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注气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角膜内皮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毕,前房注入滤过空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早期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比研究.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46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实验组24例(30只眼)术毕前房注入滤过空气,对照组22例(30只眼)术毕平衡盐溶液维持前房.术前各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参数在同龄人正常范围内.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各参数的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1)术后1d,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细胞变异系数、细胞平均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1、3、5d组内对比,角膜内皮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术后1d细胞变异系数高于术后3、5d,平均细胞面积高于术后3d,六角形细胞百分数低于术后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毕,前房注入滤过空气对角膜内皮细胞早期无损伤。

其他文献
硫化氢(H2S)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新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的信号分子,在细胞存活、炎症、血管紧张度的保持、突触活性的调节、糖代谢的调节、血管再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细胞保护剂和新的内源性调节介质.最近在动物的视网膜组织内发现有一定浓度的硫化氢且参与了视网膜病理生理方面的调节,通过应用或阻断硫化氢(硫化氢供体)可以干预或延缓部分眼底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文中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8例146只眼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应用0.2mg/mlMMC治疗.结果 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1%.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恢复角膜缘屏障,降低了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ria,U-A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沧州眼科医院住院的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80例(A组)、合并视网膜病变组61例(B组);正常对照组60名;均进行尿U-A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皮质性白内障对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结果评判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皮质性白内障患者40例,按照白内障混浊程度LOCS Ⅲ分级,分为A组(28例)双眼白内障轻重程度明显不一,1只眼C1或C2(轻度白内障眼);另1只眼C5(重
玻璃体切割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手段之一.此手术可使发生严重出血而不能自行吸收的PDR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可使大量玻璃体出血后机化增殖收缩致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网膜复位、恢复部分视力[1].但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的再出血(postvit rectomy diabetic vi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2年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500例996只近视眼进行LASIK治疗,按术前预矫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1.50~-6.00 D,Ⅱ组:-6.10~-10.00 D,Ⅲ组:-10.10~-14.00 D,术后随访2年.结果 术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球内异物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球内异物取出术的45例(45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硅油取出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所有患者球内异物均顺利取出,术后视力均保持术前视力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较术前视力下降的情况.结论 (1)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以最小创伤、获取最佳视功能为原则.(2)玻璃体切割
目的 对比25G和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结果 .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8只眼,21只眼,分别使用20G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及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手术,就术后视力、黄斑裂孔闭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追踪观察1个月
目的 观察蓝光能否诱导人RPE细胞发生复制衰老及对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为探讨蓝光及炎症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猝死的健康成年人眼球,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RPE细胞,培养后经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纯度.采用不同强度(2000±500) lux、(1000±200) lux、(500±100) lux的蓝光,每天光照1h,连续照射4d,诱导RPE细胞复制衰老,并
患者女,48岁.类风湿关节炎6年,连续3年口服激素,2011年5月停用激素.于2012年1月12日因右眼抗青光眼术后1个月,眼红、有分泌物1周住我科.检查:右眼视力:0.12,结膜充血,鼻上方滤过泡处色苍白,无渗漏,角膜清,前房稍浅,少量浮游物,瞳孔轻度散大,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色淡,C/D 0.8.眼压:右眼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诊断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