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初中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初三作文教学,一般都定格为“不少于600字的命题(半命题)作文”。其实,初三一线语文老师都知道,如果仅仅按照狭隘应试的要求来进行作文训练,学生根本激不起写作的兴趣,时间长了,甚至还会生出些许的抵触情绪。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在初三作文教学中也来点“个性”的做法,让学生张扬写作个性,写自己喜欢的、关注的事物、现象。也就是说,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初三学生一点“个性关注”。
   其实,初三作文教学来一点“个性关注”,不仅不会影响应试的要求而浪费时间,反而还能让他们打开思路,关注社会生活,说真话,说心里话,想写,有东西可写,进而把这种写作的思路开阔、抒写性灵、写作的冲动迁移到“不少于600字的命题(半命题)”应试作文写作中来。
   如何在初三作文教学中注意“个性关注”呢?
   一、把“写什么”的权力交给学生
   其实,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教学生懂得写作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技巧或许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但我们不能替代学生去思考、去写作。因此,为了真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有东西可写,让学生能自愿地表达自己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我们老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放宽写作要求,把“写什么”的权力交给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在这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都无师自通地知道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教师了解学生而今拥有的一切,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相对位置,才能真正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放权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任由学生自己做主,如此让学生“信马由缰”,叫学生不写都难。这种放权作文一般定位为随笔作文,两周一篇。推荐出好的作文在全班宣读,有些出色的甚至可以向外投稿,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给个性成长一方沃土
   我们有许多老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以上的提法,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它,把我们学生课余时间完全占有了。目前的事实是: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有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作文事实上就是代“老师立言”、代“考试立言”、代“教材立言”。学生缺少对生活独特的感受,缺少生活激起的喜怒哀乐,怎能写出个性之作?因此,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生活,每周完成一篇几百字的见闻记录(可以是看到的趣事、可以是听到的趣闻、可以是阅读来的生活故事……)。总体说来,对于初三学生的现实来说来说,在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时,最主要的途径还是以阅读来补足生活的不足。
   所以,拓宽学生阅读面,撷取有价值的营养是最可行的办法。一位学生在《中学生要多读书》一文中写道:“读《论语》,你就会有‘爱人’、‘克己’的道德修养,你就不会消沉于人世;读《庄子》,你就会觉得内心沉静自然,心境平和自如,就不会沉溺于人生的失败;读徐志摩,你会体味到人生的潇洒;读莎士比亚,你会感受到人文主义的博爱;读沈从文,你会平添一份纯朴;读毛泽东的诗词,你会被他的豪情感染……”正是因为有了博览群书的积蓄,东瞻西顾,兼容并蓄,才使得我们学生的作文如此的大气且富有个性。
   三、重建评价标准,鼓励个性成长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对自我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确认。学生的作文是否有个性化,关键看感情是否真挚,是否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是否在作文的立意、结构、表达、语言等方面放开了手脚,突破了禁锢。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信起来,把自己当回事儿。我们必须怀着一颗“童心”尽力缩短师生间表达与欣赏的距离,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理解与善待。即便有些文章“很不象样”,但凡有点“胆量”,我们就不要过多指责,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待给予一定的指导后,让学生进行“再写作”。而这种教学的理念和做法,其实是和高考作文阅卷组专家要求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四、自改作文,发展个性
   我们许多学生把写作当作苦差事,写作之后不阅读,也不修改,甚至在老师精心批改后也懒得去看一下。这样,写十篇与写一篇也没有什么两样,实在难以进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果我们也把批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作文的特点、个性才能表现得更充分。
   1、自改。每次作文,学生初稿写成后,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草稿进行浏览,综合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有重点、有层次性的修改意见,然后允许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自改。自改时,允许学生窃窃私语,也允许学生自找小老师请教。这样,学生才会发现习作的不足,进而根据老师的意见就会修改到位,并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
   2、互改。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合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互批互改。批改时,每一组要有一名学生综合大家的意见,执笔修改作文并写出评语。这种小组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教师只要从旁做好指点和裁决工作,放手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互相评改作文,既可以交流写作心得,取长补短,又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学生自批作文的积极性很高,批得也很认真、仔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老师。由此,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更上一層楼了。
   有时,老师在阅览过全班作文后,可以不给任何批改意见,只要根据作文总体情况,找出相应的几篇范文让学生参考,让他们对比范文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改。这样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作文中的自主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才能用自由之笔,让朵朵“个性”之花在文中绽放。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是人才的稀缺,智力作为重要资源等相关人才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依靠人才进行着企业之间的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健康心理的培养者,是学生智慧的提升者,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引导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深感班主任工作的繁忙与艰辛,在此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教育教学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各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班级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肩
【摘要】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而评价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秉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本文从合理的评价理念、有效的评价策略和有效评价的积极作用这三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进行探讨,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关键词】
【摘要】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也不再是以前老师的“一言堂”。分组教学法正是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提倡平等、民主、情感交流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理、情感的差距,我们的幸福课堂正是对分组教学法的深刻诠释。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幸福课堂成长变化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
城市燃气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基础产业。随着燃气市场改革的深
近年来,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维持经济平稳增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理念与需求层次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期刊
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在众多教师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数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琐碎,辛苦。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金钱的诱惑,作为班主任就不能把工作的价值与金钱之间完全划上等号。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细心,付出精力,更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家吴玉章说过“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事业心是一种坚
【摘要】本文针对近来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中,预习的必要性,小组预习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对如何开展小组预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进而把这种模式应用的更合理更高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预习学案预习检测    我校一向倡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好学习小组,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
幼儿教育正以特有的形式特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渐趋深入,邱学华先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尝试教学法,能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尝试的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励孩子去摸索、去探索、去尝试、去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学习。我在实践工作中结合自身的特点,把“尝试教学”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幼儿的思维空前活跃,他们会将真实
体育教学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是起点,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建设人才的素质。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