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外固定架下肱骨髁上截骨术治疗外伤性肱骨外髁骨不连性肘外翻畸形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下肱骨髁上截骨术治疗外伤性肱骨外髁骨不连性肘外翻畸形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单臂外固定架下肱骨髁上截骨术治疗的13例外伤致肱骨外髁骨不连性肘外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左侧8例、右侧5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并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出现骨不连及肘外翻畸形,排除发育性及肱骨外髁骨骺早闭性肘外翻畸形。13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9个月~6年,比较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疼痛、活动度、稳定性、功能等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

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疼痛、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肘关节活动度、功能未见明显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者Myao肘关节功能评分总分(92.69±7.25)分、肘外翻角32.38°±8.88°,较术前(76.54±18.86)分、11.31°±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4、8.01,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者Myao肘关节功能优11例,良2例,优良率13/13。

结论

单臂外固定架下肱骨髁上截骨术治疗外伤致肱骨外髁骨不连性肘外翻畸形具有操作简便、有效、可重复且并发症少的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病理学因素。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10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均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多序列扫描,术后对斑块切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三染以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和MRI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03例颈动脉粥
目的探讨全肝容积CT灌注成像(VCTP)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左叶、右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经临床、其它检查证实为乙型肝炎的患者26例(肝炎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4例(代偿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2例(失代偿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正常)30例。采用西门子SOMATON Defi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MR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DCE-MRI,用Omni-Kinetics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
目的探讨MRI影像分型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BS)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7月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7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126例,年龄21~82岁,平均(46.52±1.27)岁。依据发病部位、椎体及椎间隙炎症浸润和破坏程度、椎旁软组织改变、脊柱的稳定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根受压等MRI影像表现对病例进行分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前者为单纯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例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择术式,每例患者两侧膝分别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截骨组)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置换组)治疗,并对比观察其早期疗效。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55~75岁。应用V
目的探讨后踝上皮瓣的解剖特点,总结后踝上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为后踝上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10月收集8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胫后动脉在小腿下段内侧的皮穿支及其营养腓肠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情况;观察腘窝外侧皮动脉穿出部位、走行、分布及与胫后动脉踝上穿支吻合情况,测量腘窝外侧皮动脉长度及直径。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6月兰州军
目的总结并归纳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相关入路的选择。方法在PubMe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CNKI等数据库中以"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及"手术入路"为关键词,搜索1997年1月—2015年1月国内外有关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可以概括为直接入路和自然间隙入路,直接入路包括上顶枕叶皮质入路、经颞皮质入路、经顶颞入路及经枕入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征与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例上颌窦I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学习,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6例均行鼻窦CT检查,其中1例行鼻窦MRI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中心均位于上颌窦,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8~81岁,中位年龄58.5岁;均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等非特异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后再手术解剖学优势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纳入标准选择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患者25例。根据患者住院ID号尾数的奇偶分为2组:微创组13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微创髓核摘除术;开放组12例,行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