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严格选择育肥牛
1. 选择优良的肉牛品种。育肥牛首选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引进的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繁殖的三代以上杂交肉牛,因杂交三代牛体型大、增重快、成熟早、肉质优良,经济效益高;其次,选择黑白花公牛、黑白花淘汰母牛以及黑白花牛与黄牛杂交改良的后代;再次选择国内的优良品种如秦川牛、鲁西黄牛以及本地区土种牛中的优秀个体。
2. 选择体型外貌好的个体。育肥牛外貌要求身体低垂,紧凑匀称,体宽而深,四肢粗壮端正,各部位发育良好,整个体型成长矩形;主要部位要求头粗颈短,口大而方,鼻镜宽而湿润,眼明亮,胸宽深,胸骨、肋骨开张良好,肩宽,后背平直,后躯平广,尾粗壮,皮肤富有弹性,被毛密而富有光泽,行动正常,食欲、反刍正常,健康无病。
二、控制育肥牛的年龄和性别
育肥牛最好选择16~18月龄、体重250~300千克的架子牛,最大不宜超过3岁。从性别上讲,育肥牛最好选择公牛。根据肉牛生长发育的规律,公牛增重速度最快,阉牛次之,母牛生长速度最慢。
三、选择适宜的育肥季节
肉牛最适宜生长温度为5~21℃,因此,春秋季节育肥效果好。育肥时间最好错过夏季,此时天气炎热,食欲下降,不利于牛的增重。冬季也不适宜育肥,此时气温低,牛体用于维持需要的热能多,增重减慢,饲料消耗多,饲料报酬低,而且青绿多汁饲料缺乏。为避免冬季育肥肉牛,可调节配种产犊季节,进行季节性育肥,每年集中在4~5月份配种,第二年早春2~3月份产犊,18~20月龄进入冬季前出栏,以提高育肥增重效果。
四、科学调制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肉牛育肥期90~120天,每头牛每天约需混合精料1~1.5千克,舍饲时每头每天约需优质青干草7~8千克。育肥期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搭配精料,育肥前期精粗料比例为30∶70,育肥中期精粗料的比例为60∶40,育肥后期精料比例可进一步提高到70%~85%,粗料自由采食。日粮中粗饲料力求多样化,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搭配饲喂,提高适口性,也利于营养互补。冬春育肥季节适当补充甜菜渣、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以增加肉牛对干草和秸秆的采食量。对粗饲料全部进行青贮、氨化、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处理,提高饲料的营养含量,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肉牛的生长。精饲料配方要合理,力求营养全面,价格低廉,充分利用农副产品,降低饲养成本。推荐几个精料配方及育肥日粮:配方1,玉米59%、菜籽饼(油饼)13%、蚕豆10%、麸皮10%、骨粉5%、食盐1%、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青贮玉米5千克、甜菜渣8千克、苜蓿干草1~1.5千克、小麦秸秆1千克。配方2,玉米67%、豌豆4%、小麦13%、麸皮10%、骨粉3%、食盐1%、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黄贮玉米秸(氨化麦草)10千克、苜蓿干草1.5千克、小麦秸秆1千克。配方3,玉米50%、炒黄豆14%、大麦15%、麸皮14%、骨粉3%、食盐2%、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饲用甜菜4千克、洋芋3千克、青贮玉米秸秆3~5千克、青干草(干苜蓿)1千克、稻草1千克。
五、精心饲喂,科学管理
1. 进场育肥的架子牛要造册登记,对进场的日期、年龄、体重、进价等进行详细记录,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便于饲养管理。
2. 育肥牛舍,冬季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夏季应保证通风良好,并搭建凉棚。育肥牛入舍前用2%~3%烧碱溶液或20%石灰水对牛舍进行消毒,饲槽器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 育肥牛饲养期要坚持“五定”:一是定时上下槽;二是粗饲料定量;三是定位,使牛在圈内外都拴系在固定的位置上,限制运动;四是定时饮水,夏季每日饮水2~3次,冬季每日饮水1次,饮水温度不低于8℃;五是定时刷拭牛体,每天饲喂后把牛拴系于背风向阳处进行刷拭,刷拭的顺序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先顺毛再逆毛再顺毛梳刷,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
