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学习一些哲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水平,可以更好地捕捉教育契机,并用哲学思维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能把特殊举措常态化
明天要考试,今天学生学习晚一点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班主任不协调,各个学科教师不分轻重地把学习任务压给学生,让学生天天熬夜,每天做作业做到半夜,这样,学生很快就会不堪重负。如果天天这样,学生的精力会被耗尽,最终适得其反。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和同学们讲,我们不能经常熬夜,不能长期把弦绷得太紧。我经常和科任教师沟通,和家长沟通,一定要有效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每天的作业量,控制周末的作业量,不能让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压垮了。
另外,我经常对家长说,不管平时学习多么紧张,不管周末家长是否安排了补习,周六或者周日,一定要让学生至少有一天睡到自然醒,不设闹钟,也不喊他起来吃早餐。有一个英语单词叫refresh,意思就是使人恢复精力,使人重新精神抖擞。这一点很有必要,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辛苦学习,让他有一天睡到自然醒,让他refresh,才能精神抖擞地迎接下一个星期的挑战。
《道德经》中说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就是踮着脚尖站立;“跨”,就是两步并作一步走,大步地走。這句话的意思是踮着脚尖站立,站不长久;两步并作一步走,反而不能走得很远。我们不能说“企”“跨”本身是错误的行为。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我们需要“企”;为了跨过一个壕沟、越过一丛荆棘,我们需要“跨”。不能把特殊时间特殊地点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而采取的特殊手段常态化。如果我们把这种特殊手段常态化了,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
“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13年9月,学校安排我中途接手高二。当时,这个班时不时地会有家长向学校领导投诉,要求换班主任。班上的纪律有点不好,学生成绩也不太理想,有的家长甚至向学校要求让孩子转班。
我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抓班级卫生工作。教室地板上有污垢,黑板下面灰槽里面堆满了粉笔灰。我要求学生先用清洁球、清洁剂把地上的污垢擦掉,然后再用拖把拖地,黑板和黑板下的粉笔灰槽要用水洗得干干净净。最后,师生一起制订方案,把教室布置得整齐美观。
与此同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定规矩,抓纪律。很快,班级面貌发生了改变,班级形象也改变了,学生成绩也很快上来了。最后,竟然出现了“水倒流”的情况,有的家长竟然要求孩子从其他班转到这个班里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段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大与小、难与易的关系是辩证的。只有重视每一件小事,并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我们的大目标。反之,如果目标很大,但是微观上没有好的策略,不认真抓小事,不认真抓细节,宏观想法就缺少支撑,心中的大想法就演变成了盲目乐观。
另外,对于有些重要的小事情,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我们就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点滴进步中建立信心
2016年9月,我担任高一某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不少学生生活在挫败感当中。
作为班主任,我多次协调科任教师,告诉他们,我们的教学容量、教学难度、教学进度,一定要适合我们班的多数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可及感”,也就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如果我们的教学容量、教学难度、教学速度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结果是事与愿违。
从哲学上看,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其次,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引起质变。量变是艰苦的积累,质变是精彩的瞬间!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才能厚积薄发,收获成功。
另外,对于部分学习实在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价值。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可以从体育方面发展特长,有的同学绘画有天赋,也有的同学音乐方面更擅长。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发展的方向,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分类施教。
信心,只有在学生亲自解决一个一个小的问题中建立;信心,只有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逐步提升。另外,有些学生一旦做出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选择,也会开启他人生的精彩之旅。信心,不说自来!
