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其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时多以语句补写的形式呈现。此类题型能从多方面检验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做好语句补写题应力求做到“三要”:语意要完整、语境要和谐、逻辑要严密。
关键词:语句补写;语意;语境;逻辑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依旧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第2点第(5)小点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具体落实到试题中,就是高考语文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恰当的语句”。补写句子这一试题形式从2012年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以来,仅2018年未考(考查根据上下文选句子),2019年再次登场,可见命题者对此题型的青睐程度。但从学生平时答题训练与高考评卷的情况来看,此题三处补写共6分,学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原本难度并不大的题,也出现“阴沟翻船”现象,除了基础不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考生对材料分析不够深入,对题意要求把握不到位。结合多年的高三复习指导经验、学生答题特点和高考阅卷体会,笔者把做好补写语句题的要点总结为“三要”,即补写语意要完整、语境要和谐、逻辑要严密。做好这“三要”,能使学生在复习备考时有效提升答题准确度。拟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套语文卷的第20题为例具体解析如何做到补写“三要”。
一、语意要完整
语句补写题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考查要求,要补写出准确的语句必须注意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补写出的句子才能符合题干“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的要求。因此,读懂所给语段意思,概括语意是关键,这样才能补写出内容涵盖完整、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句子。
首先,要通读文段,初步了解该语段所讲的重点内容,将其阐述要点概括出来。例如,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20题给出的语段是讲奇妙植物王国中不同植物的花叶生长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同的花叶生长现象是同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密切相关的,由此而出现先花后叶还是先叶后花,或是花叶同现的情形。通读语段,深入理解语段内容,大多数考生是能读懂语段意思的。通常补写题所给语段的内容或说明、或议论,结构形式上或总分、或并列,把握其语意,注意其结构特点,概括整个语段的语意并不难,大多数考生能做到。要补写出语意完整连贯的句子。
其次,应从细处着眼,分析语段内部结构关系,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联,逐层理解内容含意。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这一补写文段,先介绍植物王国在春天来临之时,植物的三种花叶生长方式,紧接着介绍植物的三种芽不同的发育结果,进而深入介绍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的条件和原因。
再次,进行细微揣摩,使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例如,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20题的第①处补写,是和前后句构成并列关系的,介绍植物花叶生长的情况,结合整个语段的介绍,此处应为“先长叶后开花”的现象,这和前后句一起支撑起了后文的三种景象,并一一对应,如果這样补写,只是语意上符合。要“使语意完整、连贯”应从更细处考量,选用更贴切的内容来表达完整的句意,结合前句“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和后一句“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的内容,此处应补写为“有些先长叶后开花”。但是,考生若不深入思考,补写出的句子未必就完整。如该语段的第②处补写:“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
关键词:语句补写;语意;语境;逻辑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依旧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第2点第(5)小点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具体落实到试题中,就是高考语文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恰当的语句”。补写句子这一试题形式从2012年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以来,仅2018年未考(考查根据上下文选句子),2019年再次登场,可见命题者对此题型的青睐程度。但从学生平时答题训练与高考评卷的情况来看,此题三处补写共6分,学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原本难度并不大的题,也出现“阴沟翻船”现象,除了基础不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考生对材料分析不够深入,对题意要求把握不到位。结合多年的高三复习指导经验、学生答题特点和高考阅卷体会,笔者把做好补写语句题的要点总结为“三要”,即补写语意要完整、语境要和谐、逻辑要严密。做好这“三要”,能使学生在复习备考时有效提升答题准确度。拟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套语文卷的第20题为例具体解析如何做到补写“三要”。
一、语意要完整
语句补写题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考查要求,要补写出准确的语句必须注意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补写出的句子才能符合题干“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的要求。因此,读懂所给语段意思,概括语意是关键,这样才能补写出内容涵盖完整、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句子。
首先,要通读文段,初步了解该语段所讲的重点内容,将其阐述要点概括出来。例如,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20题给出的语段是讲奇妙植物王国中不同植物的花叶生长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同的花叶生长现象是同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密切相关的,由此而出现先花后叶还是先叶后花,或是花叶同现的情形。通读语段,深入理解语段内容,大多数考生是能读懂语段意思的。通常补写题所给语段的内容或说明、或议论,结构形式上或总分、或并列,把握其语意,注意其结构特点,概括整个语段的语意并不难,大多数考生能做到。要补写出语意完整连贯的句子。
其次,应从细处着眼,分析语段内部结构关系,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联,逐层理解内容含意。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这一补写文段,先介绍植物王国在春天来临之时,植物的三种花叶生长方式,紧接着介绍植物的三种芽不同的发育结果,进而深入介绍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的条件和原因。
再次,进行细微揣摩,使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例如,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20题的第①处补写,是和前后句构成并列关系的,介绍植物花叶生长的情况,结合整个语段的介绍,此处应为“先长叶后开花”的现象,这和前后句一起支撑起了后文的三种景象,并一一对应,如果這样补写,只是语意上符合。要“使语意完整、连贯”应从更细处考量,选用更贴切的内容来表达完整的句意,结合前句“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和后一句“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的内容,此处应补写为“有些先长叶后开花”。但是,考生若不深入思考,补写出的句子未必就完整。如该语段的第②处补写:“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