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工程特性,对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要求作了详细地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强度刚度 沟槽
中图分类号:TU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埋地塑料排水管是近年来市政排水管推广应用的新型管材,目前国内外在该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塑料排水管一般分为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和玻璃钢夹砂管FRP等几种管材,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摩阻力小、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且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刚度等特点,因而成为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的理想替代品。
一、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工程特性
1、强度和刚度性能
从表面上看塑料排水管的刚度不及钢筋混凝土管,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塑料埋地排水管是属于“柔性管”,在正确设计和施工的条件下塑料埋地排水管是和周围土壤共同承受荷载的,所以塑料埋地排水管不需要达到“刚性管”砼排水管一样的强度和刚度,就可以保证满足埋地使用中的力学性能的要求。
2、水力特性性能
塑料管由于内壁光滑,对于液体流动的阻力明显小于钢筋砼管。实践证明,同样的坡度下,采用直径较小的塑料埋地排水管就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流量。在同样管材直径下,采用塑料埋地排水管可以减小坡度,同时工作面的宽度也可减少,从而减少土方的开挖量。
3、寿命和耐腐蚀性能
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能是塑料管最突出的优点,其耐老化性、耐候性可达50-100年,埋地排水管输送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常常带有腐蚀性,雨水流过地面常常溶入腐蚀性物质,或成酸性或成碱性,生活污水成弱碱性,生产污水和工业废水则具有更强的腐蚀性,埋地塑料排水管的耐腐蚀性远胜于金属管,也明显优于混凝土管,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抗磨损性能也很好,能满足排水管道的需要。
二、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基础→下管→管道安装→砂偎管→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2、施工要求
A、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等放出管道的中心线及开挖线,沟槽开挖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沟槽深度等影响因素确定沟槽的开挖断面形式,槽底宽度一般为D+2×300mm,管径超过1000mm时,每侧工作面应不小于500mm,保证有足够的施工作业面,沟槽开挖时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选定开挖边坡的坡度。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一般土质较好地段,槽底只需铺一层砂垫层,其厚度为10cm,对于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10~15cm厚、粒径5~40cm的碎石或砾石铺筑,其上用5cm中粗砂垫层整平,基础宽度与槽底同宽,砂垫层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0%,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的材料填实。对于管径小于600mm,槽深小于3m的下管作业,可采用人工压绳下管,对于管径600mm及以上、槽深大于3m的下管作业,可采用三角架吊链或吊车下管,吊车下管时,必须采用柔软较宽的绳带,吊装采用两支点,支点位置距管端为管长的1/4,严禁采用钢丝绳或铁链等金属绳直接接触管壁吊装,严禁串心吊装。
B、管道安装连接:⑴承插式橡胶圈连接:管道安装遵循“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管材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前先检查管材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用钢尺量出承口端允许插入的最大深度,并按照该尺寸确定插口端插入的深度,做好标记。接口时先将承口内壁、插口内外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插口外壁及橡胶圈上涂抹润滑剂(如黄油、硅油等),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然后用力将管道缓缓插入承口至预定位置。⑵电热熔连接:采用电热熔带及机具,将管材的接口通电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冷却至常温的管材连接方法。一般用于缠绕结构壁管材,由管材生产企业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C、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采取稳管措施,一般采用编织袋装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安装就位的管道顶部,管道接头两端各预留0.5m范围后用编织袋将管道卡在设计轴线上。为防止热胀冷缩引起管道变形或是雨季施工时防止“浮管”,可先回填至管顶以上0.5m高度,但污水管道接头预留部位及检查井四周不得回填,待闭水试验合格后立即回填。
