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浙江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调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浙江地区的流行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自浙江多个集散中心的共475份样品进行检测,并采用鸡胚接种分离病毒的方法从核酸阳性的样品中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从阳性样品中分离获得3株H9N2毒株,其HA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序列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第234位氨基酸为亮氨酸,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受体结合的特征;3株分离株均增加了第313位糖基化位点。【结论】3株H9N2分离株的HA、NA基因均属于Y280-like分支,PB2、M基因属于G1-like分支,PB1、PA、NP、NS基因属于F/98-like分支。本研究结果为禽流感疫苗研发提供了流行病学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采用超滤膜技术直接处理赖氨酸的发酵夜。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的超滤系统能够一步截留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赖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固体颗粒等杂质,赖氨酸有效成分的损失率可以控制在3%以内,即超滤的收率可达97%以上.滤渣的量约为原料体积的10%,而同等量的发酵液经过离子交换后,浓废水量约为该滤渣的20倍,所以大大减少了后续污物处理的压力。膜通量的衰减幅度较小,膜设备运行良好。
为了提高多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主跨交叉索布置方式。通过分析交叉索对中塔的约束刚度公式,研究了约束刚度最大时交叉索的设置位置,提出了主跨交叉索的非对称布置方式。建立三塔、四塔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考虑拉索的垂度效应及结构大位移效应,分析了交叉索非对称布置对塔、梁变形及桥塔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多塔斜拉桥的高跨比位于0.2~0.3之间,主跨交叉索距中塔的距离为0.7~0.76倍的跨长时,
以大型塔式起重机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工程建设应用实例为例,介绍斜拉桥工程建设施工中塔式起重机型号选择、基础位置确定、附着布置需考虑的要点,为塔式起重机在斜拉桥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针对人行桥梁的景观效果、使用人群的舒适性和结构受力的合理性等设计要素,结合环境特征,以满足桥梁通行功能为基础,拓展城市人行景观桥梁的设计思路,开展非对称结构桥梁的设计研究。以福州市晋安湖1号桥设计为例,通过空间无背索斜拉桥结构造型设计研究,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人行曲线无背索斜塔斜拉桥的景观效果、功能需求与适用性,以及结构设计与受力原理等进行详细阐述。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使用具有强监管性、应用场景多样性、非营利公权使用性等特征。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使用中,应改变传统的授权机制:从传统的数据主体授权转向数据控制者授权,从单一授权转向多重授权,从单一场景使用目的授权转向多场景使用目的授权。为更好地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构建私权保护与公益促进的共享合作共赢机制,应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中数据使用的授权模式,构建以法定授权为主、委托授权为辅,概括
结合云南省景洪市神秘谷澜沧江大桥索塔构造复杂、截面多变、斜率大等特点,详细介绍了劲性骨架结构形式的选取原则、设计控制要点、制作和安装工艺等,在考虑节段混凝土和模板自重荷载作用下验证了斜拉桥索塔劲性骨架设计与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科收治的7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分为试验组(37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干预前后血压变化、生存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满意度(97.30%,36/37)高于对照组(81.08%,30
由于大跨度斜拉桥主要以高次超静定结构为主,整体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实际施工存在一定误差,为提升施工质量品质,所以做好施工监控是关键。文章将通过对大跨度焊接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特点的分析,对施工控制技术体系相对内容展开探讨,会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介绍,对施工控制技术应用方式展开深入性阐述,旨在提升大跨度焊接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水平,保证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质量。
闵浦三桥是上海市西部的一条重要过江通道,采用独塔中央双索面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作为上海市品质工程试点项目之一,本项目对工程建造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使该桥建成后线形及应力均达到设计目标,本文依据其结构及施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控制策略。施工控制成果表明,主桥成桥线形与内力控制符合预期目标要求,索力及线形误差显著小于控制误差,建造品质得到保障与提升。
矮塔斜拉桥的主要施工方式是悬臂施工,各节段的变形均会对桥梁成桥线形产生影响,而桥梁的竖向挠度更是决定了桥梁结构的线形,因此需要对桥梁的挠度进行预测。文中以完成施工节段的挠度数据实测值为原始数据,建立GM(1,1)与GM(2,1)2种灰色预测模型,对桥梁竖向挠度进行预测,并且进行残差校核。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可以准确地预测下个阶段的挠度,并且残差与级比偏差值均小于0.1;其中GM(2,1)模型对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