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作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粮食收储制度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但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复杂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频发,我国粮食收储在收割、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短板,如收获总损大、物流节点缺乏整体化布局、各节点间衔接效率低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本文给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的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为探析湖北水稻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促进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多次调研和专家征询,分析了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稻产能水平持续稳固、稻米加工基础较好、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同时具备生产优势凸显、模式亮点突出、产后服务完善和科研实力雄厚等潜在优势,但也存在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和稻米品牌竞争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建议塑造“链式思维”,打造“链式集群”,构建“链式生态”,优化激发“湖北活力”,突围稻米“红海市场”。
当前,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粮食产量实现“17连丰”,但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耕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环境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提出合理规划有限的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靠数字化信息技术、引导大众提高认识等对策,以期为中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