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秋生先生 是一位追逐书画艺术梦想的追梦者。他孜孜不倦,儘管时间匆匆飞驰,卻对书画保持始终如一的爱好。梦想是美丽的,逐梦的人因此同样美丽。为了梦想,他锲而不舍,无论生活如何变换,仍未放下对艺术的执著。流经岁月,魅力更是異常。
几经辗转梦成真
对书画的兴趣,是黄秋生先生与生俱来的财富,不可替代亦无可限量。自他懂事以来,执起毛笔,把所思所想留在薄薄的宣纸上,便是乐事之一。从小爱好书画,具备着艺术的天赋,也因为受到喜爱书法的父亲之影响,即使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教导,黄秋生先生学生时期的书画作品,总能在班上名列前三名。
“当时的孩童学字,大多从学毛笔字开始,所以我接触书法比国画稍微早一点。”学字不久後,黄秋生先生也开始进入缤纷多彩的绘画世界,水彩、粉彩、国画……各种绘画,令他深深沉迷。十五六岁开始,他学习到更多更具体的绘画艺术,能灵活地用铅笔画出素描,或巧妙地作出仕女、动物、山水等内容的国画。届时,黄秋生先生欢乐地畅遊在艺术的海洋里:“我没有拜书画家做老师,属於自学书画,我的亲弟弟同样有很好的艺术细胞,他很聪明,也是没有拜师学艺,就能画老虎等动物题材,也能画山水题材。”
兄弟两人的艺术天赋很快被慧眼识珠的学校老师看到,随後把两人推荐到汕头大学书画院攻读专科。可是,正当艺术的舞台在黄秋生先生面前缓缓拉开序幕之时,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
黄秋生先生以及家人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十年浩荡期间遭受很多苦难,生活朝不虑夕、食不果腹,整天担惊受怕。无奈之下,十九岁的他来到香港,投奔已在当地成家的姐姐。获得安全平稳的生活环境,又得开始面临艰巨的生计问题。黄秋生先生先是进入工厂打工,可是三十、四十年前的他只懂得潮州话和普通话,难以与工厂的同事交流,学习工序屡屡受阻。於是,打工生涯进行三个月後便结束了。
虽然心中存在着艺术的梦想,但现实的状况使黄秋生先生无法兼顾,走出工厂,他弄来一辆推车、开始在当时九龙城附近的机场出售小吃,虽是幸苦,卻能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而且,因为经常与客人交流,黄秋生先生学会了包括粤语在内许多生活技能。
三年後,一位在香港荷里活道做茶壶生意的马先生入住黄秋生先生姐姐家,通过日常的相互交流,黄秋生先生渐渐认识陶瓷行业,随後更拜马先生为师,全心投入陶瓷贸易行业:“没入行的时候,我经常看老师的商品和藏品,因为自己也爱好这个,所以很容易就懂得鉴赏陶瓷的技巧。”同时,通过老师的人际关係,入行不久的黄秋生先生懂得如何从江西景德镇等名瓷产地进货的渠道:“当时香港还没有国货专营,所以我从景德镇进口文房四宝之类的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的欢迎,生意也做了六年多。”
陶瓷贸易,与字画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係,且进口商品需经常往返中港两地,黄秋生先生因此结交不少湖南、江西、江浙、四川、北京等地的书画名家。在相互的交流、商谈中,他的艺术梦想以另一种方式,在心底慢慢重燃星火。香港开始经营国货,陶瓷生意受到影响,同期,黄秋生先生也认识景德镇几位大师级的画家,因此他顺势改变经营策略,开始经营字画生意,人生又一次与自己所爱的书画艺术融为一体。
1997年的前八年,黄秋生先生为香港引进不少内地名家的佳作,为香江艺坛增色不少。他不仅是个商人,也是个具有慧眼的收藏家,以常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独特的收藏眼光,将不少精美的陶瓷、书法、国画作品纳入家中,甚至将墙壁改造成展示柜,匠心独运让每件藏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对於艺术的热爱,转化成收藏的动力,不因生意和岁月的发展而淡化,反而越来越强烈。他在深圳购置房间,邀请内地画家到大厅现场挥毫,直接获得名家真蹟,又能在旁观摩偷师。黄秋生先生在艺术方面所具天赋,让他如虎添翼,只是作一张字画的时间,便让其学到不少新的技法。
无论是山水,还是花卉,通过与名家这种无声的交流,黄秋生先生懂得越来越多字画技巧。閒暇之时,他静处家中,铺纸作画,既是爱好,也是练习。因此,他的手法日渐精湛,作品更有不少达到出色水平。今日,黄秋生先生从事家装生意,但书画艺术的梦想仍紧随左右,生意之餘,其乐此不疲地创作书画,並加入香港书画家协会、香港中国美术会等艺术团体,继续追求着美丽的艺术梦想。
遊弋艺海心自乐
