注射或结扎等)则复发概率大大减低。
  然而,如果是直肠炎出血应用以上的方法就不会起到什么效果了。因为直肠炎尤其是溃疡性直肠炎,不像内痔的血管扩张那么简单,该病实际是原因不明的直肠黏膜糜烂,虽有出血,但多伴随黏液血便或脓血便,个别病人也会出现血便,如果大便次数增多或伴有腹痛还比较容易鉴别,但若没有明显伴随症状者就不那么好鉴别了。
  有经验的医生大多采用镜下鉴别的方法做出大致的判断。直肠炎的病人内镜下所见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脆弱、点状出血或呈自发性渗出。而且,直肠黏膜多为广泛出血,环绕黏膜一周,这点与内痔的出血特征明显不同。
  另外,据本人观察,直肠炎出血位置较内痔位置高,也就是更靠近人体的近心端。
  目前认为直肠炎或溃疡性直肠炎主要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多疑以及免疫因素相关。
  遗传方面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但尚没有最后证实;感染方面主要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继发因素,当结肠抗病能力下降时,细菌感染往往加重病情;精神因素可导致结直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血,因此可导致该病很难根治。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本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凡是直肠炎或结肠炎,当用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或其他免疫抑制药后都有较好疗效,提示该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因此,对于直肠炎或溃疡性直肠炎出血,如果按照内痔的方法治疗,自然没有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的院刊,刊物内容涉及到敦煌学的所有专业。该刊多年来除了对敦煌学领域,还对中国佛教考古、美术史研究、历史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民俗学、古代科技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所致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AM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AMI病人大多属于高龄,常伴有心
利用重舍度理论中的Mawhin延拓定理,研究更为普遍存在的概周期正解存在性问题,获得了多重时滞Lotka—Volterra系统概周期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Na0.65K0.35)0.94Li0.06NbO3-xmol%MnO2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Mn的掺杂对陶瓷压电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都显示出四方相钙钛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相关学术机构追求数量管理,评价指标单一,急功近利,成为一味追求数量、“泡沫论文”乃至“拷贝论文”批量生产的“指挥棒”。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