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收益报告行为的因素:一次实验研究尝试

来源 :经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第四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于2016年7月12—13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此次年会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共同筹办,多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及史学家出席会议,80余位嘉宾及160余名量化历史讲习班学员参与讨论。年会分主旨演讲和分会场报告两部分,共有10位国内外知名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30余位青年学者在分会场报告了其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长期视角对全球失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各国金融结构、金融一体化及交互项对一国对外净资产的影响。本文使用131个国家1970-2011年的数据,采用Kao和Chiang(2001)动态最小二乘法克服了时期跨度较长所导致的面板数据非平稳性问题,得出三点结论:(1)在发达国家,人均GDP与一国对外净资产呈线性关系,但在发展中国家二者关系为U型。(2)金融一体化对一国对外净资产具有双刃剑作用,且该作用在发达国家内效应更大。(3)优化金融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一国对外净资产失衡问题和资本流动的怪圈现象。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本文借助资金流量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经济中各部门的货币需求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具有较大的货币需求,而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相对较低,这使得国家宏观政策的松紧变化对总量货币需求形成了一定冲击,货币流通速度也随部门支出结构的调整而出现明显波动。因此,分析不同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可以为我国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同时也能为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2013年12月7日,第三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围绕“筑梦、攻坚、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经济”的主题展开讨论,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各界嘉宾各抒己见,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利用超效率多阶DEA模型和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研究我国农村资金投入对农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1991—2007年我国对农村资金投入基本有效,但投入效率值却不断下降。资金投入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民增收的实际需求不相协调,农村资金投入效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以及信贷投资是影响农民收入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2014年1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2014北京大学中国经济新年论坛暨北京大学第二届后EMBA同学年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正在硎爹的1200多名后EMBA学员与百余名来自全国的各界精英一起,聆听了关于2014年社会经济形势的最新报告。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