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书面表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孔子曾经说过:“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主要指的是文采,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从古到今,书面语言的表达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考试中设置了作文这一项目,并给出了高分值。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语言啰嗦、条理不明、用词不当等。另外,老师也习以为常地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课文语言的分析非常少。这样一来,学生自然难以学到语言表达的精华。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
一、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语文与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更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书面语言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因此,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所以,形式训练固然重要,实质训练也不容忽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老师也往往会忽略其中某一部分的教学。例如,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重视的是论据和论证,对于表达形式的教学非常缺乏。事实上,议论文的表达形式多样化,如果教师在重视论点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提高,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提升。因此,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的内容决定其表达形式,而表达形式又依附于语言。因此,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教会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尤其要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在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一环,在课程评价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书面语言教学,通过正确的语言教学,学生可以积累正确、生动、优美的语言,从而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多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应过于重视课程的思想内容或者考试成绩。只有转变传统陈旧的观念,不断落实课改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心归去》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这里的“时光”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和水一样具有冲洗的功能,名词变为了动词,形象生动,虚实相加,从而体现出时光流逝之快。
三、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绩,首先应该提升学习兴趣。在古代,人们尊崇的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兴趣,这样在使用语言形式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形成更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写比较一些精辟的文字,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学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不光要重视语言形式,还可以通过举行作文比赛等方式来体现其重要性。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是一项重要手段,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声音等,让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形象。目前,微博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形式,我们也可以利用它进行语言表达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微博,学生可以描述身边发生的各种奇闻异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对活跃课堂氛围极其有利,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良好的写作与听说习惯
首先,在书面语言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多动手,多动脑。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懂得思考还要有创新思维,将事物的特点、异同等弄清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一些重要的内容迅速记录下来,以便在写作时可用上。在写作之前首先应该想清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下笔,不要反复涂改,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在进行作文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命题,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平时还要多进行日记、周记、书信等练习。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很多学生写好作文之后从来不认真阅读,其中有很多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这也是他们书面语言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有人曾经说过,一篇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由此可见,对作文进行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习作,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其次,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也是必要的。在听课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将重点和要点记录下来。在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其他人的观点,如果与自己的观点存在差异就要找出不同之处。老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他们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能经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们统一使用普通话,纠正他们的语言习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书面语言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坚持落实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语文与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更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书面语言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因此,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所以,形式训练固然重要,实质训练也不容忽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老师也往往会忽略其中某一部分的教学。例如,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重视的是论据和论证,对于表达形式的教学非常缺乏。事实上,议论文的表达形式多样化,如果教师在重视论点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提高,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提升。因此,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的内容决定其表达形式,而表达形式又依附于语言。因此,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教会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尤其要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在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一环,在课程评价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书面语言教学,通过正确的语言教学,学生可以积累正确、生动、优美的语言,从而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多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应过于重视课程的思想内容或者考试成绩。只有转变传统陈旧的观念,不断落实课改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心归去》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这里的“时光”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和水一样具有冲洗的功能,名词变为了动词,形象生动,虚实相加,从而体现出时光流逝之快。
三、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绩,首先应该提升学习兴趣。在古代,人们尊崇的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兴趣,这样在使用语言形式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形成更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写比较一些精辟的文字,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学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不光要重视语言形式,还可以通过举行作文比赛等方式来体现其重要性。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是一项重要手段,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声音等,让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形象。目前,微博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形式,我们也可以利用它进行语言表达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微博,学生可以描述身边发生的各种奇闻异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对活跃课堂氛围极其有利,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良好的写作与听说习惯
首先,在书面语言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多动手,多动脑。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懂得思考还要有创新思维,将事物的特点、异同等弄清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一些重要的内容迅速记录下来,以便在写作时可用上。在写作之前首先应该想清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下笔,不要反复涂改,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在进行作文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命题,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平时还要多进行日记、周记、书信等练习。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很多学生写好作文之后从来不认真阅读,其中有很多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这也是他们书面语言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有人曾经说过,一篇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由此可见,对作文进行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习作,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其次,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也是必要的。在听课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将重点和要点记录下来。在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其他人的观点,如果与自己的观点存在差异就要找出不同之处。老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他们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能经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们统一使用普通话,纠正他们的语言习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书面语言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坚持落实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