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的活动中实现目标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329619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适宜的活动中实现目标
  吴 玲
  
  应该说,幼儿对首都北京的知识和经验不足是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即严密的语言组织、流畅的语言表达是对导游的基本要求。而这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
  我认为。在设计和组织“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跳出以往的思路,作如下尝试。
  第一,组织“我爱家乡”活动。通过对有关家乡情况的整理与介绍,帮助幼儿熟悉生活的地方。激发幼儿作为“××(地名)人”的自豪感。显然,相比首都北京,幼儿对家乡的了解要多得多。
  第二,组织“地球上的我们在哪里”活动。从世界地图入手,引导幼儿找出中国的位置和自己所在地域的大致位置。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与比较。初步感受地球的广袤,了解中国是个地域广大的国家。同时。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在地球上很“渺小”,地球上的人更是“微不足道”,但世界恰恰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地方”和“人”构成的。
  第三,组织“祖国真伟大”活动。通过对祖国的介绍(包括首都北京),让幼儿感知祖国历史的悠久和发展的迅速。可从身边事件人手帮助幼儿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快乐,引导幼儿产生长大后建设美丽祖国的愿望。
  
  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陆敏燕
  
  对幼儿来说,“爱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活动,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下面以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设计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1 小小升旗手——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
  我园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幼儿轮流担任升旗手。在亲身体验中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神圣的活动。人人都应庄严肃立。从而产生尊重国旗的情感。
  
  2 北京欢迎你——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切入
  许多新闻事件在影响成人生活的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比如去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就曾经是幼儿热烈讨论的内容。我们就借助奥运会这一话题。引导幼儿收集资料。互相交流。从而走近北京、了解北京。
  
  3 家乡美,祖国美——激发幼儿由近及远地热爱生活环境
  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历史传统乃至建筑,都能让幼儿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对社区文化、本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4 “新闻角”开播了——促使幼儿关注国家大事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细水长流。为此,我们开辟了“新闻角”,引导幼儿收集相关新闻报道或图片资料,以促使幼儿关注国家大事。从中感知中国的实力,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念。
  
  找准切入点
  赵彩凤
  
  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应思考以下问题:幼儿对北京了解多少?积累了哪些相关经验?可从哪些方面引导幼儿加深对首都北京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除了建筑物和景点。还有哪些内容可能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可组织题为“北京知多少”的谈话活动,让幼儿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孩子们可能会说到胡锦涛、温家宝、新闻联播、少儿频道、动画城、智慧树、北京烤鸭、天安门、长城、奥运会、鸟巢、福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我认为。要想激发幼儿爱首都、爱北京的情感!并不仅仅只有关注建筑物和景点这条路径。幼儿通过各种媒体对北京已有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不正是活动的切入点吗?胡锦涛、温家宝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说明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新闻联播、少儿频道、奥运会——说明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说明首都北京也是我国重要的教育中心。在实践中。我曾结合汶川地震。为幼儿讲述了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结合奥运会。为幼儿描绘了北京的新形象;我还利用图片和幼儿一起玩“我到北京去旅游”的游戏。等等。由此。幼儿对首都北京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充满了向往。我的体会是:走进生活。关注幼儿的实际经验,找准活动的切入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加深理解,提升经验,发展情感。
  
  让活动贴近生活
  朱丽华
  
  爱祖国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幼儿从爱自己、爱父母延伸到爱自己的家、爱班级、爱家乡、爱祖国。我们曾开展过“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目的是:(1)了解首都北京,认识国旗,知道国旗、国庆节所代表的意义,初步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2)初步了解中国有56个民族。(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愿意参加各项民间艺术活动。从中感受活动的快乐。并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可供选择的活动内容,如:伟大的四大发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2008奥运年,中国的特色艺术(戏剧、国画、民间手工艺、乐器、服饰等),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等等。上述每个内容都可以生发很多有趣的活动,但究竟组织哪些活动则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加以取舍。如,在奥运年里,随着赛事的推进。奥运冠军、五星红旗和奥运项目成为主题墙的内容。幼儿通过一次次观看奥运冠军走上领奖台的画面。产生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了长大要为祖国作贡献的积极情感。
  
