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受体基因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对15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8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病变组织、50例患者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128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进行LEPR基因表达及Gln223Arg多态性检测。

结果

LEP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0.67 %(106/150),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的56.25 %(45/80)和癌旁正常组织组的44.00 % (22/50)(均P<0.005)。LEPR基因Gln223Arg的GG、GA、AA基因型在乳腺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0.00 %(105例)、16.67 %(25例)和13.33 %(20例),在良性病变组为82.5 %(66例)、13.75 %(11例)、3.75 %(3例),在癌旁正常组织组为82.00 %(41例)、14.00 %(7例)、4.00 %(2例),在健康对照组为82.81 %(106例)、14.85 %(19例)和2.34 %(3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 0.003),GG、GA、AA基因型在乳腺良性疾病组、癌旁正常组织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G和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78.33 %(235例)和21.67 %(65例),与良性病变组、癌旁正常组织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 P=0.001)。LEPR基因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87.8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多因素分析表明,LEPR基因高表达、Gln223Arg多态性及腰臀比(WHR)升高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OR>1)。

结论

LEPR高表达、Gln223Arg多态性及WHR升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失巢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或相邻细胞脱离而导致的细胞凋亡形式。研究发现大多数肿瘤细胞具有抗失巢凋亡的特性,促凋亡蛋白被抑制,失巢凋亡的内外途径被阻滞,最终细胞生存因子上调,成为促进肿瘤细胞存活、侵袭和转移的首要因素。文章综述了肿瘤细胞失巢凋亡的机制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苦参碱是苦参的提取物,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的增殖及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影响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生长状态,目前对于苦参碱抑制恶性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除了被广泛研究的MAPK、JAK-STAT、NF-κB等外,还有近年来研究较热的Wnt/β-catenin和mTOR。这些通路主要经关键蛋白的磷酸化而激活,并联络其他不同通路,进而减轻肿瘤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生物学行为。研究苦
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癌症的转移机制来寻找癌症复发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抑制其复发转移的基因靶点,对临床治疗癌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癌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目前,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发生及演进中的作用已成为肿瘤研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ERAS)对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35例执行ERAS围手术期处理患者为ERAS组;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的67例执行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应激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等。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在术后第1天均优于对照组[总淋巴细胞计数(1.25±0.65)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各亚型分布情况,探讨不同HPV亚型的致瘤性。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行生殖道HPV分型检测。依据病变程度,将688例经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证实为子宫颈病变的患者分为3组:低度病变(LSIL)组187例、高度病变(HSIL)组359例、子宫颈癌组142例。分析比较各组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结果LSIL组、HSIL组、子宫颈癌组
目的分析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AG)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AG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4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肿瘤轴位径线3.2 cm×2.5 cm~ 11.0 cm×5.5 cm,边缘均清晰。CT平扫5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1例病灶中有较大的囊变区,且边缘有小结节状钙化灶;增强扫描6例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轻中
目的探讨SIRT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3蛋白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IRT3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率(53.8 %,43/8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86.0 %,43/50),SIRT3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相
目的探讨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p16INK4a (p16)及Ki-67蛋白表达的价值,为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5例CINⅠ、44例CINⅡ、20例CINⅢ组织制成切片,用杂交捕获二代法(HC2法)检测HPV-DNA,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p16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HPV-DN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薄层液基细胞检查(TCT)在子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就诊的患者,同时行HPV、TCT检查,异常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获得病理学结果者276例。比较HPV、TCT及HPV联合TCT检测的敏感度、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等指标,评价诊断价值。结果276例患者中,HPV阳性225例(81.52%),主要为HPV16型和HPV
目的评价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植入对局部晚期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均行术前预计划。A组14例行术中植入,其中7例膀胱癌行经尿道电切术或者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输尿管癌行半尿路切除;均有癌残留,最大限度地姑息性切除肿瘤后,在残留的可疑癌灶及其周边植入125I粒子。B组7例行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