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年己烷装置自控安全防爆设计小结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1.5万吨/年正己烷装置中自控安全,防爆设计等作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己烷 加氢 安全 防爆 选型
  一、概述
  1.工艺流程简介
  从连续重整来的抽余油进入罐区原料储罐,由原料泵抽出经过滤、换热后,进入反应进料蒸发器,与氢气混合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和烯烃加氢饱和生成环己烷,反应产物经压控进入脱轻塔,塔顶分离出轻组分作为残液返回罐区,塔底用蒸汽间接加热,塔底组分通过塔底泵输送进入脱重塔,脱重塔底的产出的重组分作为120#溶剂油,送入产品罐区,脱重塔顶馏出的己烷,送入己烷罐,作为产品外售。
  二、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物料的危险危害分析
  本装置属甲类火灾危险生产装置,装置内大部分区域为爆炸危险2区,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性质,其种类及特性见下表:
  该装置界区内属危险区,控制室、配电所以及办公室均在安全区内。
  三、装置危险场所的划分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从上表中看,装置使用的原料、产品和付产品均属于易燃易爆介质,正常运转时上述介质达不到爆炸浓度,而在事故状态时易达到爆炸浓度。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规定,己烷属于ⅡA级T3组,氢气属于ⅡC级T1组,装置区大部分处于2区,鉴于相邻装置丙烯回收设施现场仪表采用本安型仪表,该装置现场仪表基本上采用本安型仪表(加安全栅)。
  四、工艺过程安全系统防范措施的设置
  1.本装置生产工艺设计全部为密闭系统,危险物料的输送和加工始终处于密闭隔绝的状态,在操作不平稳或事故状态下,安全阀开启放出的可燃气体均排入火炬系统处理,不直接放空;
  2.本装置生产使用的机电设备主要是机泵,全部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内,全部具有相应的防爆等级;
  3.本装置的设备全部露天布置,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4.调节阀根据不同物流设置风开、风关型,使事故状态下的危险性降至最低;
  5.原装置在框架区、塔区、泵区及管带下均设有固定式蒸汽灭火接头,装置内高于15米的框架平台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装置内高于40米的设备设置半固定式水喷淋系统;
  6.加氢反应器径向分设6个测温点,以掌握反应器内温度分布情况,每个测温点设有高温报警,以避免不正常的温升出现,反应器出口设有压力调节。
  五、仪表选型及系统防爆方面的考虑措施
  1.本安系统
  1.1温度信号检测采用普通热电偶,加输入安全栅;
  1.2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浮球液位控制器、电气阀门定位器采用本安结构,加输入/输出安全栅。
  1.3安全栅选用隔离式产品。
  2.隔爆型仪表
  考虑到装置内有ⅡC级氢气介质,在设计时均选用适用于2区内所有介质的仪表,选用了相当于我国隔爆标准dⅡCT6等级的隔爆型仪表。
  2.1界区计量仪表采用隔爆结构,选用FM标准1级1类,B、C、D组。
  2.2可燃气体检测器仪表采用隔爆结构,主要检测己烷类可燃气体。
  3.对电缆及相关设备的处理设施
  首先,对于本安信号我们选用了本安电缆传送,根据选型资料及配线距离对电缆的寄生电容和电感做了计算,结果电感,电容完全在允许范围之内,在钢制汇线槽内,本安信号与非本安信号之间加设隔板,现场内也单独敷设保护管,避免与其它信号混触。
  对于隔爆仪表,传送信号采用屏蔽电缆,分支电缆采用穿保护管配线,所有电缆穿保护管后在防爆金属软管之前加防爆密封接头。
  为避免现场出现过多故障点,现场未设接线盒。
  4.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在设计中,对现场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装置区、罐区、泵区等均设置了可燃气体检测,并在控制室报警,以便及时通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六、小结
  目前安全及防爆方面的设计没有改动,对防爆的设计及处理方法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协调的本义是说配合得适当,而统战工作讲协调则兼有协商、协作、协和等意思。
后向投影(BP)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冲激SAR的成像算法.当冲激SAR的发射信号是某一类冲激信号时,根据冲激SAR成像的特点,推导出BP算法的方位分辨率与成像积累角、信号中心频
带电粒子束由于受到静电斥力作用 ,它在传输时总是扩散的。本文根据相对论的罗仑兹变换以及牛顿运动定律 ,研究了带电粒子束在其自生空间电荷力作用下通过外层空间的真空中传
越桔,又称蓝莓、蓝浆果,是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原产北美,现已引种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南非,南美洲的智利,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和波兰等国家。在北美,人们每年消费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