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水位上升对黑藻生长的影响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水位上升速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吊盆悬挂方式模拟不同水位上升速度,将栽种黑藻的吊盆以不同的速度(10、30、50和70 cm/5 d)往下降,分别记为T1、T2、T3、T4实验组.实验共进行80 d.结果表明:不同水位上升速度对黑藻株高影响极显著,各组株高排序为T3组〉T2组〉T1组〉T4组.T2、T3组株高与稳定组差异不显著;T3组株高生长速率达3.7 cm/d;而T4组在实验第49 d完全死亡.水位上升对黑藻分枝数影响显著,分枝数随水位上升速度增大呈递减趋势,且明显少于稳定组.不同水
其他文献
以^210Pb对广东新丰江水库XFJ-1孔进行了定年,以GC—ECD测定新丰江水库沉积钻孔中DDTs和HCHs的含量,通过对比其剖面变化特征与该类农药在我国的生产、使用历史,探讨了水库中DDT
基于生态模型对2009年4月-2010年11月太湖监测数据进行逐月解析,结果显示太湖蓝藻生长率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1—4月及10—12月蓝藻生长率表现为低水平,6—9月为
利用漫反射光谱技术得到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的叶绿素a浓度.通过与TOC、Sr/Rb比值和磁化率的对比发现,叶绿素a浓度能够忠实地反映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较高的叶绿素a浓度代表季风
综述了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研究的古气候记录,发现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有效湿度在大框架上具有一致性变化.据此,选择了其中年代可靠、代用指标湿度意义明确、时间分辨率较高的8个地
介绍了一种基于辐射传递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的二类水体水色要素(CHL,SPM,CDOM)的反演算法.在辐射传递模拟计算中,纯海水吸收和散射、浮游植物吸收的数据或模型是已发表的被
浮游蓝丝藻是水华蓝藻的常见种属,但对其生长和产毒特性认识不多本文首次对我国水体中的浮游蓝丝藻进行了研究.从广东省一重要供水水库中分离到一株丝状蓝藻,经形态特征鉴定为阿氏浮游蓝丝藻,并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下对该藻株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适合于该藻生长的光强和温度分别为20μmol/(m~2·s)和30℃;该藻株具有mcyE基因,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CRR,产量为0.06μg/mg(DW).
本研究从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每月采集太湖3个不同富营养化湖区水样,运用酯酶活性法,测定了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活性以及酯酶衰变周期,估算了太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