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教士的康巴学——康巴学的谱系之一

来源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a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延伸至20世纪40年代,来自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到达康巴地区,他们在传教的过程中研究康巴,对于康巴学的萌生与兴起,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说,现代意义上的康巴学就是从“传教士康巴学”开始的。传教士的康巴学既是传教活动的伴生物,同时也是“传教士汉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最近见到一副梁启超的集句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上联旁注:“高竹屋《庆宫春》、温飞卿《更漏子》,”下联旁注:“周清真《花犯》、秦少游《
<正>作为中国推进区域合作和周边外交的一项重要举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于2015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2016年3月,中国主办了首次澜湄合作机制领导人会议,预示着澜湄机制
为探讨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变形情况,设计3片不同抗剪连接度的试验梁,并进行单调加载实验.考虑边界条件对刚度的影响,结合组合系数法,推导出适合部分充填
藏族服饰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追溯藏族服饰资源的演变历史,分析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挖掘藏族服饰文化
《文学遗产》编辑部: 十分感谢贵刊2002年第4期发表拙文《石介与苏舜钦:谁是〈石曼卿诗集序〉之作者?》。文章发表后,笔者偶检《文史》第二十七辑,见陈植锷先生在一篇题为《
道孚土话乃民间俗称,学界对其命名莫衷一是,相关称谓有:道孚话、尔龚语、霍尔语、嘉戎语、绰斯甲语、拉坞戎语、西夏语等。本文从尔龚语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入手,对尔龚母语人的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概述,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展开相应的探讨,以
苏舜钦文学思想的出发点是“文必归于道义”,因而强调文学创作的功利性;体裁上他倡导古文歌诗;表现方法上他反对雕琢繁缛的文风;诗歌风格方面他主张“豪迈哀顿”、“宏放”、“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