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的策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感到难以处理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突破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介绍突破难点的几种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针对因相关准备知识不充分造成难点的突破策略
  
  针对知识准备不足造成的难点,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讲一些有关的预备知识,用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切忌不要生搬硬套,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例如学习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时,为帮助学生区分连接方式的不同,可让两个学生用双手的相握来理解串并联。这样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针对因前概念的干扰和知识的负迁移造成难点的突破策略
  
  针对思维定势造成的难点,老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思维规律,适时地、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物理现象。可采取如下的几种方法:一是讲解易受生活经验影响的概念时,应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用一些生动的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给学生以更强的刺激,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使原有观念消除;三是加强知识训练环节,反复纠正,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
  在讲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时,多数学生都会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结论。对此教师可以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情况来分析,木箱没推动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学生还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东,由于阻力大于推力,那么木箱将会向西运动,这时我们不用再讲,学生自己也会认识到错误了。
  
  3.针对因相近物理知识混淆造成难点的突破策略
  
  针对因相近物理知识混淆造成的难点,教师讲解时要进行透彻的分析,重点讲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
  (1)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义,每一个物理公式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仅仅是字母的单纯关系,如:P=pgh础表示密度为p,深度为^的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F=pgV:则表示物体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为v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记住公式,不再混淆。
  (2)可以抓住两个概念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如对重力和压力两个概念的认识,可以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加以纠正(如向墙上按图钉的例子),从它们产生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等几个方面人手分析,使概念深化。这样对概念指出了区别,才能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4.针对因将物理公式数学化来理解造成难点的突破策略
  
  针对因将物理公式数学化来理解造成的难点,一是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二是要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增加公式的物理色彩,突出对问题物理意义上的分析,真正建立起物理上的数量关系;三是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哪些量是相关因素,哪些量是无关因素,从而获得科学的认知。
  如:铁的密度,不管一个铁块怎么分割,虽其质量和体积发生变化,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此比值即密度也就不会发生变化。
  
  5.巧设实验突破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恰当地设计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学生对感性知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
  物理学中的某些结论学生难以接受、不能理解。如在将电压表、电流表、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灯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而电压表示数几乎为电源电压。学生对这个原理如果不能信服,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将电压表串联到电路中,结论一目了然。
  又如在探究决定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为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两次小球的速度相同,方法是让两个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但实验时很难控制。此时可不妨将实验进行改进:不用斜面,改用弹簧,让每一次小球把弹簧压缩到相同的程度(可在弹簧上做标记)即可。这样,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而且易于学生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控制速度相同的难点。
  众所周知,高1524米的泰山,一个小孩却能轻易攀上去;而一个5米的峭壁,就连一个成年人也望而却步。两种反差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泰山上搭建了无数的台阶,而峭壁上却没有。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把难攀的峭壁打造成一个个斜坡,为学生的发展打造台阶,不断消除他们对物理的恐惧心理,带其攀上成功的山巅。
  学无止境,教无定方,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就会找到更好、更科学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白三烯水平(LTs)和细胞数的影响,研究白三烯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LTs在食管癌发生发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部分后进生。我们要分析其成因,帮助其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授知识稳扎有成效,习题练习分层施教,作业严格要求,评价以激励为主等。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兴趣激励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从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
将“津引薯 8号”马铃薯薄片和含有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类甜蛋白 (TLP)基因与紧密连锁的Ubiquitin启动子控制的bar标记基因的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进行共培养。切下马铃薯薄片
目的:客观评价食管中段癌切除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式对术后残余食管和胸腔胃的运动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程度的影响,为手术方法的改进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牛津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Word Power,这个部分是讲词源的。在备课过程中,我突然萌发了想对词汇记忆做一番研究探讨的想法,希望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传统记单词的方法中解救出来,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当然,这只是方法的改进,记单词还是要坚持。  众所周知,词汇量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中曾经说过:“Wi
东莞天安数码城以城市运营的理念运营产业园区,营造完善的产业研发、营商和居住环境,不断完善人性化创业环境,加快引进战略新兴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力争创建“中国产业转型
阅读能力是长时间知识积累及阅读技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绝大多数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大量阅读。而阅读理解题是近年高考试卷中篇幅最大的题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既检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和知识面,又考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等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学生训练有素,应用自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除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外,更要侧重培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