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他主”的束缚,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要义在于为师者理念的更新,其二才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就《小稻秧脱险记》一文的教学为例,谈几点体会。
  
  一、提问——自发探究
  
  没有问题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引导学生质疑发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上课伊始,我一改以往师问生答、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自己针对课文提问,并N_-Lk学生们进行比较,看谁提的问题最精彩。有了教师明确的要求和激励性的话语,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问: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有的问:小稻秧在稻田里遇到了什么危险?……在让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又启发他们:你们自己提的问题能自己解决吗?怎么解决呢?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都认为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我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去,让他们在对课文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投入学习。有了内在情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会更自觉、更主动。
  
  二、朗读——自主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注意加强对学生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这部分时,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接着,展开生生互评:“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你欣赏他(她)的朗读吗?为什么?”这样设计淡化了教师的讲解功能,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交流。
  在思维的相互碰撞、情感的相互交流中,学生自己化解阅读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只是适当地点拨示范,碰撞迎刃而解。同时让学生重视自己和同学在朗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学会倾听别人,比较自己,读评结合,以评促读,在朗读评价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朗读的乐趣,从而喜欢朗读,愿意朗读,并乐于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用朗读和评价来代替教师繁琐的分析和讲解,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表演——自我展示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贴近儿童的生活,浅显易懂,充满了童趣。教学时,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繁琐分析,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学习手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小稻秧遇险部分语言生动活泼,情节十分有趣,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按课文内容来演一演杂草和小稻秧争抢营养的情景。为了充分锻炼学生,在他们表演时,请他们走上讲台,并且戴上自制的头饰。扮演杂草的孩子们一上台,就个个双手掐腰,凶神恶煞般把扮演小稻秧的同学团团围在中央,很好地体现了文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描写;当表演到“一拥而上”这一情境时,“杂草们”全都扑向“小稻秧”,与他们争抢营养,“小稻秧”们呢?则一个个欲辫无言,慢慢“矮”下身子,“昏迷倒地”。一轮表演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并且表演得一组比一组形象。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说话——自由表达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学生“学会与别人交谈,能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练习:你长大后会怎么帮助小稻秧呢?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展开想象,畅所欲言。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的能力,解说、论辩的能力,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敢说、能说、会说。稍作思考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的和单一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智力、情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
  小学语文的真正主人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真正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学习语文,才能让每个孩子学好语文。
其他文献
通过对《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有关车辆制动能力设计的参数和公式的探讨,提出现行的车辆制动能力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建议使用纯制动率概念来表述车辆的制动能力.
一、欣赏rn1.欣赏题目.rn师:妈妈生了你,一家人就为你的名字忙开了.你写的作文,就是你生下的一个孩子,你要为你的作文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次作文写一件童年的事,不少同学的作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学生的必要条件。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音乐课中引入游戏,游戏让音乐课生趣    新课导人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商越来越多地在室内建筑中应用暖通空调系统.但是暖通空调系统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在调节室内气温的同时,对于室内的空气质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的,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被丰富多彩的智力因素和需要的氛围所包围
这是一节有趣的作文活动课。“‘康必得治感冒,中西药结合疗效好。’‘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次作
不可再生能源汽油和柴油是车辆主要燃料,随着全球范围内车辆的保有量日益增加,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节能与环保成为车辆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对车辆的传动效率有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精心酝酿提问内容,准确把握提问时机,有效处理提问结果等方法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乐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殿堂?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n教师如果能恰其分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