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想象让阅读教学变得更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里对记忆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由于每一个读者的知识、经验、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在阅读中再造想象出的人物形象、画面、意境也具有阅读个性化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以说阅读中没有再造想象为基础,很难甚至不大可能产生创造想象。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87-01
  一、阅读离不开再造想象
  1.再造想象,架起沟通文本的桥梁
  叶圣陶有这样一段话“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翻倒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作者写作时,通过创造一定人物、情节、情景来表现主题,然后通过遣词造句、篇章结尾把构思的结果表达出来,每一个呈现出的形象都渗透了作者的情感、態度和价值观。而学生在读文章时,恰恰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学习作者怎样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学生是通过阅读文章,唤起自己已有的经验(表象)和感受,根据文章的描写,重新组建这些表象,再现作者构思时的种种人物、情节、情景的画面,身历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把形象变成了语言,读者把语言变成了形象。文字,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而真正的桥梁就是生动的形象,这一形象在阅读中产生的过程就是学生再造想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既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作者是怎样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又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合理想象使文章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引导学生揣摩和学习作者是怎样构思的。课文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体现作者丰富想象力的范例。例如二年级的教材《贺年片》这首诗歌有这样一节“白色的贺年片/是蓝天送给我的/那是一片洁白的云朵/蓝天呼唤我/把白云当作翅膀/变成一只飞翔的白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了这节诗,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畫面?当学生的头脑呈现种种联想到的画面时,不仅通过再造想象丰富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仿写诗歌”这一环节进行了铺垫。
  二、阅读中运用再造想象的策略
  1.储备表象,让再造想象变得丰富
  一个人想象能力的高低,与他头脑中所贮藏的记忆表象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愈正确、愈生动。学生头脑中贮藏的表象丰富、深刻,他的想象力就开阔透彻。
  2.读活文本,让再造想象变得生动
  再造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它是建立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亲密接触的基础上。由于阅读中的再造想象是由文本语言的描述引起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文本语言的意义是阅读的第一要义,也是再造想象的基础。文本的语言材料是学生阅读时再造想象的原点。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通过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在品味语言,真情对话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将语言材料还原成生动的形象。
  3.巧借情境,让再造想象变得灵活
  有些课文,需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再造想象。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来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学《迟到》一课时,当学习了小作者因为迟到而不愿意去上学遭到了父亲痛打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我利用语言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雨滴噼噼啪啪地打在窗户上,像是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久久回荡在空空的房间里,雨敲打着窗户,也敲打着爸爸的心。此时,你仿佛看到了爸爸的动作、神态如何?你有仿佛停到了爸爸内心怎样的独白?”学生沉浸在情境中,生活中的场景出现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水到渠成地体会了父亲后悔、惭愧的心情。
  4.演示、表演,让再造想象变得容易
  把“话”变成“画”是读者脑子里的功夫,而要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就需要要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不能以学生说得好不好作为唯一标准。有的学生通过阅读已经陶醉在文本描绘的情境之中,从学生那专注的神情可知他想象到的画面很美妙,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露出幸福的微笑,但是让他站起来描述一下,学生的语言略显贫乏,描述的画面也不生动。面对这样的“尴尬”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再把头脑中的“画”通过肢体语言、图示画面表现出来。
  5.结合媒体,让再造想象变得有效
  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地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但多媒体使用得不合理,必会束缚学生通过有限的文字进行无限想象的创造能力。这种媒体创造的“形象直观”,往往会使学生只停留在浅层的感官刺激上,难以进行更广更深的联想加工和想象创造,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散思维。如何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再造想象呢?
  三、阅读中运用再造想象需要注意的问题
  1.营造氛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和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学习的效果截然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要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融入多姿多彩的、充满生命张力的文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想自己所想,并有要想、乐想的愿望,从而有效地激发其潜在的想象力,实现与作者、文本的真情对话。在课堂中,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越广大,给学生的人文关怀越充分,学生的想象就越自由,学生的个性就月凸显。
  2.合理预设,确保学生想象的时间
  有的老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再造想象的策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文本,但是由于预设得不够合理,使得收效不大,形同虚设。例如有位老师只让学生初读了一遍课文,就让学生把读的内容变成头脑里的图画,显得操之过急。还有的老师让学生边听同学朗读课文,边想象内容,还要评价学生朗读得怎么样,这样的环节安排也不科学。阅读要逐字逐词逐句地去读,想象也要逐字逐词逐句地去丰富。再造想象的策略实施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
  阅读是神思,阅读是心动,阅读是怡情,阅读是远行。为学生插上再造想象的翅膀,让徜徉在语文的课堂中,点燃阅读的智慧。
其他文献
根据经验数据初步设计离心式驱动器叶轮,用CATIA软件建立其实体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分析,得出流量一压力、流量一效率曲线图。分析表明:当叶轮转速为5500r/min、流量在1
通过对准格尔旗深层地下岩溶裂隙水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用FE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检验,应用识别与校正后的模型计算评价区地下
本文对孔庄选煤厂重介系统的优化完善进行了介绍。孔庄选煤厂在重介技改之后,立足生产实际,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从提升入洗能力着手,对生产系统进行了优化完善,从根本
介绍一种数控多刀管螺纹车床的技术参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一些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其控制系统采用的是SIMENS系统。该机床具有多刀切削功能,是一种高效率、多功能的新型数
为了更好地保障电梯安全,从法规对检验和保养要求的频次方面,从检规中要求现场明示正在检验的警示方面,从检验中配合人员疏忽行为、检验环境的复杂性、检验行为的不规范等风
针对煤矿井下机车司机扳道效率低、司机与调度人员通讯困难、机车流动性大、难以统一管理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PC/104控制的煤矿井下机车语音与道岔控制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
对于大高度举高消防车,由于臂架系统变形较大,因此在控制上考虑其端部柔性产生的位移十分必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APDL参数化建模,求解并提取离散工作空间内所有工况的端
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主办,由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五所高校作为主要发起单位,面向全国
采用PC机+运动控制卡模式,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开发用于检测光电倍增管的光源自动定位系统。详细介绍定位系统测试台设计,同时给出系统运动控制硬件结构及其软件设计。实践证
介绍了降温服的服装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分析了降温服在煤矿中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降温服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和热舒适感觉,对于实现矿工的防暑降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