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让小学生徜徉在童年的桃花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神话故事是小学语文中身受儿童喜爱的文学题材。如何让神话故事教学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文章从含英咀华,感悟人物形象;顺应童心,契合儿童需要;感受形象,增添文化意蕴;再现情境,激发探求之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神话故事 教育目的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至今流传下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神话故事教学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领略前人想象中所蕴含的美感,又可以从各种神话故事中回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在神话的海洋中徜徉童年的桃花源。
  一、含英咀华,感悟人物形象
  凡是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无一不蕴含着正能量,对个人的人格形成有所助力。神话故事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大胆的想象,对美好事物的歌颂与渴求。神话故事对于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寄托心灵的场所,在那里人们会为了美好的事物不断向前奋斗,不向困境低头,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例如:神话《牛郎织女》体现了牛郎与织女对美好爱情及幸福生活的渴求;《普罗米修斯》表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的奉献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对他的行为、经历加以分析,让学生发掘出人物身上具有的精神。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课时,先让学生讨论没有火,人类的生活是何其的艰难,然后再将拥有火种之后的人类生活与之进行对比,重点突出普罗米修斯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的重要性。当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捆在高加索山上惩罚时,重点突出他所受刑法之苦,让学生心生同情,为他的伟大情怀所折服,从而学习这种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二、顺应童心,契合儿童需要
  人类对神话最感兴趣的年龄段是在其儿童时期,但并不是所有的神话都是适合小学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教的神话故事要顺应童心,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中所描写的壮观景象等。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大致地学习一遍,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将文章内容表演出来。刚好也没台词,只有几句旁白,不需要记忆,而且满足他们那个年龄段十分旺盛的表演欲望。比如,刚开始的时候盘古在睡觉,醒了后站起身来,接着抡起他的斧头将眼前的黑暗一分为二。在这里抡斧头这个动作就很有演的必要。随着盘古倒下后,旁白开始说明盘古身体的哪些部位化成了哪些事物,这样一出小短剧就完成了。教师要找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没有社会阅历,真与假、现实与虚幻没有能力区分,他们在思考的时候大部分是用想象力在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小心呵护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学好文化知识。
  三、感受形象,增添文化意蕴
  神话故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知识财富,它不仅传承了文化本身,还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进而迸发出更璀璨的艺术火花。虽然神话故事是虚无缥缈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人们传承它们的不同手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些珍贵的文化,还能够对书上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时,可以带领学生看看有关这个的话剧表演,从视觉上领会开天辟地的壮阔。又如教学《九色鹿》时可以结合相关彩绘进一步认识九色鹿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教学《沉香救母》时可以看看《宝莲灯》这部沉香劈山救母的动画片,也可以和孔融让梨这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进行比较阅读并加以学习。除了文章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找寻不同体裁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比如文言文类的,虽然不一定能看懂,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奠定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有所裨益。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到文化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增添文化底蕴。
  四、再现情境,激发探求之心
  神话故事的创作与想象力不可分割。古人通过想象了解未知的事物,通过想象完成自己实际不能完成的壮举,通过想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同时,儿童往往通过想象力来思考。这一点正是神话故事深受儿童喜欢的原因,儿童可以借神话故事给自己一张想象的蓝图,在古人想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自己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要学会将学生导入古人的想象中,并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想象殿堂。例如在《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盘古是谁,为什么取名叫盘古,他又为什么躺在那里,是受伤了吗,他的身世是怎样的,他身边的斧头叫什么,有怎样的来历,为什么他的身体能够化为万物等一系列的谜团都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个神话传说圆成一个现代版的《盘古开天地》。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乐于探索的心,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场景最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就是盘古开天地时抡斧子的那个动作。读到那里的时候,学生的脑袋里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那个场景,不自觉地就引导学生想象,以再现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神话故事是儿童徜徉知识的乐园。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习神话故事的时候与他们多互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呵护好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神话故事的王国里插上想象的翅膀而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王亚平.体会神奇——《夸父追日》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2(01).
  [2]刘珍.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成语部分编写的建议[J].教育探索,2013(01).
  [3]黄少华.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正面临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为了追求更高的语文教学品质,要求教师解放思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建议,从而进一步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总体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新观念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发现,目前有些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使得语文课堂枯燥没有灵气和生气,学生学得乏味、厌倦。这个问题亟须解决。为此,本文从开发教材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创造环境资源等方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一系列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作为重点课程之一,具有工具性和交际性两大特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互动环节中与学生沟通时,要注重话语沟通技巧,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同时列举部分有效的沟通技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话语沟通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个必不可缺的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效果将直接影响教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可以促进阅读教学。文章从教师示范朗读,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教师范读,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教师深情范读,感染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范读针对性,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范读 朗读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对文本进行范读,效果十分显著。对于范读时机,教师要注重把握
期刊
摘 要: 创新是恒久不变的话题,是获得一定有效结果的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传承和延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解放,是对现代科学教学模式的一种追从。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氛围 自主探究 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传递最直接的途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最纯粹的场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传统素养的一种传承,是对学生思维、意
期刊
摘 要: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为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充分重视十分必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有效性  1.小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