无论工作多麽忙碌,令人疲惫,只要展开一幅字画、手捧一件藏品,黄秋生先生便觉得烦恼煙消云散、心情舒缓。这个时候,艺术的梦想变成生活的升华,是平和的心态,送达快乐的境界。
市场竞爭剧烈,瓷器、字画领域遭受波动,经营难度比家装建材要难,更需要术业专攻的指导。积累经验,是成为行业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部分。为生意走南闯北、亦去湖南、广州等地旅遊,黄秋生先生总不忘到当地古玩、陶瓷、书画市场,把看到的好藏品收购回来,跟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提高自身判断力,因此积累丰富的鉴赏经验。不断专业的收藏之路,为其艺术梦想增色不少,凸显出创作之餘的另一种收穫。
“爱好字画、收藏陶瓷,我的人生因此获得无价之宝,创作和鉴赏,都能使人平心静气,提高个人修养、安抚脾气、改变性格。”艺术的奇妙,不在於经济利益,而是对於个人终生的影响,黄秋生先生自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带着梦想畅遊艺海,享受着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追求:“例如字画,从古代到未来都能对爱好者产生很大的帮助,加上稳定的环境,会有更多人去追求,收藏也是同一道理 。”
艺术取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个人创作,既与生活有所关联,又能陶冶情操、並发挥天马行空的思维,高雅而轻鬆。黄秋生先生的生活,诠释着这一艺术的真理:他爱好游泳,到海边还不忘带上画笔、写生本,就地取材;相约一群挚友,到优美宁静的湿地公园,把此处一流的景致留在画纸上,愉悦身心之时又为灵感引入新的源泉。
艺术给黄秋生先生带来快乐,而其一张张佳作的展出,又是他艺术成就的佐证。2000年,他曾在香港中环大会堂举行画展。而随各大艺术团体的活动,其作品不时出现国内外各种展览中,即使是远在南韩的观众,都能看到他精心创作的作品。
此外,与黄秋生先生同样有着艺术天赋的弟弟,於内地亦开拓另一个艺术天地,他经常代表当地艺术团体,到香港与兄长相聚交流。2012年,黄秋生先生还为弟弟与其他内地名家在香港举行作品展,艺术此时又联繫着亲情,缀着暖暖的氛围。
黄秋生先生的过去就如风雨,颠簸於命运的无常中,但他的信念如隐藏在云层後的太阳,当风雨过後,乌云散去,环境清晰乾净,才能映射出绚丽缤纷的彩虹。几经波折的艺术之路,始终有一道光芒,引导着他,进入艺术魅力无穷的世界。
几经辗转梦成真
对书画的兴趣,是黄秋生先生与生俱来的财富,不可替代亦无可限量。自他懂事以来,执起毛笔,把所思所想留在薄薄的宣纸上,便是乐事之一。从小爱好书画,具备着艺术的天赋,也因为受到喜爱书法的父亲之影响,即使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教导,黄秋生先生学生时期的书画作品,总能在班上名列前三名。
“当时的孩童学字,大多从学毛笔字开始,所以我接触书法比国画稍微早一点。”学字不久後,黄秋生先生也开始进入缤纷多彩的绘画世界,水彩、粉彩、国画……各种绘画,令他深深沉迷。十五六岁开始,他学习到更多更具体的绘画艺术,能灵活地用铅笔画出素描,或巧妙地作出仕女、动物、山水等内容的国画。届时,黄秋生先生欢乐地畅遊在艺术的海洋里:“我没有拜书画家做老师,属於自学书画,我的亲弟弟同样有很好的艺术细胞,他很聪明,也是没有拜师学艺,就能画老虎等动物题材,也能画山水题材。”
兄弟两人的艺术天赋很快被慧眼识珠的学校老师看到,随後把两人推荐到汕头大学书画院攻读专科。可是,正当艺术的舞台在黄秋生先生面前缓缓拉开序幕之时,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
黄秋生先生以及家人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十年浩荡期间遭受很多苦难,生活朝不虑夕、食不果腹,整天担惊受怕。无奈之下,十九岁的他来到香港,投奔已在当地成家的姐姐。获得安全平稳的生活环境,又得开始面临艰巨的生计问题。黄秋生先生先是进入工厂打工,可是三十、四十年前的他只懂得潮州话和普通话,难以与工厂的同事交流,学习工序屡屡受阻。於是,打工生涯进行三个月後便结束了。
虽然心中存在着艺术的梦想,但现实的状况使黄秋生先生无法兼顾,走出工厂,他弄来一辆推车、开始在当时九龙城附近的机场出售小吃,虽是幸苦,卻能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而且,因为经常与客人交流,黄秋生先生学会了包括粤语在内许多生活技能。
