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周计划之 通过调研和检查解决课堂纪律等问题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调研
  课堂纪律,一直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少班主任感到棘手的工作。
  按理说课堂纪律应该由科任教师负责,但最后还是要落到班主任头上。
  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不同,办法各异。在这里我只讲一点针对集体的、比较通用的方法。
  两周前,我从科任教师和部分学生那里陆续听到一些反映,说最近课堂纪律情况不太好。
  我想提醒各位老师的是,听到这些声音时,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去班里发一通火,或者来一场说教,那都是没有效果的。首先,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行动方案。首先是做调研,查明事实。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再来行动,有时调研本身就可以解决问题。
  如何调研呢?
  明确目的,制订计划
  面对这件事情,我想通过调研,搞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哪些学科的课堂会经常出现纪律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2.每天什么时间段的课容易出问题?
  3.哪些学生课堂纪律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我专门制定了一个调研计划。要想让学生重视一件事,班主任自己首先就要加倍重视。
  宣传造势,引起家长学生重视
  我会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发布通知,宣传、造势,提高重视程度,争取密切配合。
  1.全班通报情况,明确方案。
  班主任发起一项活动,一定要向学生们说清楚情况和目的,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班会课结束前,我向大家通报了情况,说最近课堂纪律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把下一周的重点定为课堂纪律情况调研,目的是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要达到稳定课堂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这是对全班同学都有利的事。接下来我向学生们说明了展开调研的方法,让大家提前有个准备。
  2.告知家长,赢得支持。
  放学后,我把以上要求又通过网络告知了全班家长并且进行了沟通,家长们的支持让我有了一些底气。学生们看到我如此郑重其事,重视程度自然提高了不少。
  多方取证,开展立体调研
  说到做到,一个星期下来,围绕课堂纪律,我做了一次立体调研,包括以下几件事:
  1.下发并回收了《课堂纪律情况问卷调查表》,对问卷结果做了一些分析;
  2.召开了班干部、课代表联席会议,专门了解课堂纪律情况;
  3.询问了几位科任教师课堂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
  4.通过每天例行谈话,向几个学生了解情况;
  5.加强了巡视观察的力度,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
  6.利用中午时间召开了一个20分钟的微班会,在全班范围内征集改善课堂纪律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接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其实只是一直在做调研,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管理措施,但是课堂纪律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在一些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和学科上,班长和纪律委员等班干部也自觉地加强了提醒、提示。
  根据情况,确定下步行动
  星期五,我请班长过来谈话。我说情况调查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采取行动。班长说最近课堂纪律情况已经大为好转不需要过多的措施吧,如果以后有什么问题,那么以后再说。他的回答让我很满意。
  我向来主张——能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更多的硬性措施,那样不仅提高了管理成本,学生也不一定接受。调研的过程就是提升学生重视程度,重新认识自己,自我改进的过程。
  星期五的班会课上,我用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了这个星期工作的成果,表扬了大家的进步,鼓励学生保持下去,并承诺,如果课堂纪律保持良好,将不会增加新的管理措施,而且要逐步减少原来的措施。我要求学生们始终不要忘记公德意识,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也不要做自毁形象的事。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提高了,课堂秩序自然会很好。其他的常规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前期行动已经起到作用了,就没有必要再惩戒。


  关于检查
  在前一期的微信中我提到的检查,也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方法之一。有老师问我具体如何实施,怎么才能一个检查就起到作用呢,当然是不能盲目。
  班主任首先要思考,出于什么需要而组织检查?
  总体上看,常规检查的目的是维护,比如通过定时检查卫生,可以将教室环境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专项检查的目的是促进,比如通过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来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重视程度和完成质量。所有的检查都有采集信息和调研的作用,检查本身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还是通过检查后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一项完整的检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制定检查标准
  2.确定检查人员
  3.告知检查时间、内容和标准
  4.记录检查情况
  5.分析检查结果
  6.对检查情况做出评价
  7.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8.落实改进措施
  过程听上去复杂,其实真正做起来没有那么烦琐。
  常规检查形成制度,专项检查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可以一到两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
  检查一般要使用表格。表格上要把检查的项目和评价标准列清楚,再附加一些说明。比如,中午的室内卫生检查,我班有这样一张表:
  需要说明一点,没有问题的、经过提醒后改正的不填,特别好的可以填。因为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记录和追究,当然,问题严重的还是要记录的。
  检查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都是表面的,先分析原因再做出评价,避免误解甚至伤害同学。好的情况要表扬,差的要批评。表扬可以公开,批评是否公开要班主任自己把握。多进行私下个别交流,不主张大张旗鼓地当着全班同学或家长的面批评,特别不要训斥学生。其实,一次谈心和一个具体的整改建议比简单的批评有用得多。
  要正确评估检查的作用,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只依靠检查。检查只是被动地促进,要想使班级工作质量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还要靠教育学生自我进步。
  总之,无论是调研还是检查,要有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对学生形成一定压力,但要适度。不主张调研检查太多太滥,希望老师们想好了再做,一旦做了,就要争取做好。管理是个长期的事,我很清楚,以后肯定还会有反复,但是我有信心应对,让班级进入螺旋式进步的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汉滩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IL-6,IL-8和TNF-α的分泌变化及其与TLR4的关系。方法用5LgTCID50/mL的HTNV76-1180.2mL感染EVC-304细胞(TLR4+)和EVC-304TS4(TLR4-)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