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酒店实习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实习过程中面临的行业偏见、复杂的人际关系、劳动强度更大、职位晋升所需时间跨度大以及个人能力和素质等都是导致学生实习中断的原因。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学生共同的努力来缓解。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习;行业偏见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断实习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给酒店管理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给高校的教学管理造成困扰。学生中断实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酒店行业因素和学生个人原因,探析学生实习中断原因并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学生实习中断的概率,对酒店和高校而言都大有裨益。
一、社会对酒店业观念上的偏见
酒店行业做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程度却低于其他行业,很多人对酒店工作人员是“另眼相看”的,认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伺候人”的,不如行政等工作体面。出于这些社会偏见,实习生们在实习的时候总是会受到很多委屈。在与实习生交流的时候,实习生们讲述了由于客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无理取闹而发生的一些案例,实习学生都有被客人骂哭的经历,甚至有客人醉酒后神志不清打骂实习生的情况发生。这些现象不是偶然发生在实习生身上的,在酒店正式员工的身上也时有发生,而出现在其他行业的几率则会少一些。这种现象其实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酒店从业人员的一种偏见心理。
二、实习酒店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习酒店在稳定实习生情绪、坚定实习生职业信心、规划实习生职业生涯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职业生涯导师”角色是学校教育无法扮演的。但通过实习跟踪我们发现,酒店将实习生接收后往往将他们与正式员工等同对待和管理,忽略了实习生这一群体的一些特殊性。酒店行业的大背景、实习酒店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等问题做为导致学生实习中断的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一)酒店大行业背景的因素
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在员工加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保险等几个方面体现的特别明显。学校指导教师对10个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每个实习单位的员工工作时间平均都在12—14小时左右,酒店旺季时工作时间还要再延长。
加班时间酒店是没有加班费的,只是在旺季结束后,通过补休的方式补偿员工的加班时间。有些以承办宴会和会议为主要业务的社会型酒店没有淡旺季之分,在这类实习酒店中实习生的休息时间和相关权益是得不到充分保障的。
这种状况是整个酒店行业普遍存在的,在“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下,服务人员的下班时间以客人离开的时间为准,客人认为服务人员为其服务是无条件没有时间限制的,而酒店也认为这种状况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行业状况对实习期的实习生而言会产生对这一行业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二)实习酒店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学生开始实习后,实习酒店管理者的工作态度、能力和工作方法对实习生的去留问题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是学生工作过程中的领导和师傅,需要将其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自身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实习单位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足以胜任实习指导工作。但是经过指导教师多方面的了解和调查,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言辞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习酒店的管理人员在学生带情绪工作时或者工作中出现纰漏时,选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斥和指责,甚至采用最直接的罚款方式。有一名实习生与新上任的主管因工作问题发生分歧,主管直接言辞激烈地告诉她:“你被辞职了,从明天开始不用来上班了!”。另一名实习生服务的客人用餐后在酒店将手机丢失,坚持认为是该实习生偷走其手机并大吵大闹,而该部门的主管见状不闻不问躲到一边,事后则责怪实习生与客人发生冲突服务态度不好并对其进行处罚。实习酒店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待实习生这样的特殊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工作技能,更需要对实习生们倾注一些感情,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引导和管理实习生。
(三)实习酒店宣讲内容与实际不符
实习单位来学校宣讲时,在酒店环境、员工培训、晋升空间方面重点讲述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并向学生承诺到岗后会有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岗位方面实行轮岗制以保证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酒店的各个岗位都有一个熟悉和了解、晋升空间比较大、机会比较多等。
