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及家长关注大事,针对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的学习、性格、交际、行为等问题表现形式入手,分析青少年不健康复杂问题形成的心理因素,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并针对青少年现状给予解决的对策,以引起诸多家长、学校及社会人士的重视。
  关键字青少年;心理学;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92-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青少年,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也有了更好的提高。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知识文化的更新加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出现了新课题。
  作为一名在城区工作的政治教师,感受到生活在城郊的这些孩子们,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些不是很好,令人担忧。
  1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现阶段,城郊青少年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
  1)学习方面: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导致学习兴趣不强,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分散,普遍产生焦虑心理。
  2)性格方面:有些表现为任性、固执、懒惰,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交际方面:不善于与人交往,生活、学习缺乏交流、合作意识。
  4)行为方面:波动大,遇事易冲动,易发怒,控制能力弱。经常与同学或其他人争吵、打架、斗殴、冲突较多。
  2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有学校、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单一方面形成的,也有互相作用形成的。
  1)当前,城郊的现实状况是许许多多的年轻父母为了生活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未成年正需要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少年,把他们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的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由于城郊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一方面年龄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教育;另一方面他们绝大多数不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管理教育孩子。
  因为城郊孩子的父母亲情沟通和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城郊部分青少年出现了性格内向、孤僻,厌学逃学等心理障碍。在城郊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城郊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手段简单粗暴,动则对子女采用体罚的教育手段,从而使部分城郊孩子养成了反抗、仇视心理,易发怒、冲动,具有攻击性。由于城郊父母离异而使儿童产生心理障碍的个案虽然不多,但还是存在着个别现象。父母离异,孩子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呵护,城郊孩子的感情发展不健全,容易形成孤僻、偏激、冷漠的心理特征。父母关系不好,争吵、冲突,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脾气暴躁,固执的心理障碍。
  2)当前,由于广大城郊也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城郊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城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城郊社会急剧的竞争,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均衡,贫富差距的拉大,以至产生的城郊社会分层,使部分城郊青少年产生极其强烈的落差感,心理上失去了平衡。城市目前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城郊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使城郊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城市打牌成风、吸烟喝酒现象诱导了大部分城郊青少年模仿,造成了青少年许多不良的心理认识。电视、游戏等对青少年已经发生了某种误导,如暴力、色情、不良信息。传媒中的许多不良因素,对城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是一种腐蚀和伤害。
  3)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有来源于学校的原因。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在学校得以培养和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在校青少年也出现了一些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有些城郊学校在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方面的针对性不够强,以致城郊青少年在校园内道德思想素质没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对待青少年的态度及评价对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起到影响的作用。如教师对成绩差、又调皮捣蛋和喜欢干坏事的青少年经常批评,或语言上的歧视。都容易造成一些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3解决城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家庭亲情沟通与平等教育,避免城郊青少年不正常心理障碍的萌芽。城郊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形成,源于家庭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郊大部分“留守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少年”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得到父爱或母爱的关怀而产生的。二是由于家庭缺乏和谐相处的环境。城郊家长一定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认真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不能长期处于争吵状态,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舒心、愉快的心理环境。
  2)城郊社会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努力消除不恰当的社会舆论和导向作用。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与周围的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因此,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一定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健康纯净的社会氛围,减轻青少年成长压力。
  3)城郊学校努力培育积极向上,求实创新,纯净活泼的校园文化,努力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措施。城郊学校预防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学校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去制定更为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帮助他们明确人生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二是学校或教师在评价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时,一定要多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从发展的角度给予青少年全面而不伤害青少年心理的评价;三是可以采用青少年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给青少年一个全面的评价,既让青少年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又能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激励。
  4)努力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沟通与整合,从小培养城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单靠一方的力量或方法或形式,是无法完整的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辅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社会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支撑。城郊學校要积极开展“家校沟通日”活动,通过两个途径与家庭进行沟通、教育手段和教育思想的培训,使家长知道怎样去与孩子沟通,并进行教育。要正确健康的引导青少年认识世界,辨别是非。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向学校客观实际地反映青少年在家庭、社会上的思想表现和行为,学校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
  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领域教育的基础,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大力提倡提高国民素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让我们这些教育者们为每一个孩子都成功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3]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师大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晓红(1974—),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辽宁省朝阳市第七中学,政治教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其他文献
变频技术在发达国家己经成熟,随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出现,新的变频技术层出不穷,使其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变频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电力电子器
在当前税收政策频繁变动、税收总量不断壮大、纳税人诉求日益多样的环境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问题已成为广大税务干部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摘 要在阐述土地开发整理活动阶段性规律及其相关内涵基础上,对土地开发整理各阶段中GPS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GPS;土地开发整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097-01    1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
就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遇到地下水的施工技术问题,提出相应处理措施,供交流学习。
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第二部小说《剧响,特近》以及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都是直接或间接以9.11事件为背景的优秀作品。本文试图挖掘两部小说的
在当今招投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任何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重视对投标报价决策问题的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决策者应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还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我国经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91-01    1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