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弯路,才华来纠正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经学家毛奇龄虽然没有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因其母亲是一位文艺女青年,懂得教育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毛奇龄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毛奇龄四岁识字,读书更是过目不忘,并能出口成章。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13岁的毛奇龄前去应考童子试,居然以第一名被录取了。
  这可羡煞了那些学得头发都白了还没考上的考生。就连当时的主考官看到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个孩子时,也不由得打趣道:“黄毛未退,亦来应试?”若换作别的孩子,听主考官这么说早被吓得噤声不语。毛奇龄却很淡定,当场回复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我是一只天鹅,正准备展翅高飞呢,这才刚刚扇动翅膀而已。其轻狂可见一斑。
  此后,毛奇龄开始为科举积极备考,信心满满地准备夺取状元之名,岂料明朝灭亡了,清军入主中原。
  面对这种情况,一介书生要么跟着投降、到新朝谋个一官半职,要么就是隐居——你清朝再强大,我也看不上。可毛奇龄直接把两条路都堵死了,他加入南明鲁王的队伍,反清复明去了,结果鲁王的杂牌军不堪一击,被清军打得七零八落,毛奇龄也被清军到处通缉。
  没能扭转乾坤,毛奇龄大哭一场后,来不及擦干眼泪,便隐姓埋名,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钱塘江畔桃红柳绿,远处青山烟雨迷蒙。山脚下,一座石屋依山而建,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身着青衫的毛奇龄捧卷而读,虽然过的是逃亡生活,处境危险且艰难,但他并未放弃学习。
  随着清廷对反清人士的追捕日渐放松,毛奇龄也不需要每天都东躲西藏了。日子好不容易平静些,他就开始专心研习经学,把儒家经典读得通透。可他越学越精,轻狂的本性又暴露无遗:他读《易经》很不爽,就自己写了一部《仲氏易》来与其相媲美;他不喜欢朱熹的《四书集注》,就写了一部《四书改错》来打击对方。
  如果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有才华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还很高调地到处发表说说,阐明自己的观点:“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这句说说一发表简直打击一大片啊,结果,他被众多文人群起而攻之,有人甚至扬言要把他送进大狱。
  惹不起就继续躲吧,毛奇龄又开始了逃亡生涯。但他这次逃得比较诗情画意,他借此机会不仅游山玩水,还拜访一些老朋友,并向他们吐槽自己的不满:“江南前朝多少事,说与人间不忍听。”语气还是那么狂傲,骨子里还是对自己没能施展平生抱负而耿耿于怀。
  一路走一路游,毛奇龄的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他觉得明朝是自己的祖国,自己本不应该忘本,怎奈祖国不争气,被清军灭了,这也怨不得谁。基于这种思想转变,加上被一些文人围追堵截,毛奇龄便在朋友的推荐下,以翰林院检讨的身份进入清朝国史馆参与编纂工作。
  这简直是自己打脸:此前反清复明,差点儿把小命搭上,现在却堂而皇之地进入清廷上班了,画风如此突变,让人始料不及。曾经并肩作战的反清人士对毛奇龄更是各种嘲讽和恶评。毛奇龄有些尴尬,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并没有参政,而是每天顶着沉重的官帽宅在国史馆里编写史料。
  夹着尾巴做人,多少让毛奇龄收敛了一些狂妄,读书、写书、藏书成为他最大的生活乐趣。只是他由着性子过了大半生,虽然众多文人看他不爽,口诛笔伐也奈何不得他,他却偏偏被自己的夫人狠狠整了一回。
  毛奇龄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尤其是宋元版本的古书在他眼里简直比命还珍贵,他不惜花费巨资兴建了一座藏书楼,取名为“冰香楼”。每天下班回来,他总要在冰香楼里浏览书籍,结果惹恼了毛夫人。毛夫人身体不太好,特别需要他嘘寒问暖,可毛奇龄每天只顾着往冰香楼里钻,根本不露面。
  毛夫人心里嘀咕着,冰香楼里要是藏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妾也就罢了,可凭什么一堆破书也来和我争宠?于是,趁着毛奇龄外出访友时,毛夫人一把火烧了他的古书。毛奇龄回家后,哭都找不到地方——那些看不惯毛奇龄的人看到这一幕,心里一定会偷着乐吧!
