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经精囊面吊带悬吊法保留膀胱颈技术对术后控尿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精囊面吊带悬吊法保留膀胱颈技术对改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吊带悬吊法保留膀胱颈35例(试验组),年龄(64.3±4.3)岁;体重指数(22.85±1.69)kg/m2;前列腺体积(45.93±9.08)ml;术前血清PSA(18.76±5.43)ng/ml;Gleason评分≤6分11例,7分15例,≥8分9例;临床分期T1期1例,T2期28例,T3a期6例。传统法保留膀胱颈33例(对照组),年龄(62.6±3.8)岁;体重指数(22.15±1.32)kg/m2;前列腺体积(44.12±6.85)ml;术前血清PSA(21.18±6.55) ng/ml;Gleason评分≤6分9例,7分14例,≥8分10例;临床分期T1期2例,T2期29例,T3a期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尿失禁,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所有手术均为同一名术者。试验组先充分游离膀胱颈周围组织,在前列腺和精囊之间形成贯通空间,再利用吊带从中穿过并向上提拉膀胱颈,从而更准确地显露前列腺与膀胱颈结合处的肌层过渡位置。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周内漏尿率、术后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后1、2、3、6个月采用日尿垫用量评估患者控尿情况:0~1片/日为控尿基本正常,2~3片/日为轻度尿失禁,>3片/日为重度尿失禁。

结果

本研究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14±18.53)min和(193.03±25.432)min(P=0.147),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2.57±24.30)ml和(211.52±22.93)ml(P=0.124),住院时间分别为(11.3±2.4)d和(12.3±2.1)d(P=0.084),术后2周内漏尿率分别为14.29%(5/35)和21.21%(7/33),膀胱颈切缘阳性例数分别为3例和4例(P=0.7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3、6个月试验组控尿基本正常率分别为57.1%(20/35)、77.1%(27/35)、85.7%(30/35)、97.14%(34/35);对照组分别为36.4%(12/33)、54.5%(18/33)、75.8%(25/33)、93.9%(31/33)。两组术后1个月和2个月控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和P=0.040),术后3个月和6个月控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和P=0.523)。

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采用经精囊面吊带悬吊法保留膀胱颈技术可改善术后早期控尿的恢复,且并不增加切缘阳性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4的表达变化,并评估IL-24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腺癌和16例鳞癌)和17例健康志愿者,收集血清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24的表达水平,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L-24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不同浓度
目的探究细胞因子的胞内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技术是否可以评价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ADCC)以及在HCV、HIV单独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情况下ADCC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新疆两个产地玛咖水提物(Lepidium meyenii walp water extract,LMWE)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及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制备来自塔什库尔干县(塔县,Ta xian)和阿拉沟(A La gou)玛咖的水提物,分别命名为LMWE-T和LMWE-A。用不同浓度LMWE-T/A(按照多糖浓度)处理C5
目的研究浙江省东阳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多粘菌素耐药现状和质粒介导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携带情况,了解携带mcr-1的大肠埃希菌菌株流行特征,为当地临床医生防控mcr-1携带菌株的扩散和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315株大肠埃希菌,所有菌株分离自血液、尿液和呼吸道标本等。采用PCR检测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β-内酰胺酶
目的了解4岁儿童加强免疫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MMR)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为科学制定MMR相关免疫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2015—2016年选择满4周岁(<60月龄)儿童,根据既往免疫情况分为3个组:常规接种组[即8月龄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Live At
期刊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南通市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与耐药性情况,为防治副溶血性弧菌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82株副溶血性弧菌,tlh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82/82)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自由臂"经会阴多参数磁共振(mpMRI)-超声影像融合引导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PSA升高或直肠指检阳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之前均行mpMRI检查,选取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为2~5分的患者纳入研究。对mpMRI检查的前列腺可疑病灶采用"自由臂"经会阴mpMRI-超声影像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