4. 拴系饲喂或自由采食,少喂勤添,多次少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最后饮水。
5. 保持圈舍内环境安静,避免牛群受到惊吓,尽量减少育肥牛的运动量,降低能量消耗。
6. 对引进的育肥牛定期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咪唑等高效低毒驱虫药进行驱虫,驱虫3天后用人工盐60~80克进行健胃。
7. 每月定时称重,以便根据增重情况采取改进措施。
8. 搞好防疫和灭病,一是无病早防,每天打扫牛舍1次,日常要做到“三勤六净”(勤起圈、勤垫圈、勤消毒,草净、料净、水净、畜体净、圈舍净、槽净)。经常观察牛的行动、采食、饮水、反刍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9. 育肥牛经过90~120天的肥育,体重达到450~500千克,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即可出栏屠宰。肉牛体重超过500千克后,采食量大,但增重速度变慢,不及时出栏则饲养成本增加。
六、科学利用添加剂,提高育肥效果
1. 饲草调味剂。每100千克秸秆喷入2~3千克含糖精1~2克、食盐100~200克的水溶液,饲喂前喷洒,以增加牛采食量,提高日增重。
2. 瘤胃素。当日粮精料超过35%时,按每头牛每日加入瘤胃素200毫克,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可以节约饲料10%~11%,提高日增重15%~20%。
3. 尿素——糖浆多营养舔砖。根据我区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和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饲喂尿素——糖浆多营养舔砖,每天饲喂500~900克,日增重可达500~900克。
4. 饲料酶。在精料中添加0.5%的饲料酶,搅拌均匀或放置发酵4~10小时后饲喂,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7%~25%。
(作者联系地址: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 邮编:735000)
1. 选择优良的肉牛品种。育肥牛首选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引进的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繁殖的三代以上杂交肉牛,因杂交三代牛体型大、增重快、成熟早、肉质优良,经济效益高;其次,选择黑白花公牛、黑白花淘汰母牛以及黑白花牛与黄牛杂交改良的后代;再次选择国内的优良品种如秦川牛、鲁西黄牛以及本地区土种牛中的优秀个体。
2. 选择体型外貌好的个体。育肥牛外貌要求身体低垂,紧凑匀称,体宽而深,四肢粗壮端正,各部位发育良好,整个体型成长矩形;主要部位要求头粗颈短,口大而方,鼻镜宽而湿润,眼明亮,胸宽深,胸骨、肋骨开张良好,肩宽,后背平直,后躯平广,尾粗壮,皮肤富有弹性,被毛密而富有光泽,行动正常,食欲、反刍正常,健康无病。
二、控制育肥牛的年龄和性别
育肥牛最好选择16~18月龄、体重250~300千克的架子牛,最大不宜超过3岁。从性别上讲,育肥牛最好选择公牛。根据肉牛生长发育的规律,公牛增重速度最快,阉牛次之,母牛生长速度最慢。
三、选择适宜的育肥季节
肉牛最适宜生长温度为5~21℃,因此,春秋季节育肥效果好。育肥时间最好错过夏季,此时天气炎热,食欲下降,不利于牛的增重。冬季也不适宜育肥,此时气温低,牛体用于维持需要的热能多,增重减慢,饲料消耗多,饲料报酬低,而且青绿多汁饲料缺乏。为避免冬季育肥肉牛,可调节配种产犊季节,进行季节性育肥,每年集中在4~5月份配种,第二年早春2~3月份产犊,18~20月龄进入冬季前出栏,以提高育肥增重效果。
四、科学调制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肉牛育肥期90~120天,每头牛每天约需混合精料1~1.5千克,舍饲时每头每天约需优质青干草7~8千克。育肥期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搭配精料,育肥前期精粗料比例为30∶70,育肥中期精粗料的比例为60∶40,育肥后期精料比例可进一步提高到70%~85%,粗料自由采食。日粮中粗饲料力求多样化,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搭配饲喂,提高适口性,也利于营养互补。冬春育肥季节适当补充甜菜渣、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以增加肉牛对干草和秸秆的采食量。