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作为新兴的传播和交流媒介,正在将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结构进行整合和分解,呈现出了一种以强关系为主导的熟人社区,将友谊和功利性柔和在一起,同时还具有“人情”和“面子”特征的交往结构。它维系和发展了人际关系,并将个人的身份进行了消解与重构,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与自信心,改变了人们生活形态的方方面面,使得“微信控”和“微信依赖症”成为了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微信;人际关系;风靡
微信,以其强大的多功能社交软件融合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并且被广泛使用,它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人际交流格局,也更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成为了当今社会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一、目前微信的使用情况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微信通过公众平台、企业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的不断创新,从提供基础社交通信功能的原生阶段,演化至连接生活、商业、产业的开放阶段,再到连接设备、社会的系统性生态阶段,影响范围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功能服务的完善而日益延展。微信,拓展了个体的社交边界。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正在不断创新技术与模式,挑战传统理论,降低交流成本,让沟通更加便捷,为用户拓展交际圈提供了更多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年用户比例在逐年提升,微信用户的年龄层次更加多元化。微信便捷优质的通信功能更方便中老年用户使用。据微信公开数据,月活跃老年用户(55岁以上)使用语音消息占比22%,使用音视频通话月人均时长82分钟,均高于其他用户。众多老年用户在借助微信客户端接触更多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共享技术进步成果,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二、人们广泛使用微信的原因
(一)强关系网络的构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微信的联系人网格,主要基于“QQ好友群体”和“手机通讯人员”,且前者所占比重最大。时下各种社交软件竞争愈发激烈,功能上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体验层面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的用户数量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忠诚度和关系网。QQ好友与手机通讯录联系人这类强关系人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信的用户基数,微信里的联系人都是使用者熟悉的人或者曾经联系过的人,这就奠定了微信使用用户的基础,注定了将被高频繁使用的命运。
(二)通讯沟通的便捷性
沟通的便捷性是人们选择交际沟通工具的首要需求因素。微信的高整合度与依托智能手机平台所展现出的便捷性优势,尤其是其创新性的语音对讲功能,更是首先吸引了广大年轻群体使用微信。相比较而言,微信对于传统媒体和社交软件,首先最为突出的是其创新性的语音对讲功能,既有传统文字信息的随意性,又保留了电话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人们只需要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的对话框,摁住語音录制按钮,就可以随时随地给对方发送消息,传递信息,轻松方便还真实。另外,微信用户还可以对语音的接收方式进行选择,把扬声器播放转换为听筒播放,甚至还可以把语音转换为文字(仅限普通话),这样就保证了人们沟通的私密性,与传统的电话功能一样,更乐于大众的接受。
(三)更低的资费选择
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无论套餐如何优惠和减免,整体使用下来的通讯费用还是不少。作为新时代的沟通媒介,微信,突破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为人际沟通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只要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微信中的文字信息几乎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短信,而且微信界面几乎接近传统的短信聊天形式,在心理程度上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另外,其语音对讲功能,虽然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电话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电话沟通的直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话的使用频率。只要保证手机能够上网,微信,就几乎可以替代电话的沟通功能。这种既可以节约话费,还可视频沟通的交流方式,几乎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沟通媒介。
对于没有过多收入且又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多数没有自己经济来源的大学生群体,微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节约费用,满足自己的沟通需要。他们做为最先的推广群体,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微信的用户范围,尤其是中老年用户群体,他们也在紧跟进时代步伐,开始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四)从众心理的促使
“潮流的追逐”也是人们选择使用“微信”客户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从众心理以及对新鲜事物好奇感的促使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触和使用微信。如若不参与不使用微信,你就根本不明白他人谈论的热门话题是什么,不知道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进行话题交流,甚至还会遭到他人的排斥和冷落,很难融入到朋友圈子里,仿佛与社会脱节了。所以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微信,以求能与身边人“共进退”。
(五)良好的综合体验
微信的界面简洁美观,且各类操作都十分便捷,可以说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在界面的友好度方面,微信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比如气泡样式的信息对话框,可以随意变换的聊天背景,快捷易用的通讯录和好友提示,还有便捷易懂的功能设置选项等,诸多的视觉及操作层面的设计,共同造就了微信区别于其他社交软件的良好综合体验。
(六)消费新模式的开启