三年後,一位在香港荷里活道做茶壶生意的马先生入住黄秋生先生姐姐家,通过日常的相互交流,黄秋生先生渐渐认识陶瓷行业,随後更拜马先生为师,全心投入陶瓷贸易行业:“没入行的时候,我经常看老师的商品和藏品,因为自己也爱好这个,所以很容易就懂得鉴赏陶瓷的技巧。”同时,通过老师的人际关係,入行不久的黄秋生先生懂得如何从江西景德镇等名瓷产地进货的渠道:“当时香港还没有国货专营,所以我从景德镇进口文房四宝之类的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的欢迎,生意也做了六年多。”
陶瓷贸易,与字画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係,且进口商品需经常往返中港两地,黄秋生先生因此结交不少湖南、江西、江浙、四川、北京等地的书画名家。在相互的交流、商谈中,他的艺术梦想以另一种方式,在心底慢慢重燃星火。香港开始经营国货,陶瓷生意受到影响,同期,黄秋生先生也认识景德镇几位大师级的画家,因此他顺势改变经营策略,开始经营字画生意,人生又一次与自己所爱的书画艺术融为一体。
1997年的前八年,黄秋生先生为香港引进不少内地名家的佳作,为香江艺坛增色不少。他不仅是个商人,也是个具有慧眼的收藏家,以常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独特的收藏眼光,将不少精美的陶瓷、书法、国画作品纳入家中,甚至将墙壁改造成展示柜,匠心独运让每件藏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对於艺术的热爱,转化成收藏的动力,不因生意和岁月的发展而淡化,反而越来越强烈。他在深圳购置房间,邀请内地画家到大厅现场挥毫,直接获得名家真蹟,又能在旁观摩偷师。黄秋生先生在艺术方面所具天赋,让他如虎添翼,只是作一张字画的时间,便让其学到不少新的技法。
无论是山水,还是花卉,通过与名家这种无声的交流,黄秋生先生懂得越来越多字画技巧。閒暇之时,他静处家中,铺纸作画,既是爱好,也是练习。因此,他的手法日渐精湛,作品更有不少达到出色水平。今日,黄秋生先生从事家装生意,但书画艺术的梦想仍紧随左右,生意之餘,其乐此不疲地创作书画,並加入香港书画家协会、香港中国美术会等艺术团体,继续追求着美丽的艺术梦想。
遊弋艺海心自乐
无论工作多麽忙碌,令人疲惫,只要展开一幅字画、手捧一件藏品,黄秋生先生便觉得烦恼煙消云散、心情舒缓。这个时候,艺术的梦想变成生活的升华,是平和的心态,送达快乐的境界。
市场竞爭剧烈,瓷器、字画领域遭受波动,经营难度比家装建材要难,更需要术业专攻的指导。积累经验,是成为行业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部分。为生意走南闯北、亦去湖南、广州等地旅遊,黄秋生先生总不忘到当地古玩、陶瓷、书画市场,把看到的好藏品收购回来,跟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提高自身判断力,因此积累丰富的鉴赏经验。不断专业的收藏之路,为其艺术梦想增色不少,凸显出创作之餘的另一种收穫。
“爱好字画、收藏陶瓷,我的人生因此获得无价之宝,创作和鉴赏,都能使人平心静气,提高个人修养、安抚脾气、改变性格。”艺术的奇妙,不在於经济利益,而是对於个人终生的影响,黄秋生先生自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带着梦想畅遊艺海,享受着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追求:“例如字画,从古代到未来都能对爱好者产生很大的帮助,加上稳定的环境,会有更多人去追求,收藏也是同一道理 。”
艺术取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个人创作,既与生活有所关联,又能陶冶情操、並发挥天马行空的思维,高雅而轻鬆。黄秋生先生的生活,诠释着这一艺术的真理:他爱好游泳,到海边还不忘带上画笔、写生本,就地取材;相约一群挚友,到优美宁静的湿地公园,把此处一流的景致留在画纸上,愉悦身心之时又为灵感引入新的源泉。
艺术给黄秋生先生带来快乐,而其一张张佳作的展出,又是他艺术成就的佐证。2000年,他曾在香港中环大会堂举行画展。而随各大艺术团体的活动,其作品不时出现国内外各种展览中,即使是远在南韩的观众,都能看到他精心创作的作品。
此外,与黄秋生先生同样有着艺术天赋的弟弟,於内地亦开拓另一个艺术天地,他经常代表当地艺术团体,到香港与兄长相聚交流。2012年,黄秋生先生还为弟弟与其他内地名家在香港举行作品展,艺术此时又联繫着亲情,缀着暖暖的氛围。
黄秋生先生的过去就如风雨,颠簸於命运的无常中,但他的信念如隐藏在云层後的太阳,当风雨过後,乌云散去,环境清晰乾净,才能映射出绚丽缤纷的彩虹。几经波折的艺术之路,始终有一道光芒,引导着他,进入艺术魅力无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