对粗饲料全部进行青贮、氨化、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处理,提高饲料的营养含量,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肉牛的生长。精饲料配方要合理,力求营养全面,价格低廉,充分利用农副产品,降低饲养成本。推荐几个精料配方及育肥日粮:配方1,玉米59%、菜籽饼(油饼)13%、蚕豆10%、麸皮10%、骨粉5%、食盐1%、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青贮玉米5千克、甜菜渣8千克、苜蓿干草1~1.5千克、小麦秸秆1千克。配方2,玉米67%、豌豆4%、小麦13%、麸皮10%、骨粉3%、食盐1%、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黄贮玉米秸(氨化麦草)10千克、苜蓿干草1.5千克、小麦秸秆1千克。配方3,玉米50%、炒黄豆14%、大麦15%、麸皮14%、骨粉3%、食盐2%、预混料2%;上述配方精料1千克、饲用甜菜4千克、洋芋3千克、青贮玉米秸秆3~5千克、青干草(干苜蓿)1千克、稻草1千克。
五、精心饲喂,科学管理
1. 进场育肥的架子牛要造册登记,对进场的日期、年龄、体重、进价等进行详细记录,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便于饲养管理。
2. 育肥牛舍,冬季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夏季应保证通风良好,并搭建凉棚。育肥牛入舍前用2%~3%烧碱溶液或20%石灰水对牛舍进行消毒,饲槽器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 育肥牛饲养期要坚持“五定”:一是定时上下槽;二是粗饲料定量;三是定位,使牛在圈内外都拴系在固定的位置上,限制运动;四是定时饮水,夏季每日饮水2~3次,冬季每日饮水1次,饮水温度不低于8℃;五是定时刷拭牛体,每天饲喂后把牛拴系于背风向阳处进行刷拭,刷拭的顺序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先顺毛再逆毛再顺毛梳刷,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
4. 拴系饲喂或自由采食,少喂勤添,多次少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最后饮水。
5. 保持圈舍内环境安静,避免牛群受到惊吓,尽量减少育肥牛的运动量,降低能量消耗。
6. 对引进的育肥牛定期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咪唑等高效低毒驱虫药进行驱虫,驱虫3天后用人工盐60~80克进行健胃。
7. 每月定时称重,以便根据增重情况采取改进措施。
8. 搞好防疫和灭病,一是无病早防,每天打扫牛舍1次,日常要做到“三勤六净”(勤起圈、勤垫圈、勤消毒,草净、料净、水净、畜体净、圈舍净、槽净)。经常观察牛的行动、采食、饮水、反刍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9. 育肥牛经过90~120天的肥育,体重达到450~500千克,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即可出栏屠宰。肉牛体重超过500千克后,采食量大,但增重速度变慢,不及时出栏则饲养成本增加。
六、科学利用添加剂,提高育肥效果
1. 饲草调味剂。每100千克秸秆喷入2~3千克含糖精1~2克、食盐100~200克的水溶液,饲喂前喷洒,以增加牛采食量,提高日增重。
2. 瘤胃素。当日粮精料超过35%时,按每头牛每日加入瘤胃素200毫克,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可以节约饲料10%~11%,提高日增重15%~20%。
3. 尿素——糖浆多营养舔砖。根据我区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和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饲喂尿素——糖浆多营养舔砖,每天饲喂500~900克,日增重可达500~900克。
4. 饲料酶。在精料中添加0.5%的饲料酶,搅拌均匀或放置发酵4~10小时后饲喂,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7%~25%。
(作者联系地址: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 邮编: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