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与教学故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而语言与故事的关系就像花与土壤的关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故事,所以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故事不是割裂开的,两者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美的知识传授载体。
  一、故事教学与情景教学设计
  1.故事教学可以弥补情景设计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话题项目参照“分级标准”中的“语言知识”部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居住环境,日常活动,学校,个人兴趣,情感与情绪,人际交往等,“每一个主题都可以以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以主题内容为线索”。PEP小学英语六年级的水循环一课,因为是抽象性的知识教学,情境创设有些难度,结合这一理论知识和书中的相关图画,紧接上面的故事呈现,小男孩和小水珠展开对话:
  Boy:Hello!
  Water drop:Hi!
  Boy:What’s your name?
  Water drop:I’m Water drop
  Boy:Where are you from?
  Water drop:I’m from the cloud.
  ...
  相信本课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教学,学生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反而提高学习兴趣。当然,通过小男孩与小水珠的对话,还可以贯穿不同的话题,如:food and drink,shopping,sports等。
  2.故事教学内涵的语气教学
  我仔细观察本书所呈现的图画,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图中的人物或动物,活化的实物所处的情景,更深刻的理解语言运用的情境,这些实物的表情都特别丰富、生动,甚至夸张,本来硬巴巴的东西加上丰富的表情后,变得更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语境。但是听与说是不分家的,如果这些材料附上文字做成录音材料,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呢?
  在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时,模仿注意语音语调,时间长了,感觉学生的读很生硬,缺乏感情,因为有些句子带着一定的语气读出会更加生动,更能体会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如George想和Peppa一起去踩水洼,妈妈告诉他们:“It’s cloudy.”他们知道没有下雨时,心情很糟糕,教授“Uh-o! No rain,no puddles,Wu...Wu...”时,教师强调语气的模仿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
  二、故事教学与复习语言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故事,有一些是应当适合学生习得已经接受的语言知识”,所以教师要结合复习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会经常让学生回答在什么时候做了哪些活动,学生都会把在课本上学的几句话拿出来应付老师,没有一点主观答案,通过呈现一系列的图画,在学生学完Last Weekend话题内容后,引导学生故事创编,复习上周所做的事情,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避免学生背课本的现象。
  三、故事教学与语篇教学之词汇的处理
  在教授语篇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生词较多。老师既要考虑哪些单词读前处理,哪些放在读中处理,还要考虑到这些生词的处理方式。“在学生词汇量有限,教学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恰当的故事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想让学生明白Sister这一单词,只要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这一个小故事,就能明白“Li Dong is Li Hong’s sister.”中的sister是什么意思。
  在语篇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某些新单词的意义。在语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解决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故事教学与整体教学
  “教师在实施听故事录音时要让学生整体接受故事,不宜将故事分解成几个段落或一句句地去听,而重在整体感知和理解,这是小学阶段听故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学习者应该在一个完整的情景中学习完整的语言,学生应该是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很投入地读一篇小故事,有人在旁边不间断地打断他,这个孩子肯定会很烦,因为他正饶有兴趣地读故事不希望别人打扰,联系到课堂实际,我到今天才明白为什么英语教学在开始时总-分-综,在学生基本能读懂情况下,先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我记得唐力行教授说过,语言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且语言知识和技能应该通过丰富、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故事教学设计中提出:1.故事情节的设计应适合学生的理解。2.故事应当适合学生开展活动。3.故事应当有利于学生复习语言知识。4.故事应当具有适合学生当前水平的难度,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些设计要求和标准都能体现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整体教学。
  通过读书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很好地实施故事教学,我觉得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具有很好的教材处理分析能力,具有运用简笔画设计小故事的能力,具有语言整体教学的观念,也就是全局视野的能力,同时应该具有通过语言教学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等。
  总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冰山一角让我学到很多教学知识,从而让我更加喜欢研究学习小学英语教学,相信读完这本书,我会凤凰涅槃,在英语教学的道路上找到全新的自我。
其他文献
摘 要: 定向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提及自己的这个身份,再加上学校对于定向生和统招生的区别对待,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困扰和影响,心理上的不平衡必然外化成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本文从定向生的交友圈子调查入手,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试图挖掘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定向生 少民骨干 社会交换 身份认同  一、研究对象简介  本文选取上海外国语大学研松江
摘 要: 技能竞赛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比赛,将情境、教学、实操融为一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会计专业在走出一条拥有本校特色的“以赛代训”培养会计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以赛代训 会计专业 技能竞赛 人才培养  一、“以赛代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背景  会计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
摘 要: 情境教学的初衷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乐于加入语文学习课堂,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导入及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力。  关键词: 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布鲁纳说:“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后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情境教学正是基于“好奇心或需要”而设计的。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探究不仅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情感的体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素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1.挖掘真素材,奠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基础  第一,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小学生主要依靠感性思维学习,并且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较少,教师应当迎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小学生
摘 要: 近年来,在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足球逐渐进入小学课堂,并且成为常设科目。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课的角度切入,对小学足球教学现状及课堂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足球 教学现状 有效策略  一、小学足球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足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存在亟待完善之处。因此,我主要从男女兴趣差异、安全重视不足和教学方法低效等方面具体阐述小学足球的教学现状。  
一、背景分析  本课的课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本节的内容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息息相关,本节的内容较重要,在高考中涉及的考点较多,而且与古代中国的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较多,古今中外的联结点多。  教学方法上运用表格法,归纳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构建基础知识体系;运用比较法、材料分析法培
摘 要: 目前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困难重重,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管理好班级。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心理学效应 班级管理  有人认为,这个社会只有两种职业是无证上岗,一个是当班主任无证上岗,一个是做父母无证上岗。这两种职业都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在担任职业中学班主任的这三年里,我切实感悟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职业中学的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从初中的机械学习训练中逃脱后就像脱缰的
摘 要: 中学历史名师指在历史学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善用历史教学技巧,独具教学风格,善于反思总结经验,对历史学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巨大贡献,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历史教师。历史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教师从初入杏坛的新人蜕变成为被认可的教学名师,都会经历一些关键事件,这些关键事件对名师的成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具体历史教学名师的成长案例,分析历史教学名师成长过程中关键事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教材的改革,高中地理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取得成效。但应高考考纲的要求,高中生要掌握的地理知识需十分全面,且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出题范围广、涵盖的知识点多,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增强。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 有效提问 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教
一、主题内涵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有序地安排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不仅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如何让幼儿减少隐形的浪费及等待的时间,让各环节过渡紧凑,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方式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背景意义  每天的盥洗、餐后、午睡起床等生活过渡环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