而实际上我们对实习学生定期回访发现,学生们到达酒店后,往往只进行几天技能训练,了解工作流程后就被分配到崗位上开始工作,除了每天上午的晨会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因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实习生轮岗的情况在酒店也比较少,学生们被分配到餐饮、前厅、客房等岗位后就一直坚守一个岗位,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往往会影响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期间指导教师也就这个问题与实习单位沟通过,但最后由于酒店方面的原因都没有落实到位。
尽管实习生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方面是与正式员工不相上下的,但是待遇要比正式员工低,有晋升机会时,同等条件下实习单位会优先考虑正式员工而非实习生。这就与当初宣讲的“晋升机会多”背道而驰,导致工作中很努力的实习生产生心理落差和失落感。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实习和就业都紧密关联。通过跟踪学生实习情况我们发现,实习生专业技能比较扎实,但是缺乏职业认识,缺少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的灌输培养。
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尽量向学生传授酒店职业的光明前景和前途,甚至从事酒店行业的优秀毕业生也积极向在校学生们传递美好、鲜亮的一面,对于自己在这一行业中所走过的荆棘之路避而不谈。这样做固然有激励在校生的作用,但是也无法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行业的困难和艰辛,把这一职业想象的太美好,不理解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客服务中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会极度委屈情绪失控进而产生对工作的质疑甚至产生退出的心理和想法。
四、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中断实习的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受不得委屈和批评。实习过程中有两个实习点的两名学生分别遇到了客人手机丢失怀疑她们的事情,其中一名学生在受到酒店的调查和客人的指责辱骂后情绪失控大哭,强烈要求中断实习。另一名实习生则很冷静,她说自己没有偷客人的手机,不怕任何调查和指责,相信酒店会调查清楚。这两名学生中的前者表示日后绝对不会再从事酒店行业,而后者则坚定了实习结束后在实习单位留下来发展的决心。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两名学生截然不同的反映与她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其次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酒店人事关系复杂,既要面对消费者和同事领导,还要适应酒店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部分学生却无法适应这些事情。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与人的性格等很多方面有关系,通过学校的四年教育得到提升和改进有限。我们在教学和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尽量让学生明白“社会非学校”的道理,要尽快的适应社会和工作单位的环境以及各种规则,减少学生面对社会时的压力。
总之,酒店专业实习生中断实习,对酒店经营和学校教学来说都是不利的。酒店和高校要从自身总结原因并进行改善,尽量减少酒店的经营损失和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习;行业偏见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断实习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给酒店管理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给高校的教学管理造成困扰。学生中断实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酒店行业因素和学生个人原因,探析学生实习中断原因并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学生实习中断的概率,对酒店和高校而言都大有裨益。
一、社会对酒店业观念上的偏见
酒店行业做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程度却低于其他行业,很多人对酒店工作人员是“另眼相看”的,认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伺候人”的,不如行政等工作体面。出于这些社会偏见,实习生们在实习的时候总是会受到很多委屈。在与实习生交流的时候,实习生们讲述了由于客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无理取闹而发生的一些案例,实习学生都有被客人骂哭的经历,甚至有客人醉酒后神志不清打骂实习生的情况发生。这些现象不是偶然发生在实习生身上的,在酒店正式员工的身上也时有发生,而出现在其他行业的几率则会少一些。这种现象其实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酒店从业人员的一种偏见心理。
二、实习酒店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习酒店在稳定实习生情绪、坚定实习生职业信心、规划实习生职业生涯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职业生涯导师”角色是学校教育无法扮演的。但通过实习跟踪我们发现,酒店将实习生接收后往往将他们与正式员工等同对待和管理,忽略了实习生这一群体的一些特殊性。酒店行业的大背景、实习酒店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等问题做为导致学生实习中断的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一)酒店大行业背景的因素
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在员工加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保险等几个方面体现的特别明显。学校指导教师对10个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每个实习单位的员工工作时间平均都在12—14小时左右,酒店旺季时工作时间还要再延长。
加班时间酒店是没有加班费的,只是在旺季结束后,通过补休的方式补偿员工的加班时间。有些以承办宴会和会议为主要业务的社会型酒店没有淡旺季之分,在这类实习酒店中实习生的休息时间和相关权益是得不到充分保障的。