  “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每天照着镜子,看着自己渐渐老去的容颜,毛奇龄将自己的人生重新梳理了一遍:本想出名要趁早,于是努力学习求取功名,怎奈国家易主,努力的方向跑偏;反清复明本是为祖国而战,结果势单力薄未能如愿;满腹才华本应著书立说,却因恃才轻狂树敌太多,始终不得施展;最不堪的是晚年出来做官,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反躬自省,毛奇龄突然觉得是时候收敛一下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时醒悟为时不晚。于是,毛奇龄便以两腿关节疼痛为由,辞掉官职回家。
  “如何才听金鸡唱,便唤今宵是客年。”当新一年的除夕如期而至时,伏案书写诗词的毛奇龄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心里默默吟诵着这句诗,感慨万千。光阴匆匆带走了年华,却也将最真实的东西沉淀了下来。
  古稀之年的毛奇龄不仅诗文俱佳,在书法及音律方面也颇有成就。文人墨客不再抹黑他,反而饶有兴趣地读他的诗、品他的书法,而他为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有人还特意到杭州拜访他,想要购买他的诗集。
  然而历经种种磨难的毛奇龄不复往昔那般轻狂,他谦虚地对使者说:“我的诗词只是应酬或应景之作,并没有精品,不值得收藏。”虽然他如此自谦,但弟子们还是将他的作品收集整理并出版了。
  曾经才华横溢、睥睨世人的毛奇龄因为轻狂而为,导致人生走了许多弯路,但人生不能重来,过去的终将逝去。晚年的毛奇龄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他生前写下墓志铭“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这为日后的殡葬仪式从俭做了个榜样,也算是给他轻狂的一生加了一個自谦的结尾。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不要相信古装剧  古装剧中,当官的都被称为“大人”。这种称呼其实源于清代对汉人思想的控制,在清代之前是没有的。宫女们自称奴婢也是不对的,男称“奴”,女称“婢”,倒是宦官有自称奴婢的。汉人均称自己的父母为“爹”“娘”也错了,其实这类称呼各朝都有差别,比如南北朝、隋唐时期时称父亲为“耶耶”,称母亲为“阿娘”。嫔妃都自称“本宫”也不对,只有一宫之主才能称本宫。比如皇太极的后宫有清宁宫、关雎宫等五宫,只有
1900年,美国名记曼尼克思作为一名普通士兵,随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行动。次年4月,曼尼克思回国,之后再也没有去过中国。退伍后,他到处流浪,甚至一度锒铛入狱,人生到了最低谷。不过,曼尼克思并不气馁,他兴致勃勃地决定好好利用这段坐牢的时间,用自己的写作天赋赚点钱。  曼尼克思的生财之路令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请朋友们从夏威夷图书馆借了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飞快地读完后,他宣布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写文章赚
一个贫困山区的儿童,在大山间的学校上课。虽说很辛苦,但是他们觉得,只要能读书,再苦都值得。虽然大山里的学习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大山里的孩子并没有放弃过丝毫的读书机会。  清晨,你走进山區,一眼望去,看到的是那些起得比小鸟、公鸡还要早的孩子们。走进学校,你听到的正是这些孩子在大声朗诵课文。  城里孩子拥有的新书本和新式文具、名牌衣服,大山里的孩子从未想过,他们只想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的大学,报答养育自
公元前582年秋天,郑国国君郑成公应邀对晋国进行正式访问,谁知刚走到铜(今山西沁县南)却被晋人拘捕了。原因是郑国脚踩两条船——既与晋国交好,又私下收受南方一霸楚国的重礼,与楚国结盟。  国家领导人被捕,郑国举国震惊。国不可一日无君,郑国马上启动应急预案:派出使者前往晋国求和。晋国自恃是首席超级大国,根本不顾忌什么国际舆论影响,二话不说就把郑国的使者砍了。  和谈失败,打又打不过人家,郑国一干大臣一
外婆家门口有一条小溪,我在童年的时候时常蹲坐在溪边,看小狗趴在溪边饮水,看小鱼潜入溪中游动,看鸭子浮在溪面摆尾。胆小的我喜欢蹲坐溪边,看比我身形还娇小的小鱼小虫、小花小草,它们迎着风儿和逆流,追逐、绽放的姿态,那种属于生命本然的舒展与骄傲可以治愈我的敏感、我的胆怯。  小溪是我童年的净土。我爱拍打水花,让沁凉的水滴溅落在脑壳上,又滴落回溪水中,如此往复,我的快乐似溪水般纯净、灵动。坐在小溪边,洗手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足的农村家庭,记忆中,我们搬家无数次了。所以,搬家对我来说并非新鲜事儿,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可这一次搬家却让我们全家都兴奋不已,因为我们要从乡下搬进城里了!  父亲为了让我和弟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县城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新房。  走进我們的新家,就发现这片小区与众不同。这里都是一栋栋高耸入云的高楼,排列有序。小区绿化做得特别好,你看那草地上的花草千姿百态,一棵棵排列整齐的树木就
1973年的冬天,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整理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篇1856年的新闻报道,这篇报道记述了女黑奴玛格丽特·加纳逃跑后,拒绝跟旧主人回南方,亲手杀死了自己女儿的事件:  当警官和追捕黑奴的人们发现玛格丽特一家的藏身地时,玛格丽特拿起一把铁锹砸了她的两个孩子的头,然后抓起一把刀,把第三个小孩的喉咙切开,并且打算割第四个小孩的喉咙。玛格丽特说,如果不是警察制止了她,她会把所有的孩子都杀
家,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  我们家是做电脑生意的,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很多时候都不能按时来学校接我和妹妹,我们常常要多等半小时,甚至1小时。爸爸把我们接回家后还要做饭,虽说是简简单单的几道菜,可只要经爸爸妙手一炒,总是让我们胃口大開,回味无穷。  爸爸非常幽默,时不时给我和妹妹讲笑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我喜欢这个勤劳、幽默的爸爸。  妈妈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密切关注天
张大千是绘画天才,丹青巨匠。但少有人知的是,张大千还是位美食家,而且是厨界高手。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四川的饮食文化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他的母亲是个非常会做菜的人,父亲也很懂吃,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为他后来成为美食家奠定了基础。他口味重,偏爱麻辣和醇香,对食材要求极为苛刻,从不吃过夜菜,鱼也要鲜活。他炒菜讲究放油要多,而且不浮油;不喜欢用芡粉,认为掌握好了火候,菜自然就会鲜嫩。  作为美食家,
六七月份,莫获山冈的草绿油油的,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馨香氣息。各种花烂漫地开放,蝴蝶飞舞,流连其间。黄蜂和其他一些蜂“嗡嗡”地拍着翅膀,在花朵上栖息采蜜。  天空湛蓝,阳光暖暖的。微风轻轻地吹过,山冈上一群群的白羊犹如天上的云朵般悠闲自由。  站在山冈上俯视,山岭莽莽苍苍。八岁的放牧娃拉且很茫然,以为这个世界总是山连山绵延到他不能想像的遥远的天边。晴天,远方总是牵引他无穷的想像和神往。他看到山下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