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蛋白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sitas B细胞淋巴瘤(CBL)蛋白家族是一组具有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指结构域的E3泛素连接酶,包括CBL、CBL-B和CBL-C三个成员。三者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面总结CBL蛋白家族的生物学功能不仅有助于了解相关肿瘤的发生机制,也有望将CBL作为肿瘤的治疗靶标提供新思路和突破口。现以乳腺癌为例,对CBL蛋白家族的编码基因、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本文就椎板切除后颈椎后凸畸形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临床处理给予总结评论,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相关因素,为多原发肺腺癌患者术后行EGFR基因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8至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232例多原发肺癌患者的558个结节,其中216个结节通过DNA直接测序法完成EGFR基因突变状态检测。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比较216个结节的临床、病理学及CT特征在E
肠系膜异位骨化(HMO)临床罕见,是一种假瘤样反应性病变。本例患者,男,60岁,主诉反复腹胀腹痛30年,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个月,CT示右中下腹小肠肠系膜条片状致密影,CT骨窗示病灶呈边缘致密、中央稍低密度骨髓样区,周围肠管纠集成团。病理诊断:HMO。
目的探讨凝视、面、臂、言语、时间(G-FAST)评分早期识别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连续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具有完整的发病6 h内血管影像资料的前循环梗死病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判定的有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结果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与无大动脉闭塞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探讨Clermont分数在检测克罗恩病肠道黏膜溃疡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经内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回结肠克罗恩病行磁共振肠道成像(MR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中位年龄25岁。以患者肠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下肠道黏膜表现分为无溃疡组、浅溃疡组和深溃疡组。通过常规MRE测量肠壁厚度、评估肠壁水肿及溃疡情况,同时
期刊
目的探讨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子宫脱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子宫脱垂患者8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无子宫脱垂健康女性80例为对照组。两组接受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在静息、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比较两组不同状态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子宫脱垂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保肛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寻求预防其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109例拟接受术前放化疗后行低位保肛术和预防性造口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盆底肌锻炼共3组,进行16个月的干预和
目的评估肠道支架植入术及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无远处转移的急性左侧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肠梗阻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排除右半结肠梗阻及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后,对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化疗组、支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根治切除手术。支架组患者先植入肠道支架减压治疗,待梗阻解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最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之一,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遗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基因的突变有关。多聚A特异性核糖核酸酶(PARN)在维持端粒酶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突变与肺纤维化和(或)先天性角化不良等疾病相关。本例是国内第一例IPF伴PARN基因突变的报道,系c.296位插入G碱基导致移码突变,也是全球关于该位点的第一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