D、砂偎管,管道偎管砂基础的支承角由设计计算确定,一般为180度,管道两侧偎管砂基础必须同时均匀回填,两侧回填高差不大于20cm,可采用灌水法回填中粗砂,震实过程中不间断抽水。
E、检查井砌筑和井与管道的连接:⑴当管径大于600mm时,采用带止水环的专用短管施工,即将带止水环的塑料短管预埋在检查井中,与检查井同时砌筑。⑵当管径不大于600mm时,可采用中介法施工,先将管壁的外表清理干净,然后在管道外壁均匀的涂一层粘结剂,紧接着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的中粗砂,固化10~20分钟,即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中介层的长度与检查井墙身厚度一致,固化后的管材与墙体间加膨胀水泥砂浆嵌固。⑶当管顶覆土厚度大于3m,管径大于800mm时,可采用混凝土外包法施工。⑷管井连接处在管径1/2以上部分砌砖拱加强,拱圈宜为二环。⑸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需采用短管连接,即直接与检查井连接的管段长度不宜超过0.5m,后面再连不大于2m的短管,以后再采用整管连接。
F、沟槽回填 ,从管底到管顶20c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采用中粗砂、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等易于夯实的材料,由于埋地塑料管按管土共同作用承担外部荷载的原理进行设计,沟槽回填特别是管道底部和两侧回填材料及其密实度对管道受力状态和变形大小影响较大,必须严格分层回填并用灌水法检测其压实度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
三、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适用范围及其缺点
埋地排水管道工程,排入塑料管道中的水温不得大于40摄氏度,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车行道下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8m,非車行道下的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无动荷载的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管顶最大覆土厚度不宜超过8m,超过8m者应进行设计验算,埋设于车行道下,公称直径大于1200mm的管道,应经设计验证。为了防止管道因外部荷载影响而破坏,管材材质及环刚度是减少管道施工后变形的关键,管道进场后必须按见证取样的规定进行复检,另外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对管道的受力状态和变形大小影响较大,根据欧洲塑料管材管件协会TEPPFA组织对埋地塑料管的荷载机理和设计方法进行的系统实验及研究,对埋地柔性管,敷设质量也相当重要。特别是当管道处于快车道下时,如果没有形成管土共同受力,管道受力变形,将导致路面基层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而引起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也在工程施工中也常常出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强度刚度 沟槽
中图分类号:TU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埋地塑料排水管是近年来市政排水管推广应用的新型管材,目前国内外在该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塑料排水管一般分为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和玻璃钢夹砂管FRP等几种管材,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摩阻力小、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且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刚度等特点,因而成为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的理想替代品。
一、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工程特性
1、强度和刚度性能
从表面上看塑料排水管的刚度不及钢筋混凝土管,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塑料埋地排水管是属于“柔性管”,在正确设计和施工的条件下塑料埋地排水管是和周围土壤共同承受荷载的,所以塑料埋地排水管不需要达到“刚性管”砼排水管一样的强度和刚度,就可以保证满足埋地使用中的力学性能的要求。
2、水力特性性能
塑料管由于内壁光滑,对于液体流动的阻力明显小于钢筋砼管。实践证明,同样的坡度下,采用直径较小的塑料埋地排水管就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流量。在同样管材直径下,采用塑料埋地排水管可以减小坡度,同时工作面的宽度也可减少,从而减少土方的开挖量。
3、寿命和耐腐蚀性能
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能是塑料管最突出的优点,其耐老化性、耐候性可达50-100年,埋地排水管输送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常常带有腐蚀性,雨水流过地面常常溶入腐蚀性物质,或成酸性或成碱性,生活污水成弱碱性,生产污水和工业废水则具有更强的腐蚀性,埋地塑料排水管的耐腐蚀性远胜于金属管,也明显优于混凝土管,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抗磨损性能也很好,能满足排水管道的需要。
二、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基础→下管→管道安装→砂偎管→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2、施工要求
