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子科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tby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近10年来与我国药用资源有关的大风子科12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该科植物主要含有芳香苷、木脂素苷、二萜、环戊烯氰醇苷等主要成分,其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我国的大风子科植物中山羊角属、栀子皮属和山桂花属的研究尚属空白,对这些属植物进行系统的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对新的天然产物和新的活性成分的发现,以及对该属植物的分类均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从同学们的来稿中能看出,大家的作文选材基本是以记叙文为主的,而记叙文又包括写事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常常看到同学们会将此类作文混淆不清,显得文章主题不明确,层次不清晰
求“新”求“异”是现代前卫美术的重要特色,“新”意味着革命、意味着挑战、意味着否定、意味着批判,由此导致艺术的不断变化,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面对派别之多、样式之新、理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时,中国清政府曾经接到了皮埃尔·德·顾拜旦代表国际奥委会发出的邀请书,但由于昏庸的清政府不知“体育”为何物而未作答复。  1904年,许多中国报刊曾报道过第三届奥运会的消息。  1906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介绍了奥林匹克历史。  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中国奥委会第一任主席张伯苓先生在天津学界运动会发奖仪式上,以奥林匹克为题发表了著名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