这种状况是整个酒店行业普遍存在的,在“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下,服务人员的下班时间以客人离开的时间为准,客人认为服务人员为其服务是无条件没有时间限制的,而酒店也认为这种状况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行业状况对实习期的实习生而言会产生对这一行业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二)实习酒店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学生开始实习后,实习酒店管理者的工作态度、能力和工作方法对实习生的去留问题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是学生工作过程中的领导和师傅,需要将其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自身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实习单位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足以胜任实习指导工作。但是经过指导教师多方面的了解和调查,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言辞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习酒店的管理人员在学生带情绪工作时或者工作中出现纰漏时,选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斥和指责,甚至采用最直接的罚款方式。有一名实习生与新上任的主管因工作问题发生分歧,主管直接言辞激烈地告诉她:“你被辞职了,从明天开始不用来上班了!”。另一名实习生服务的客人用餐后在酒店将手机丢失,坚持认为是该实习生偷走其手机并大吵大闹,而该部门的主管见状不闻不问躲到一边,事后则责怪实习生与客人发生冲突服务态度不好并对其进行处罚。实习酒店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待实习生这样的特殊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工作技能,更需要对实习生们倾注一些感情,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引导和管理实习生。
(三)实习酒店宣讲内容与实际不符
实习单位来学校宣讲时,在酒店环境、员工培训、晋升空间方面重点讲述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并向学生承诺到岗后会有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岗位方面实行轮岗制以保证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酒店的各个岗位都有一个熟悉和了解、晋升空间比较大、机会比较多等。
而实际上我们对实习学生定期回访发现,学生们到达酒店后,往往只进行几天技能训练,了解工作流程后就被分配到崗位上开始工作,除了每天上午的晨会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因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实习生轮岗的情况在酒店也比较少,学生们被分配到餐饮、前厅、客房等岗位后就一直坚守一个岗位,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往往会影响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期间指导教师也就这个问题与实习单位沟通过,但最后由于酒店方面的原因都没有落实到位。
尽管实习生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方面是与正式员工不相上下的,但是待遇要比正式员工低,有晋升机会时,同等条件下实习单位会优先考虑正式员工而非实习生。这就与当初宣讲的“晋升机会多”背道而驰,导致工作中很努力的实习生产生心理落差和失落感。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实习和就业都紧密关联。通过跟踪学生实习情况我们发现,实习生专业技能比较扎实,但是缺乏职业认识,缺少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的灌输培养。
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尽量向学生传授酒店职业的光明前景和前途,甚至从事酒店行业的优秀毕业生也积极向在校学生们传递美好、鲜亮的一面,对于自己在这一行业中所走过的荆棘之路避而不谈。这样做固然有激励在校生的作用,但是也无法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行业的困难和艰辛,把这一职业想象的太美好,不理解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客服务中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会极度委屈情绪失控进而产生对工作的质疑甚至产生退出的心理和想法。
四、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中断实习的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受不得委屈和批评。实习过程中有两个实习点的两名学生分别遇到了客人手机丢失怀疑她们的事情,其中一名学生在受到酒店的调查和客人的指责辱骂后情绪失控大哭,强烈要求中断实习。另一名实习生则很冷静,她说自己没有偷客人的手机,不怕任何调查和指责,相信酒店会调查清楚。这两名学生中的前者表示日后绝对不会再从事酒店行业,而后者则坚定了实习结束后在实习单位留下来发展的决心。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两名学生截然不同的反映与她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其次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酒店人事关系复杂,既要面对消费者和同事领导,还要适应酒店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部分学生却无法适应这些事情。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与人的性格等很多方面有关系,通过学校的四年教育得到提升和改进有限。我们在教学和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尽量让学生明白“社会非学校”的道理,要尽快的适应社会和工作单位的环境以及各种规则,减少学生面对社会时的压力。
总之,酒店专业实习生中断实习,对酒店经营和学校教学来说都是不利的。酒店和高校要从自身总结原因并进行改善,尽量减少酒店的经营损失和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