A、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等放出管道的中心线及开挖线,沟槽开挖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沟槽深度等影响因素确定沟槽的开挖断面形式,槽底宽度一般为D+2×300mm,管径超过1000mm时,每侧工作面应不小于500mm,保证有足够的施工作业面,沟槽开挖时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选定开挖边坡的坡度。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一般土质较好地段,槽底只需铺一层砂垫层,其厚度为10cm,对于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10~15cm厚、粒径5~40cm的碎石或砾石铺筑,其上用5cm中粗砂垫层整平,基础宽度与槽底同宽,砂垫层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0%,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的材料填实。对于管径小于600mm,槽深小于3m的下管作业,可采用人工压绳下管,对于管径600mm及以上、槽深大于3m的下管作业,可采用三角架吊链或吊车下管,吊车下管时,必须采用柔软较宽的绳带,吊装采用两支点,支点位置距管端为管长的1/4,严禁采用钢丝绳或铁链等金属绳直接接触管壁吊装,严禁串心吊装。
B、管道安装连接:⑴承插式橡胶圈连接:管道安装遵循“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管材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前先检查管材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用钢尺量出承口端允许插入的最大深度,并按照该尺寸确定插口端插入的深度,做好标记。接口时先将承口内壁、插口内外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插口外壁及橡胶圈上涂抹润滑剂(如黄油、硅油等),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然后用力将管道缓缓插入承口至预定位置。⑵电热熔连接:采用电热熔带及机具,将管材的接口通电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冷却至常温的管材连接方法。一般用于缠绕结构壁管材,由管材生产企业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C、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采取稳管措施,一般采用编织袋装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安装就位的管道顶部,管道接头两端各预留0.5m范围后用编织袋将管道卡在设计轴线上。为防止热胀冷缩引起管道变形或是雨季施工时防止“浮管”,可先回填至管顶以上0.5m高度,但污水管道接头预留部位及检查井四周不得回填,待闭水试验合格后立即回填。
D、砂偎管,管道偎管砂基础的支承角由设计计算确定,一般为180度,管道两侧偎管砂基础必须同时均匀回填,两侧回填高差不大于20cm,可采用灌水法回填中粗砂,震实过程中不间断抽水。
E、检查井砌筑和井与管道的连接:⑴当管径大于600mm时,采用带止水环的专用短管施工,即将带止水环的塑料短管预埋在检查井中,与检查井同时砌筑。⑵当管径不大于600mm时,可采用中介法施工,先将管壁的外表清理干净,然后在管道外壁均匀的涂一层粘结剂,紧接着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的中粗砂,固化10~20分钟,即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中介层的长度与检查井墙身厚度一致,固化后的管材与墙体间加膨胀水泥砂浆嵌固。⑶当管顶覆土厚度大于3m,管径大于800mm时,可采用混凝土外包法施工。⑷管井连接处在管径1/2以上部分砌砖拱加强,拱圈宜为二环。⑸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需采用短管连接,即直接与检查井连接的管段长度不宜超过0.5m,后面再连不大于2m的短管,以后再采用整管连接。
F、沟槽回填 ,从管底到管顶20c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采用中粗砂、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等易于夯实的材料,由于埋地塑料管按管土共同作用承担外部荷载的原理进行设计,沟槽回填特别是管道底部和两侧回填材料及其密实度对管道受力状态和变形大小影响较大,必须严格分层回填并用灌水法检测其压实度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
三、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适用范围及其缺点
埋地排水管道工程,排入塑料管道中的水温不得大于40摄氏度,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车行道下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8m,非車行道下的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无动荷载的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管顶最大覆土厚度不宜超过8m,超过8m者应进行设计验算,埋设于车行道下,公称直径大于1200mm的管道,应经设计验证。为了防止管道因外部荷载影响而破坏,管材材质及环刚度是减少管道施工后变形的关键,管道进场后必须按见证取样的规定进行复检,另外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对管道的受力状态和变形大小影响较大,根据欧洲塑料管材管件协会TEPPFA组织对埋地塑料管的荷载机理和设计方法进行的系统实验及研究,对埋地柔性管,敷设质量也相当重要。特别是当管道处于快车道下时,如果没有形成管土共同受力,管道受力变形,将导致路面基层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而引起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也在工程施工中也常常出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