“他也……”
当我们批评某个同学的不当行为时,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反驳:“他也迟到了呀!”“他也抄作业了啊!”“他上课也玩手机了!”等等。作为班主任,有时我们要么无言以对,要么回答的理由并不充分。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引用逻辑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教育学生,这就是“别人的错误不能证明你自己是正确的”。
一方面,我们要强调,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当成自己犯错误的借口,用别人的错误做法来证明自己的做法理所当然。《弟子规》中说:“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到别人犯错误时,我们要反省自己,还要告诉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违反班级班规的行为,一是要严肃处理,二是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我们不能对违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也不能允许存在超越班级规则的特殊者。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习哲学,用好辩证思维,一定会提高个人专业的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不能把特殊举措常态化
明天要考试,今天学生学习晚一点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班主任不协调,各个学科教师不分轻重地把学习任务压给学生,让学生天天熬夜,每天做作业做到半夜,这样,学生很快就会不堪重负。如果天天这样,学生的精力会被耗尽,最终适得其反。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和同学们讲,我们不能经常熬夜,不能长期把弦绷得太紧。我经常和科任教师沟通,和家长沟通,一定要有效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每天的作业量,控制周末的作业量,不能让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压垮了。
另外,我经常对家长说,不管平时学习多么紧张,不管周末家长是否安排了补习,周六或者周日,一定要让学生至少有一天睡到自然醒,不设闹钟,也不喊他起来吃早餐。有一个英语单词叫refresh,意思就是使人恢复精力,使人重新精神抖擞。这一点很有必要,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辛苦学习,让他有一天睡到自然醒,让他refresh,才能精神抖擞地迎接下一个星期的挑战。
《道德经》中说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就是踮着脚尖站立;“跨”,就是两步并作一步走,大步地走。這句话的意思是踮着脚尖站立,站不长久;两步并作一步走,反而不能走得很远。我们不能说“企”“跨”本身是错误的行为。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我们需要“企”;为了跨过一个壕沟、越过一丛荆棘,我们需要“跨”。不能把特殊时间特殊地点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而采取的特殊手段常态化。如果我们把这种特殊手段常态化了,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
“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13年9月,学校安排我中途接手高二。当时,这个班时不时地会有家长向学校领导投诉,要求换班主任。班上的纪律有点不好,学生成绩也不太理想,有的家长甚至向学校要求让孩子转班。
我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抓班级卫生工作。教室地板上有污垢,黑板下面灰槽里面堆满了粉笔灰。我要求学生先用清洁球、清洁剂把地上的污垢擦掉,然后再用拖把拖地,黑板和黑板下的粉笔灰槽要用水洗得干干净净。最后,师生一起制订方案,把教室布置得整齐美观。
与此同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定规矩,抓纪律。很快,班级面貌发生了改变,班级形象也改变了,学生成绩也很快上来了。最后,竟然出现了“水倒流”的情况,有的家长竟然要求孩子从其他班转到这个班里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段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大与小、难与易的关系是辩证的。只有重视每一件小事,并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我们的大目标。反之,如果目标很大,但是微观上没有好的策略,不认真抓小事,不认真抓细节,宏观想法就缺少支撑,心中的大想法就演变成了盲目乐观。
另外,对于有些重要的小事情,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我们就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点滴进步中建立信心
2016年9月,我担任高一某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不少学生生活在挫败感当中。
作为班主任,我多次协调科任教师,告诉他们,我们的教学容量、教学难度、教学进度,一定要适合我们班的多数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可及感”,也就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如果我们的教学容量、教学难度、教学速度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结果是事与愿违。
从哲学上看,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其次,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引起质变。量变是艰苦的积累,质变是精彩的瞬间!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才能厚积薄发,收获成功。
另外,对于部分学习实在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价值。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可以从体育方面发展特长,有的同学绘画有天赋,也有的同学音乐方面更擅长。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发展的方向,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分类施教。
信心,只有在学生亲自解决一个一个小的问题中建立;信心,只有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逐步提升。另外,有些学生一旦做出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选择,也会开启他人生的精彩之旅。信心,不说自来!
“他也……”
当我们批评某个同学的不当行为时,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反驳:“他也迟到了呀!”“他也抄作业了啊!”“他上课也玩手机了!”等等。作为班主任,有时我们要么无言以对,要么回答的理由并不充分。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引用逻辑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教育学生,这就是“别人的错误不能证明你自己是正确的”。
一方面,我们要强调,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当成自己犯错误的借口,用别人的错误做法来证明自己的做法理所当然。《弟子规》中说:“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到别人犯错误时,我们要反省自己,还要告诉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违反班级班规的行为,一是要严肃处理,二是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我们不能对违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也不能允许存在超越班级规则的特殊者。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习哲学,用好辩证思维,一定会提高个人专业的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