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物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方法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水平,选择一种或几种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经验,谈谈个人体会。
一、运用物理实验,创造教学情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活动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设置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物理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如在教学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笔者选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都处于“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接球人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有关圆周运动的知识。
二、讲究教学艺术,提高课堂质量
1. 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教师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在教学势能时,笔者问学生:“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会感到害怕吗?”学生肯定地说:“这有什么可怕的。”笔者接着问:“如果你头顶上的电风扇掉下来呢?”有些学生下意识地用手盖住头顶,说:“那还不快跑。”这形象地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2.情感丰富的教学过程
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叙述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时,教师应做到抑扬顿挫,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
三、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习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他们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当学生经过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实践证明,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合理布置作业,了解教学情况
物理作业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它既是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检验教学成果、完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物理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1.布置基础性作业,巩固物理知识
课后习题是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依据,大多是复述概念、定律和公式的一般性问答题和比较单一的计算题,能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
2.改编课本习题,提高解题技巧
教师可以编选一些选择题,这种题型的知识覆盖面大,变化灵活,是物理考试的重要形式。解答这种题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知识,自主编写一些实验题目,使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
3.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修改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就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物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M].广州: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
一、运用物理实验,创造教学情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活动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设置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物理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如在教学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笔者选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都处于“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接球人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有关圆周运动的知识。
二、讲究教学艺术,提高课堂质量
1. 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教师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在教学势能时,笔者问学生:“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会感到害怕吗?”学生肯定地说:“这有什么可怕的。”笔者接着问:“如果你头顶上的电风扇掉下来呢?”有些学生下意识地用手盖住头顶,说:“那还不快跑。”这形象地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2.情感丰富的教学过程
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叙述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时,教师应做到抑扬顿挫,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
三、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习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他们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当学生经过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实践证明,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合理布置作业,了解教学情况
物理作业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它既是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检验教学成果、完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物理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1.布置基础性作业,巩固物理知识
课后习题是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依据,大多是复述概念、定律和公式的一般性问答题和比较单一的计算题,能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
2.改编课本习题,提高解题技巧
教师可以编选一些选择题,这种题型的知识覆盖面大,变化灵活,是物理考试的重要形式。解答这种题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知识,自主编写一些实验题目,使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
3.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修改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就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物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M].广州: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