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的“易学”与“礼学”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有学者肯定李觏学说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学术思想的联系,认为李觏“先于周、程、张、朱数十年,常与范希文诸贤辈上下议论,畅发乎尧、舜以来相传之旨,于是理学大明,儒风蔚起,识者谓濂、洛、关、闽之学,皆先生有以启其绪焉。”这种论说中所肯定的李觏哲学的历史影响,与历史的实际存在一定距离。因为,从北宋道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不论是李觏的“礼学”还是“易学”,对于周、程、张、朱各家学说的具体影响都十分有限。但是,就李觏力图通过对“易”、“礼”之学的独立思考,诠释与建构“邦国之龟筮,生民之耳目”的学术追求而言
其他文献
“是非”是先秦诸子共用观念之一,以孟子、荀子、庄子等对“是非”观念塑造较为典型。孟子以“是非之心”的话语方式,把“是非”提升为四端之一。为“是非”观念注入了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