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礼赞(诗词五首)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沁园春·百年沧桑
  陈罗生
  血雨神州,国士探求,立党兴邦。正内忧外患,一穷二白,黎元遭难,民族危亡。唤起工农,武装抗敌,百万雄师扫蒋帮。人心畅,喜当家做主,意气轩昂。
  中枢引领新航,历多少艰难履雪霜。赞南方谈话,力持改革;繁荣经济,科技隆昌。仰望苍穹,测星登月,北斗遨游举世扬。今回首,应传承卓越,再创辉煌。
  (陈罗生,曾任南京市梅园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兼党委书记)
  鹧鸪天·百年礼赞
  刘  楠
  百载红船举世尊,镰锤旭日焕乾坤。
  一星两弹惊腾起,万水千山喜跃新。
  驱腐败,立忠仁,中流砥柱振寰尘。
  复兴强国航程启,大略宏图筑梦真。
  (刘楠,南京市人民中学退休教师、南京市玄武区诗词协会副会长、玄武区退教协“鸡鸣诗社”社长)
  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刘友开
  建党百年绽奇葩,人民心里乐开花。
  改革开放大潮涌,民族复兴振中华。
  教育大计师为本,心声墨香育才娃。
  盛世园丁不减勇,逢春老树发新芽。
  (刘友开,江苏省特级教师、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原书记、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兼导师,曾任淮安市新安小学语文教师、原淮安市语文教研员)
  浣溪沙·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陈宏嘉
  星火燎原赤县天,驱夷除匪整山川,丰功伟绩史无前。
  华诞百年为起点,征程万里再扬帆,神州花好月儿圆。
  (陈宏嘉,镇江中学附属初中退休教师、镇江市诗协特约研究员、江苏大学“梦溪诗社”辅导教师)
  百年的颂歌(集体朗诵诗)
  李  响
  百年神州
  燃烧着希望的火种
  那一年那一群华夏少年雄姿英发
  冲破了百年尘埃
  摧毁了破旧的岁月
  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灵魂
  走进人间正道
  走向乾坤朗朗
  百年星火
  燃烧着青春的信仰
  那一年在南湖的红船上
  飘起一面火红的旗帜
  坚定的信仰不朽的执着
  昂首屹立无数英烈群像
  他们用革命理想和坚韧不拔行动
  换来了新中国傲立世界东方
  百年曲折而漫长的奋斗
  百年伟大而光辉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人在炮火中前赴后继
  他们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宣言
  用生命托起生命
  用牺牲讴歌牺牲
  瑞金的星星之火
  井冈的挺拔青松
  用生命的歌喉引吭高歌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
  让全世界慨叹
  让全世界敬仰
  百年慷慨
  歌咏着时代走向胜利的进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
  巍然傲立世界的东方
  您使中国走向
  独立自主
  您让民族变得
  伟大富强
  百年的历程
  百年的奋进
  高歌挺进科技创新
  神州破雾穿云直上
  奥运之火点燃上空
  神舟载人神秘探索
  嫦娥巡视广袤星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捷报频传
  脱贫攻坚美名颂扬
  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文化自信教育改革不负时代畅想
  百年的赞歌
  百年的歌唱
  歌唱偉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要放开响亮的歌喉
  唱支山歌给党听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您的率领下
  不忘初心
  践梦前行
  团结  和谐  奋进
  繁荣  昌盛  富强
  (李响,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其他文献
一、一份研究报告的数据引起的“警戒”  《报刊文摘》中一篇短文《讲话者诫》跃入眼帘。一看文题,脑子里顿生一疑团:“讲话,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有什么可戒的?”短文开头写道:“有一份研究报告称:当别人讲话时,听的人大约有30%的时间在走神。”看到这个研究报告的数据,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们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台下的学生专心听讲的情况如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吗?有没有“
期刊
要使学生主动、愉悦、迅捷地获得发展,就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帮助呢?笔者在二下《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中,把学习内容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使他们亲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的过程,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一、“活动+体验”,激发理智兴趣  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世界的。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学词,让词语教学打动童心?教师须要打开知识和生活的大门,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肢体等多种感官来
期刊
【案例背景】  有一次考卷作文题目为《课间十分钟》,这个离孩子生活特别贴近的主题,写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四年级的学生有的无素材可写,有的胡编乱造,有的写不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针对以上问题,我特意利用一节课讲评考卷作文:《课间十分钟》。  【案例描述】  【实录一】 感受生活,挖掘素材  师:这次考试作文题目是《课间十分钟》,这么贴近生活,可是同学们写得精彩的却不是很多。同学们的课间是怎样度过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基于这一套语文教科书在编写结构上的明显变化,提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一核心概念,即一条线为人文内容主题,另一条线为语文素养主题,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笔者最关心的作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如何才能实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呢?笔者想结合五上第七
期刊
旅行登山,我往往在山脚时幻想山顶的风光,匆匆向上攀爬;及至登顶,虽美景在前,却早已气喘如牛,无心赏玩了。每逢此时,我都感慨沈三白“名胜所在,贵乎心得”的智慧与潇洒。想他文章之妙,也源于此。  三白其文之妙首先源于他在用心生活,因而能留心观察生活。《闲情记趣》一节,沈三白自叙幼年喜欢观察细小的事物,常常有“物外之趣”。而这“物外之趣”是儿童的视角才能“看见”的:唯有小孩子的身材,才能俯身台前,看见土
期刊
《长相思》是五上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古诗词三首》中的前两首诗《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能落实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长相思》并不明显,但是它契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焦渭贤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定位精准。通过对比,让学生领悟诗与词的不同,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诗境词意,抓住富有画面感的词语感受作
期刊
一、听写词语,回顾教材,唤醒学生的阅读积累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多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好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积累下来,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从中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系,为学生习作提供“有米之炊”。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简单地堆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创造
期刊
一、复习导入,感受提出问题式批注  1. 复习词语。本课中的词语有:  摸牛肚 捶牛背 握住 摔酒瓶 掐住  欺负 胳膊 拳头 屁股 脖子  无所谓 助威 平白 恐怖 无缘无故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啪啪啪 吭吭  (1) 指名读词语,提示每组词的注意点。  (2) 出示文中带有“吭吭”的四处语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练读“吭吭”,体会鹅的情绪变化。  【专家点评】周老师从“认识动词、注意轻声、难理解的
期刊
经常听低年级教师说为孩子写不出作文发愁,不知您想過没有,写作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就像孩子生下来会哭,饿了会吃一样,孩子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身体各关节逐渐灵活自如,尤其小手可以握起东西了,他会不自觉地拿起蜡笔、粉笔,甚至小棍儿,在墙上、桌子上、地上,甚至自己的皮肤上写写画画,可别小看这一行为,这是孩子除了口语表达之外开始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宣泄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了,这其实就是写作的开端。  当孩子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加强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的指导推进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学生课外阅读,2019年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中,语文学科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各设置两个问题,以了解全省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  学生问卷上呈现的是第70题“老师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第71题“老师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