微信的支付功能,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各类交易,用户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不用退出微信程序进入其他网页或者程序,也不用下载任何团购应用或者注册帐号,只要拥有一张支持网上支付的银行卡,一个微信帐号,就可以实现物品交易,简单便捷。人们省去了带现金、找零钱的麻烦,需要金钱交易的时候拿出来手机打开微信扫一扫,交易即可完成!这种简单快捷的操作使得人们对微信的支付功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现在出门根本无需携带现金,拿上手机就可以办理一切事务!微信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七)“朋友圈”的魔力
微信的“朋友圈”,好友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大多数的好友是现实中的亲朋好友,跟现实的朋友圈是有相互重叠之处的,属于强关系人群,这在一方面保证了朋友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是一对多的,信息发出是对圈内的所有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没有强弱关系之分,不会区分是否是熟人关系,都能够接收信息发出者的动态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人们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互相展示,彼此了解,了解过后再进行联系、沟通。这样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圈子中的个体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个体的角色价值很容易得到确认和实现,充分迎合了人们向他人展示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朋友圈里都是真实接触过的人,这些人的动态会时时刻刻吸引着圈内的个体,诱导着个体经常去刷自己的朋友圈,为的就是了解圈内他人的动向,这在无形之中,使用者就养成了刷朋友圈的习惯,并且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广大用户。
(八)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
微信还有一项引人瞩目的功能就是“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媒体还是明星或者其他的公共机构,都可以通过生成服务号和订阅号的方式向订阅用户群体发布或者推送内容,并且还可实现对历史信息的查询,自动回复的实现,以及一对一的交流。很多公众号都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方式,比如线上信息的便捷查询、优质内容的重组整合,线下活动的宣传组织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各服务号和订阅号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发布和互动,而用户则可以获得关于新闻时政、文化教育、生活购物等多方面的信息,这在一方面也加大了人们选择微信使用的可能性。
正是基于微信的强大功能,才使得微信用户群体越来越庞大,微信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交流媒介和沟通方式。它除了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还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心情,“碎片化”的信息发布模式,不仅顺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舒缓焦虑与排解孤独的需求。高频率的信息传递模式,自由、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让人们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存在感。
参考文献
[1]马化腾:春節全球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0亿[EB/OL].凤凰网[引用日期2018-03-05].
[2]百度百科文档资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信/3905974?fr=aladdin.
关键词:微信;人际关系;风靡
微信,以其强大的多功能社交软件融合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并且被广泛使用,它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人际交流格局,也更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成为了当今社会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一、目前微信的使用情况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微信通过公众平台、企业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的不断创新,从提供基础社交通信功能的原生阶段,演化至连接生活、商业、产业的开放阶段,再到连接设备、社会的系统性生态阶段,影响范围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功能服务的完善而日益延展。微信,拓展了个体的社交边界。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正在不断创新技术与模式,挑战传统理论,降低交流成本,让沟通更加便捷,为用户拓展交际圈提供了更多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年用户比例在逐年提升,微信用户的年龄层次更加多元化。微信便捷优质的通信功能更方便中老年用户使用。据微信公开数据,月活跃老年用户(55岁以上)使用语音消息占比22%,使用音视频通话月人均时长82分钟,均高于其他用户。众多老年用户在借助微信客户端接触更多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共享技术进步成果,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二、人们广泛使用微信的原因
(一)强关系网络的构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微信的联系人网格,主要基于“QQ好友群体”和“手机通讯人员”,且前者所占比重最大。时下各种社交软件竞争愈发激烈,功能上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体验层面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的用户数量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忠诚度和关系网。QQ好友与手机通讯录联系人这类强关系人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信的用户基数,微信里的联系人都是使用者熟悉的人或者曾经联系过的人,这就奠定了微信使用用户的基础,注定了将被高频繁使用的命运。
(二)通讯沟通的便捷性
沟通的便捷性是人们选择交际沟通工具的首要需求因素。微信的高整合度与依托智能手机平台所展现出的便捷性优势,尤其是其创新性的语音对讲功能,更是首先吸引了广大年轻群体使用微信。相比较而言,微信对于传统媒体和社交软件,首先最为突出的是其创新性的语音对讲功能,既有传统文字信息的随意性,又保留了电话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人们只需要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的对话框,摁住語音录制按钮,就可以随时随地给对方发送消息,传递信息,轻松方便还真实。另外,微信用户还可以对语音的接收方式进行选择,把扬声器播放转换为听筒播放,甚至还可以把语音转换为文字(仅限普通话),这样就保证了人们沟通的私密性,与传统的电话功能一样,更乐于大众的接受。
(三)更低的资费选择
