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来源 :科技展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杜甫诗歌的风格表面虽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实际字里行间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本文从六个方面初步阐述了杜诗的现实浪漫主义风格,提出杜甫作为“诗圣”,诗歌的风格和意蕴不是单一的,而是集众家所长,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关键词:杜甫 诗歌 现实浪漫主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杜甫“读书破万卷”,诗家各派无所不学,叶嘉莹在《诗薮》中亦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江”。上面这些评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或侧面强调了杜诗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杜诗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一、杜诗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大理想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是参预政治的,是入世的,富于政治意义。这种理想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黑暗罪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极大向往,有对“原始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渴慕。杜甫如此希望有圣君贤臣来治理国家,有比较清明的政治,更希望停止战争,让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表现;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浪漫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作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写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怪诞化,这些形象往往是变异的。
  杜诗寄托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杜诗抒发主观,以一种冷叙述的方式抒发难忍的激情。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之中,而不明白说出,留给读者体会。可谓不着一字泪而泪。杜诗这种不着一字情而情的特色别具一格,它带一定的现实主义特色,可以说是对浪漫主义特色的有益补充。杜诗中随处可见如此冷叙述的抒情方式,尤其在叙事诗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杜诗叙事诗的最大特点。诗中概括典型的生活形象,是诗人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叙写和主观抒情,水乳交融地表现出来的,达到情感的艺术升华。如《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其他文献
满族舞蹈的研究逐渐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热衷倾向,发展现状的乐观创造了满族舞蹈前景佳绩和相应的社会价值,为了加大满族舞蹈文化的传播力度,我们必须对满族舞蹈的发展现状和
返青  怀念从四月开始返青  落满白花的青山  到处是祖先的背影  抖落往事,贴着标签的乡愁  穿过岁月的肺,润泽  枯萎的记忆,清明时节  枝繁叶茂的坟头露出  些许光亮,在一首诗中  成为风景十字路口  细雨连绵,悲伤开始开花  摔倒在十字路口的老人  依然感觉到四周若无其事的  表情,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可疑的爱正在逃离  唯有老人眼中挤出的热泪  能将一颗颗心打碎野渡  静卧在那里,和我一
期刊
元代民众诉讼主要有“诉冤”与“告奸”两种情形。前者因诉讼者遭受各种侵害或利益纠纷而产生,其目的是通过外部力量予以救济。后者针对的是各种违法行为,其中一部分严重侵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个石油工人,一个处女,一道浪漫的风景线,构成了拉尔斯·冯·特里尔的新片元素。 全景镜头掠过斯堪岛的一座桥之后,戴维·鲍伊唱起了“火星上的生命”,这就是影片的开头。歌词中
甘南郎木寺乡赛赤寺法会中的宗教乐舞“羌姆”,以往的文献记载及研究十分有限.为了填补郎木寺“羌姆”研究之空白,我们深入该地区,对“羌姆”宗教仪礼乐舞的整体结构、艺术特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笑谑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资源,其问贯穿着东北文明的原始思维模式,是东北文化特质的鲜活展现. “二人转”在时空观念上具
比面还细的敦煌  比面还细的敦煌  不要说这里靠北  这里的细  飞天上的衣袂  可以作证  比面还细的敦煌  不要说这里缺水  这里的果  那甜在嘴里黏在唇上的蜜  可以作證  比面还细的敦煌  比面还细的是敦煌的沙  藏在当地人的皱纹里  成为外地人钟爱的油画  掸去浮沙  壁画已不需要勾勒和填色  新鲜  如泉水里的一群蝌蚪  比面还细的敦煌  比水还嫩的你  此时  泡在一湾湛蓝的月下  
期刊
丘处机的汉文印章“玄门演道大宗师之印”,见于嵩山崇福宫《蒲察大使索海市诗碑》,证明丘处机开始使用“玄门演道大宗师”称号;元世祖后期至元成宗年间全真掌教张志仙的八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