  教育从身边开始
  蒋锡云
  
  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时,教师可有目的地选择本地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易于幼儿体验感受的内容作为切入口。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反映地区文化核心价值的内容为重点。如。我们地处南京,大多会选择夫子庙文化作为切入口,以夫子庙古代建筑群、秦淮花灯、江南小吃作为活动重点。因为对于南京的幼儿来说,夫子庙是他们过年的必游之地。家长会带幼儿到那里品小吃、买花灯、坐游船,在古色古香的小商品市场购物,这种浓浓的家乡文化是孩子们可以体验、难以忘怀的。教师组织活动的形式往往也是多样的:赏一赏夫子庙古代建筑的雕梁画栋,画一画红墙青瓦,搭一搭亭台楼榭。把自己的花灯带到幼儿园来办个小灯展。请民间艺人展示花灯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说说各种花灯的吉祥寓意,并提着荷花灯跳个江南采莲舞。等等。幼儿对家乡文化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就有可能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言两语
  庄丽娜等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微观。从幼儿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入手。以便于幼儿理解。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幼儿无需作太多的探究,只需观看图片、影音资料等扩展经验即可。
  2 及时。爱国主义教育宜结合幼儿能理解的典型事件及时进行。如利用2008年奥运会、地震中的小英雄、神州七号成功发射等事件。帮助幼儿感受中国的伟大以及中国人所具有的优良品格,以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示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充分交流,丰富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爱国主义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1日~3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0多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和园长参加了会议。  大约五年前,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等召集全国二十多所幼儿园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议题为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把重
艺术创作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需要思考、想象,我们能以简单的20分钟或30分钟为限要求他们完成吗?正是因为教师经常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幼儿的创作设定“时刻表”,才使得每次活动都呈现这样一种情景:幼儿刚在教师引导下进入状态,不久就又在教师的催促下草草收工。除了不应限定时间外,我们还应注意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思路,保证幼儿创作的延续性和流畅性,否则,即使允许幼儿之后继续创作,他们也很难回归原先那
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注意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认为游戏就是让幼儿随意玩,教师无需指导;二是缺乏引导幼儿自主活动的信心和耐心,过度且强行介入,追求游戏结果。教师应尽量避免直接介入指导,因为教师直接指导得越多,幼儿越被动。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游戏时教师在一旁不停地叮嘱要这样、要那样,幼儿看上去是在做游戏,实际上没有任何自主权利。这样的“游戏”还有多大的价值呢?  (谷四兰)  如果是我,在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后
早餐后,孩子们陆续到活动区活动。棋类区有五个孩子,其中三个男孩很快合作玩起军棋,一旁的轩轩(男孩)和然然(女孩)似乎没事可做。我问他们:“你们两个怎么还没开始活动呢?”然然说:“我还没找到玩伴。”我很奇怪地问:“你不是可以和轩轩一起玩吗?”然然小声说着:“我不想和轩轩下棋。”但轩轩好像没听见这话,热情地大声邀请:“然然,那我俩一块儿下跳棋吧。”然然说:“我不会下跳棋。”(我记得然然下过跳棋,她挺喜
如果在你的周围,有孩子失去了至爱的家人,那么,他们正面临生命中一次重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亟需有人陪伴他、帮助他。    孩子对死亡的了解  对学前儿童而言,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死亡事件所代表的意义。他们并不了解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他们会认为人死亡就像睡觉一样,之后还会醒来的;或是像出远门旅行一样,过一阵子就会回来的。学前儿童仍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还无法完全了解至爱的亲人是
编者按: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6年,上海市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同年,上海市被确定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普陀区、虹口区、静安区为三个实验点。三个实验点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园园情、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之路。他们在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教研内容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幼儿园的教
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作家尼基丁夫妇历经20余年潜心研发而成的。该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一经推出,就在前苏联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后风靡欧洲及世界各国。2013年国内知名专家联合杭州培根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经过全面汉化,将这一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资源包全部引进中国。本资源包以木制玩具为主,以全面引导幼儿开展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创造力、逻辑思维、数学认知
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是美国“小小科学家系列丛书”中的第一册。该丛书是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的幼儿教育和科学教育工作者为3—5岁幼儿编制的一套科学教育课程。这册书由美国“幼儿科学教育工具箱”课题组负责人英格里德·查鲁福和卡仁·沃斯合著,它为我们了解最新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儿童是自然之子。热爱和探索大自然是儿童最常见的表现,引导儿童探究自然是培养“
设计意图:  绘本《东做做西做做》描述了两只兔子运用8根木棒进行多样化搭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并学习拼搭各种造型。为此,我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创造性地拼搭不同造型的物体,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该活动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情境导入。结合绘本故事引发幼儿的搭建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搭建的方法。第二个环节是自主
H老师得了急性肾炎在家休息了几个月,暑假前一周,她向园领导表示希望来上班。园领导询问了她身体恢复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同时看了她最新的身体检查报告,发现她有好几项指标仍不正常。考虑到临近期末幼儿园工作量大,而H老师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不能受累,所以园长希望她连着暑假休息,将身体调养好。同时告诉她,市里文件有规定:长期病假后,若要恢复上班需要出示医生证明,若上班一段时间后再请病假,那么前后的病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