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语文高效课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eg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上好一堂高效课是老师们面对的一个难题,其实从新课标不难发现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学有所获,并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基于这一目的笔者尝试设计一堂让学生喜欢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 高效课堂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44-02
  面对一篇文章,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阅读的享受,同时习得阅读经验,这需要老师的深入阅读,精心的准备。一堂课要呈现的好效果,就是让学生学有所得,笔者认为这就是高效的课堂。
  在新课标中提到:“要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这些要求,笔者在课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小叙事”特点的典型文章,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更没有集中的场面,但是却以“鸭蛋”为线索为我们呈现出了自己的恋乡情节。《端午的鸭蛋》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浓浓爱恋,而这种爱恋作者仅仅通过这暖暖的民俗,普通的鸭蛋,独特的语言魅力就做到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所以我结合本文的特点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二、能力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
  汪曾祺的作品往往用最不华丽的文字却能表现出最丰满的情感,所以笔者认为本文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他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和情感,走进他的精神世界。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分析学生目前的情况,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初二的学生已经养成了默读习惯,他们的阅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的现代文阅读都能做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自己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细读中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基于学生的情况我设定了几种教学方法:
  一、网络教学法:使语言无法表达的用媒体呈现出来;直面的刺激学生的感官。
  二、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寻找文本中的关键句,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三、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文章,笔者认为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能较好的完成对文章的深入解读,他们可以通过说风俗——读文本——谈内容——读情感——品语言——写民俗这一过程对文章学有所获。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归纳复述文章,搜索整合资料,诵读品味,合作感悟和探究反思的能力。所以整个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大六板块: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借诗词引出端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构成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同学们说说你所熟知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说出这么多节日,那同学们是否能猜出这两句诗(端 午(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端午)那好,大家能否说出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能否简介其来源?以及你们所知道的端午节的有趣的风俗又有哪些呢?(家乡以外也可)可是,我觉得很奇怪,端午和鸭蛋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就跟随老师到江苏的高邮去看看。
  第二板块自读课文知内容看结构:
  文章题目为端午的鸭蛋,文章从哪里开始写鸭蛋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带着问题,迅速的浏览课文初步感知,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思考,扫清文中的生词的阅读障碍,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好习惯。老师适时的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道风俗(1)说鸭蛋(2-3)品鸭蛋(4-6)。
  第三板块走进课文让学生说鸭蛋:
  题目中提到了鸭蛋,那么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怎样的感情?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自己体会文本。
  学生明确几个关键词:家乡鸭蛋有名声久远,质细油多,蛋白柔嫩的特点。(赞美,自豪)你可以从哪里明显地感受到?老师可以有效的进行追问,让学生重点解读。
  第四板块走进课文一起品鸭蛋:
  在端午节那天,我们仅仅只是品尝鸭蛋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4—6段内容。思考主问题:
  1、作者在童年时都拿鸭蛋做了哪些事情?这样的童年,你喜欢吗?
  学生明确:挂“鸭蛋络子”、挑形状好看的鸭蛋、鸭蛋壳里装萤火虫等。
  2、孩子们为什么要挂“鸭蛋络子”? 孩子心爱的饰物。他们都是怎样做的?
  学生明确:络子是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的;鸭蛋是由孩子们自己挑选的。他们怎么挑鸭蛋的?一要挑淡青壳的,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第五板块重点品味语言在这个环节里,着重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平常生活乐趣,品味汪曾祺的语言,了解其语言特色,让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思考交流并发言。适时的方法指导:
  汪曾祺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在课文二、三段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并和小组进行交流说说理由。
  第六板块感悟人生走进作者的世界
  汪曾祺是一个怎样的人?乐观豁达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汪曾祺先生一生中遭遇的几件大事——汪曾祺先生淡泊名利、豁达开朗。他一生屡遭挫折和苦难,1958年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无情的政治风暴将他刮到生活的最底层,他没有颓唐,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随遇而安,而且超然地自我调侃“我当了一回右派,真的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十年浩劫,他被关进“牛棚”,后来又起落沉浮创作《沙家滨》;粉碎“四人帮”后又被送到“学习班”,受过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能够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以平淡的心态感受人生艰难,并且创造了积极的、乐观的、诗意的、美的文学人生。汪曾祺先生一生坎坷,却都能安然渡过。我们要学习他对生活乐观、超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标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安排需要展现出该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对象,要因材施教,分梯度、层级、维度来科学合理地开展有特色的钢琴课程教学。  【关键词】幼师学前教育 钢琴课程 安排  【中图分类号】J6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16-01   学前教育专业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符合中国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播语境为网络自制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顺应时代的发展爱奇艺推出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针对它的“后式”风格将从流行文化的快感产生,“混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闹戏噱头”等方面分析它的制作风格。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 网络自制节目 混搭 闹戏噱头  【中图分类号】G222;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31-01  
期刊
【摘 要】区角活动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其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我觉得可结合入园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巧妙运用适应、拓展、提升三部曲来对小班区角活动进行设置与调整。  【关键词】活动区 小班幼儿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12-02  幼儿园应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通过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为幼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09-01  “山以势而变,水以时而变,人以思而变”李霄祥教授引用这三句话来作为本次在线课程的结尾,深刻而又生动地点明了教育工作者应穷其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形象地体现了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所赋予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特点及新挑战。  1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
期刊
【Abstract】Martin’s Appraisal theory i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o the SFL model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ppraisal theory,it is applied widely in various areas,especially in dis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初“黑洞”天体的兴起,宇宙加速膨胀…。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曾据相对论引力方程预言了“黑洞”天体,[引力]是主宰宇宙的能量,可是相对论的[引力]方程是不稳定的,怎么样能平衡?在2500多年前《老子》第一章的宇宙开篇论就预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现在得到了科学实践的验证,“黑洞”天体真出现了,人们普遍认为,是世界末日的真实体验。当代霍金著的《宇宙的起源与归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
期刊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 生活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38-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4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园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
期刊
【摘要】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关键词】高中 有机化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21-01  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