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无论套餐如何优惠和减免,整体使用下来的通讯费用还是不少。作为新时代的沟通媒介,微信,突破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为人际沟通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只要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微信中的文字信息几乎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短信,而且微信界面几乎接近传统的短信聊天形式,在心理程度上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另外,其语音对讲功能,虽然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电话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电话沟通的直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话的使用频率。只要保证手机能够上网,微信,就几乎可以替代电话的沟通功能。这种既可以节约话费,还可视频沟通的交流方式,几乎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沟通媒介。
对于没有过多收入且又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多数没有自己经济来源的大学生群体,微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节约费用,满足自己的沟通需要。他们做为最先的推广群体,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微信的用户范围,尤其是中老年用户群体,他们也在紧跟进时代步伐,开始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四)从众心理的促使
“潮流的追逐”也是人们选择使用“微信”客户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从众心理以及对新鲜事物好奇感的促使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触和使用微信。如若不参与不使用微信,你就根本不明白他人谈论的热门话题是什么,不知道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进行话题交流,甚至还会遭到他人的排斥和冷落,很难融入到朋友圈子里,仿佛与社会脱节了。所以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微信,以求能与身边人“共进退”。
(五)良好的综合体验
微信的界面简洁美观,且各类操作都十分便捷,可以说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在界面的友好度方面,微信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比如气泡样式的信息对话框,可以随意变换的聊天背景,快捷易用的通讯录和好友提示,还有便捷易懂的功能设置选项等,诸多的视觉及操作层面的设计,共同造就了微信区别于其他社交软件的良好综合体验。
(六)消费新模式的开启
微信的支付功能,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各类交易,用户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不用退出微信程序进入其他网页或者程序,也不用下载任何团购应用或者注册帐号,只要拥有一张支持网上支付的银行卡,一个微信帐号,就可以实现物品交易,简单便捷。人们省去了带现金、找零钱的麻烦,需要金钱交易的时候拿出来手机打开微信扫一扫,交易即可完成!这种简单快捷的操作使得人们对微信的支付功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现在出门根本无需携带现金,拿上手机就可以办理一切事务!微信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七)“朋友圈”的魔力
微信的“朋友圈”,好友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大多数的好友是现实中的亲朋好友,跟现实的朋友圈是有相互重叠之处的,属于强关系人群,这在一方面保证了朋友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是一对多的,信息发出是对圈内的所有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没有强弱关系之分,不会区分是否是熟人关系,都能够接收信息发出者的动态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人们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互相展示,彼此了解,了解过后再进行联系、沟通。这样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圈子中的个体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个体的角色价值很容易得到确认和实现,充分迎合了人们向他人展示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朋友圈里都是真实接触过的人,这些人的动态会时时刻刻吸引着圈内的个体,诱导着个体经常去刷自己的朋友圈,为的就是了解圈内他人的动向,这在无形之中,使用者就养成了刷朋友圈的习惯,并且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广大用户。
(八)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
微信还有一项引人瞩目的功能就是“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媒体还是明星或者其他的公共机构,都可以通过生成服务号和订阅号的方式向订阅用户群体发布或者推送内容,并且还可实现对历史信息的查询,自动回复的实现,以及一对一的交流。很多公众号都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方式,比如线上信息的便捷查询、优质内容的重组整合,线下活动的宣传组织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各服务号和订阅号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发布和互动,而用户则可以获得关于新闻时政、文化教育、生活购物等多方面的信息,这在一方面也加大了人们选择微信使用的可能性。
正是基于微信的强大功能,才使得微信用户群体越来越庞大,微信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交流媒介和沟通方式。它除了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还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心情,“碎片化”的信息发布模式,不仅顺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舒缓焦虑与排解孤独的需求。高频率的信息传递模式,自由、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让人们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存在感。
参考文献
[1]马化腾:春節全球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0亿[EB/OL].凤凰网[引用日期2018-03-05].
[2]百度百科文档资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信/390597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