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残余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评价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但迄今为止SLT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较少,其效果和安全性尚待临床观察证实.目的 评价SLT治疗残余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观察性研究设计.共纳入经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或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后前房角开放但眼压不能降至正常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3例33眼,术前平均眼压(24.78±4.48)mmHg,日平均用药指数(1.62±0.66)分.所有眼的前房角能看到小梁网的范围约180°.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机在患眼开放的前房角照射小梁网,在180°范围内照射70 ~80点.术后继续使用术前的降眼压药物,术后随访9个月,定期复查眼压、视力、眼前节炎症反应和房水流畅系数测定值,并用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的开放情况.结果 本组术眼术后1d,1周,1、3、6、9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78±4.87)、(18.83±3.95)、(19.78±4.48)、(19.63±3.68)、(19.11±3.36)、(21.17±3.14)mmHg,与术前眼压值(24.78±4.48)mmHg比较,术后1~9个月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患眼日平均用药指数分别为(1.63±0.85)、(1.23±1.01)、(1.25±0.98)、(1.21±1.02)、(1.22±0.86)、(1.69±0.53)分,术后1周,1、3、6个月与术前值的(1.62±0.6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26、0.020、0.031).术后即刻可见睫状体充血和前房闪辉,1周后自然消退.16眼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平均房水流畅系数(C值)分别为0.11±0.09和0.2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SLT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部分闭角型青光患者的眼压,但其前提是必须有1/2周的虹膜小梁角是开放的。

其他文献
以青岛海湾大桥航道桥为背景,采用半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悬索桥吊杆及斜拉桥拉索失效后对周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悬索桥吊杆的强健性较斜拉桥斜拉索好,单根或两根吊杆失效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CXCR4在小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在角膜中央放置NaOH滤纸片的方法 构建C57/BL小鼠角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中SDF-1和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正常小鼠角膜基质层无明显SDF-1的阳性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进展与多种新生血管调控因子有关,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动物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对SDF-1
自工业革命以来,以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持续进行。预计在本世纪中期,全球大气CO2浓度将超过500ppm,伴随着全球近地表大气温度将升高约2℃。中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我国的教育水平获得整体性提升,相应的,对教师教学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道路两旁的槐树日趋增多.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及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对于吸滞烟尘,抗污染也较强.它的枝叶茂密,遮荫效果较
“三互”思维具体指的是“加强互动”、“促进互学”、,达成互赢”.它的思维来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时代召唤,对于指导高校辅导员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现实的意义.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